
传染病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50 分。)
1. 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病情轻重主要取决于:E
A. 菌量B. 毒力C. 菌型D. 受损脏器不同E. 机体免疫状态
2. 下列哪一种物质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A
A. 霍乱肠毒素B. 内毒素C. M蛋白D. 透明质酸酶E. 蛋白水解酶
3. 流行于我国的血吸虫病为:A
A. 日本血吸虫病B. 埃及血吸虫病C. 曼氏血吸虫病D. 湄公血吸虫病E. 间插血吸虫病
4. 甲型肝炎病程中哪个阶段传染性最强:A
A. 潜伏期B. 黄疸前期C. 黄疸期D. 恢复期E. 慢性期
5. 猩红热的三大特征性表现是:D
A. 发热、咽峡炎、草莓舌B. 发热、草莓舌、脱皮C. 发热、草莓舌、皮疹
D. 发热、咽峡炎、皮疹E. 发热、咽峡炎、杨梅舌
6.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A
A. 啮齿类B. 猪C. 病毒携带者D. 犬E. 急性期病人
7. HBsAg(+)、HBeAg(+),说明该病人:E
A. 无传染性B. 具有免疫力C. 病情比较稳定D. 乙型肝炎恢复期E. 具有传染性
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C
A. 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B. 持续性发热、相对缓脉、玫瑰疹C. 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脑膜刺激征
D. 发热、头痛、呕吐、昏迷E. 高热、惊厥
9. 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制剂:E
A. 伤寒菌苗B. 卡介苗C. 麻疹疫苗D. 白喉类毒素E. 破伤风抗毒素
10.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B
A. 肝细胞内B. 肝内胆管C. 十二指肠D. 肝内淋巴管E. 肝内血管
11. 女,15岁,寒战、间歇高热六天,第一天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出汗,热退后活动自如,隔日又同样发作,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曾服氯喹、伯氨喹啉,三天后出现酱油样尿,量少,血RBC2.0×109/L,Hb58g/L,哪种诊断可能性大:B
A. 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B. 恶性疟引起的黑尿热C. 钩体病(黄疸出血型)D. 间日疟服用伯氨喹啉引起的黑尿热
E. 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性贫血
12. HIV感染后最主要损害哪种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下降:C
A. 枯否氏细胞B. B淋巴细胞C. CD4+T淋巴细胞D. CD8+T淋巴细胞E. 自然杀伤细胞
13. 10岁患儿,9月16日因发烧、嗜睡、头痛3天入院,查体: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最可能诊断:D
A. 癫痫B. 结核性脑膜炎C. 中毒性菌痢D. 乙型脑炎E. 脑型疟疾
14. 疟疾治疗中控制发作首选:B
A. 伯安喹B. 奎宁C. 氯喹D. 乙胺嘧啶E. 甲氟喹
1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治疗首选:E
A. SMZ-TMPB. 氨苄青霉素C. 头孢唑啉D. 氧氟沙星E. 青霉素
16. 乙脑流行呈散发性最主要的原因是:D
A. 乙脑有严格季节性B. 蚊虫分布不均C. 病人早期得到了隔离和治疗D. 隐性感染多E. 家禽与猪分散饲养
17. 霍乱确诊依据:E
A. 与霍乱病人有密切接触史B. 典型临床表现C. 排除食物中毒、菌痢等其他病D. 明显脱水及血液浓缩 E. 便培养或血清凝集试验阳性
18. 32岁,男性,因发热、腰痛5天,无尿2天,以“流行性出血热”诊断入院。入院后经利尿、纠酸等治疗末见好转,目前烦躁不安,眼睑浮肿,体表静脉充盈,面部潮红,血压170/90mmHg,心率120次/分,应诊断为:B
A. 肺实质弥漫性出血B. 高血容量综合征C. 心力衰竭D. 尿毒症脑病E. 高血压脑病
19. 控制麻疹流行最有效可行的措施是:B
A. 普遍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B. 普遍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C. 切断传播途径D. 隔离病人E. 成人血10—15ml两侧臀部深层肌肉注射
20. 传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哪种出现最多:A
A. 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B. 病原携带状态C. 隐性感染D. 潜伏性感染E. 显性感染
21. 重型肝炎时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C
A. 增加肝脏营养B. 补充能量C. 减少氨吸收D. 减少肝细胞坏死E. 增加肝细胞再生
22. 血清中常规检查检测不到的HBV标志物是:A
A. HbsAg B. HbeAg C. HbcAg D. 抗-Hbe E. 抗-HBc
23.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病变部位常见于:B
A. 脊髓胸段B. 脊髓腰段C. 脊髓尾段D. 大脑E. 脑干
24. 目前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措施为:B
A. 隔离病人B.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C. 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D. 搞好粪便管理及水源防护E. 消灭蚊蝇
25. 经过胎盘给婴儿提供有效的被动免疫的是:A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E. IgD
26. 初发病已转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而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C
A. 再燃B. 再感染C. 复发D. 重复感染E. 二重感染
27. 下列病毒中那一种病毒不属于RNA病毒:B
A. HAV B. HBV C. HCV D. HDV E. HEV
