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06-04 12:30:48 阅读: 评论:0

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新时代,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作为初中英语教师,需要牢记教育初心使命,充分发挥好育人的责任,在教给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技能,为培养具有综合知识能力、富有责任担当的新一代建设者作出积极的贡献。思政教育已然成为各级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思政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对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初中英语;探索与实践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英语学习中势必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如果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价值体系作为支撑,则极易面临意识形态上的风险。有鉴于此,初中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研究理应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1思政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①初中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学阶段是为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打基础的阶段,中学
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成效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在信息高速膨胀、思维多向碰撞、科技不断发展、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我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也迎来了新机遇、新形势和新挑战。中学生通过网络等媒体传播,短时间内迅速接受大量信息,尚未成熟的心智使他们不能形成坚定的人生信念;面对社会的各种问题,中学生急需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中学生必须接受教育才能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而思想道德品质在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的过程,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和修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体裁和题材的语言材料,引发关于个人品德修养、社会公序良俗、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等话题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优秀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更是先进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英语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又是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将其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之中,将时代先进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将中国故事推向世界各地,让全世界认真倾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特色。
2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1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评价体系
课堂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对固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对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平台进行合理利用,促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课程思政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微课等开展英语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另外,还可以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例如,在英语教材9BUnit4“LifeonMars”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组织学生以我国火星探测计划为主题开展英语讨论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建立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加强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2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长河中凝聚的中华智慧,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认知我国的传统文化,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和方便,因此丰富多样的文化也充斥于学生的生活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目前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其对于我国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漠视,并没有正确地认知到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能够从英语阅读的知识当中,借由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自觉地担负起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
2.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广大社会民众在思想情感和行为实践上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是对个人与国家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道德思想、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的统一。在其正确指引下,全国人民对祖国山河和骨肉同胞充满热爱、对国家主权大力维护、对祖国文化积极弘扬。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唯有民魂宝贵,唯有她发扬起来,中国才能真进步”,爱国主义就是中华民族摆脱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强国的精神源泉,是中国人永不磨灭的精神动力。在英语八年级教材的单元话题是“世界上最高的山是什么山?”(Unit7What’sthehighestmountainintheworld?)本单元的听力对话呈现了关于明长城的基本信息,材料中涉及我国人口、历史和河流的相关话题,阅读材料介绍珠穆朗玛峰。本
单元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获取地理知识中的重要数据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信息。结合文本单元的内容,笔者扩展了我国各大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的英文表达,介绍我国的山川河流,讲述祖国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此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新时代解决新问题,英语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所选内容不必拘泥于教材,可突破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将当下的国事融入课堂,让爱国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为其提供适合的教育。
2.4在评价中引导课程思政方向
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需要,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英语课前展示性口语活动中可以做如下的评价设定:表层─学生评价(涉及小组加分:语音、流畅度、内容、个人的气质姿态、合作意识等)和教师评价(以鼓励性评语为主,关注学生收获与成长);深层─自我能力的提升(在未来英语学习中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等)。在写作评价中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品评进行范文赏析,二次文章修改中的立意变化等形式凸显思政教育的成效。
在终结性评价中强化英语测试的育人功能,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构建立德树人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英语试卷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导向,在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近年来,各地英语试卷的阅读语篇选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语篇内容聚焦人际关系,加强道德修养;关注体育锻炼,倡导健康意识;传播传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宣传时代人物,树立劳动意识。写作测试中的任务设计突出青少年的时代责任和使命及所传递的人文精神,这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家国情怀及理想信念。评价通过把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育人价值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学科回归育人本位,将价值观教育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引导学生从学会学习到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活,进一步促进以语言为核心的英语教学向以人为核心的英语教育的理念转变,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的背景下,思政教育与初中英语课程的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利用英语教学这一载体,更好地完成对学生的德
育工作,把思政教育真正地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传承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志毅.家国情怀的结构及其教育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9(12):96-102.
[2]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11):22-26.
[3]李秀菊.论初中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与实践对策[J].上海教育科研,2015(01):45-48.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12:30: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85304865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课程思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pdf

标签:学生   教育   思政   文化   评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