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至20世纪西方鉴藏与研究视野中的中日绘画
施 錡
(上海戏剧学院 舞台美术系,上海 200040)
[摘要]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一百余年来,在西方人的鉴藏和研究中的中日绘画被视为远东艺术,也称东亚艺术。西方人并非全然将中国画作为独立范畴来理解,而是作为远东艺术中的一类看待。在18、19世纪西方与中日艺术接触之初,他们只具有对异国人种学的兴趣;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日本通过种种手段获得了西方的认可,日本画在评价上胜过了中国画;在20世纪初,西方对中国画的鉴赏趣味也主要取自于日本;20世纪30至40年代,美国等国家一度由于战争的原因对日本艺术有所抵触,但在二战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迅速恢复了兴趣;1949年至60年代,西方对中日绘画的研究终于步入理性比较而非主观评判的学术阶段。[关键词] 西方视野;中日比较;文化外交;纯美术[中图分类号] J90[文章编号] [收稿时间] [作者简介] 施錡(1978~),女,上海人,博士,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宋元画史、中外视觉文化交流。
[基金项目]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方汉学家视域中的中国视觉艺术史研究”(15BWW014)。
[文献标识码] A 1003-3653(2019)065-0006-11DOI:10.13574/jki.artxp.2019.03.0012019-02-18
在19至20世纪的一二百年间,西方人并非全然将中国艺术作为独立范畴来理解,而是作为远东艺术中的一类看待。当时的远东艺术,也称东亚艺术,一般指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在西方艺术史的传统中,文艺复兴之后,绘画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科学的智识来认识和再现世界的方式,[1]15属于“纯美术”(Fine Arts)的范畴。①西方对绘画的研究,除了面对造型之美外,往往还包括面对创造它的民族的智识程度。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就有必要思考在西方世界中,中国画作为远东艺术的组成部分,与日本画在“他者”观感上的差异,进而更好地理解国家和地域之间的艺术传播和文化形象等问题。
一、中日艺术与西方接触之初
一般认为,欧洲的“中国风”(Chinoiserie),即指在17至18世纪间,流行使用带有中国元素或风味
的装饰物的风尚。[2]53然而,日后的欧洲艺术史家对“中
国风”的评价并不高。大英博物馆的劳伦斯·比尼恩
(Laurence Binyon,1869~1943年)在其初版于1908年的《远东绘画:以中国和日本的图像艺术为主的亚洲艺术导论》(Painting in the Far Ea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Pictotial Art in Asia Especially China and Japan)中,认为这是一次颓废的时尚风潮,就绘画
而言,大都是广州制造适应欧洲理想的外销画,乏味而无趣。②英国艺术史家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年)则认为,这股席卷欧洲的中国风尚,或拟中国风尚,只限发生在次要的、装饰性的艺术范围内。[3]116可见“中国风”虽然盛行一时,但未能使中国画真正为西方所了解和接受。
喜爱日本艺术的热潮在欧洲的兴起,在19世纪
*在此衷心感谢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斯坦福大学的东亚文化研究者
邹珊小姐给予的无私帮助。①“纯美术”(Fine Arts)这一观念遭到了许多当代学者的批评,但在19至20世纪的历史语境中仍然存在着影响力。
②Painting in the Far East: An Introduction t
o the History of Pictotial Art in Asia Especially China and Japan. p10. 本文采用的是1959年Dover Publications重印1923年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