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过华西坝:再现另一所西南联大的拓荒之作
作者:王宏波
来源:《出版广角》2013年第10期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这是一部拓荒之作,一如岱峻这位四川民间文化学者的其他著作,如《发现李庄》再现了中研院与营造学社战时内迁四川李庄的苦难与辉煌,又如《李济传》首次完整地呈现了“中国考古学之父”的人生历程、学术贡献与时代苦难等。
华西坝,这是个国人应该铭记的地方,是值得史书浓墨重笔的处所。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迫使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及护士专科学校等,先后迁到成都华西坝,借用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校舍、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医院等教学资源,与华西协和大学联合办学,当时称为“华西坝五大学”。作为大后方的成都,是华西坝保存、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命脉,犹如昆明之于西南联大。抗战时期五大学联合办学,使当时成都的华西坝成了一个文化圣地,是我国大后方的一个重要学术中心和对外进行学术文化交流的窗口。
民国文人称华西坝为“坝上”,就像称上海为“海上”“沪上”,管杭州叫“湖上”,以之指代成都,既时尚又有一种文人“范儿”。以华西协和大学为核心的华西坝,已为西洋文明传至中国西部的聚散地。
战时,中国五所基督教教会大学荟萃坝上,其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并不逊于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蒋经国有过一次观感:“我们看到华西坝的建筑和管理,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华西坝是外国人经营的,那里非常清洁整齐。我们参观了华西大学,再反过来看一看成都,好像是隔了两个世纪。在成都街上有所谓鸟市虫市,那里买鸟的,提鸟笼的,都是些无业的青年……”
英国生物化学家和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参访过华西坝,其笔下之文:“该大学令人称羡的是校园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它是当今‘自由中国’所有大学中最好的。该校友好地接纳了另外四所疏散于此的其他大学(它们原来都是教会学校),即山东齐鲁大学、北平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