28. 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移行阶段正确的补液量是:D
A. 1500ml/天 B. 200ml/天 C. 300ml/天 D. 尿量十500~700ml E. 尿量十1500ml
29.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为:C
A. 经注射输血传播B. 飞沫传播C. 粪—口途径传播D. 垂直传播E. 性接触传播
30. 中毒性菌痢与普通型菌痢最主要的鉴别点为:B
A. 发热与腹泻间隔时间的长短B. 是否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C. 体温的高低D. 脓血样大便的程度E. 腹泻次数的多少
31. 伤寒病消化道病变最多见于:B
A. 空肠黏膜上皮细胞 B. 回肠末段集合淋巴结和孤立淋巴结 C. 回肠黏膜
D. 盲肠 E. 肠系膜淋巴结
32. 5月份一来自林区病人,发热、头痛、呕吐5天后体温下降,腋下有少许点条状出血点,血压80/60mmHg,血小板30×109/L,白细胞21.3×109/L,中性粒细胞65%,杆状核8%,异型淋巴细胞12%。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重症肝炎 B. 斑疹伤寒 C. 流行性出血热 D. 钩体病 E. 败血症
33. 下列疾病中需要进行严格管理的传染病是:A
A. 鼠疫 B. 霍乱 C. 艾滋病 D. 血吸虫病 E. 流行性腮腺炎
34. 华支睾吸虫病首选的病原治疗药物是:D
A. γ-球蛋白 B. 青霉素 C. 干扰素 D. 吡喹酮 E. 磺胺类药
35. 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是:B
A. 病情的轻重B. 潜伏期的长短C. 有无后遗症D. 治疗的早晚E. 病程的长短
36. 血吸虫病发病后血常规检查明显升高的细胞是:D
A. 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嗜酸细胞E. 嗜碱细胞
37. 对流脑和乙脑,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的是:C
A. 意识障碍出现早晚和程度B. 生理反射异常及出现病理反射C. 皮肤瘀点和瘀斑D. 发病季节E. 颅内压增高程度
38.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A
A. 防鼠灭鼠B. 防螨灭螨C. 预防接种D. 个人防护E. 少到公共场所
39.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关键措施是:C
A. 隔离病人B. 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C. 流脑菌苗预防注射D. 口服磺胺类药物E. 肌注丙种球蛋白
40. 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E
A. 心血管功能不全B. 喉炎C. 肠炎D. 脑炎E. 支气管肺炎
41. 疟疾典型临床发作的机制是由于:C
A.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增殖引起B.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增殖引起C. 大量红细胞破坏,裂殖子及其代谢产物释放入血引起
D. 大量配子体引起E. 裂殖子从肝细胞释出
42. 猩红热的病原体为:B
A. A组a型溶血性链球菌 B. 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 C. A组g型溶血性链球菌 D. 缓症链球菌 E. 金黄色葡萄球菌
43. 患者腹泻1天,日达4-5次水样便,无明显里急后重,便常规:白细胞0-2个/HP,红细胞1-3个/HP,涂片染色可见革兰氏阴性排列呈鱼群状细菌,悬滴法检查见运动迅速的细菌。可能性大的诊断是:C
A. 细菌性痢疾 B. 阿米巴性痢疾 C. 霍乱 D. 肠滴虫病 E. 急性肠炎
44.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支气管肺炎 E. 中毒性肝炎
45. 慢性伤寒带菌者,细菌主要存在于哪个器官: C
A. 肝 B. 脾 C. 肠道淋巴结 D. 肾脏 E. 胆囊
46. AIDS的高危人群不包括:D
A. 同性恋患者B. 多次输血者C. 性乱交者D. 共同进餐者E. 静脉药瘾者
47. 预防乙脑的关键措施是:E
A. 管理好动物传染源 B. 及早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C. 抓好预防接种 D. 灭蚊防蚊 E. 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
48. 目前预防丙型肝炎的最佳措施是:C
A. 隔离病人B. 积极治疗病人及病毒携带者C. 加强医院内消毒隔离及严格筛选献血员D. 丙种球蛋白被动免疫
E. 密切接触者检疫与药物预防
49.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大便为:D
A. 米泔样B. 豆渣样C. 果酱样D. 粘液脓血便E. 洗肉水样便
50. 伤寒病人指导其进食:D
A. 普食B. 含粗纤维多的食物C. 鼓励多进食D. 营养丰富少渣或无渣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E. 进刺激性强的食物
二、主观填空题(共 3 道试题,共 10 分。)
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 猩红热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化脓性病变、中毒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病变。
3.造成血吸虫病传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粪便入水、钉螺孳生、接触疫水。
三、简答题(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
1. 何谓隐性感染?
答: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浸入人体后,仅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在大多数传染病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隐性感染过程结束以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比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持续存在于体内.成为无症状状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