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评卷及答案
时间:90分钟(第一单元)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分数
一、基础训练。(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ǎyǎn qiàhǎo zhùhèluòtuo
āng zāng qīxītāng chíjiǎo bàn
2.辨字组词。(4分)
摊()宵()彼()饺()
滩()霄()披()郊()
缸()褐()鸦()肿()
缺()喝()讶()忡()
3.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在句子横线处填写不同的词语。(7分)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___________是玻璃的,有的___________是牛角的,有的_____________是纱灯。(全部)[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___________,志杰在跳高比赛中___________,思雨在跳远比赛中_____________,宁宁在游泳比赛中_____________。(取得第一名)
4.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4分)
(1)表演藏戏的艺人们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其他请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
(2)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毫无共同之处。()
(3)元宵节,处处挂着灯笼,系着彩球,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
(4)巫女的面具半黑半白,代表其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5.用“\”画去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2分)
(1)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习惯)做事。
(2)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持续继续)。
(3)(青年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4)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描写)。
二、能力提升。(19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这不是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加点词写句子)
..粥,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的春节,不能少了腊八粥的味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从老人们口中传下来的一句谚语。意思是说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再写一句这样的谚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把这句话放在下面的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①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
②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
③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
④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
⑤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焰火出众超群。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3.根据你的积累填空。(6分)
(1)《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称号。课文按照__________顺序介绍北京的春节,北京的春节从__________一直持续到__________才算结束。
(2)《十五夜望月》中诗人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将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歌行》一诗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的传统吃食或传统工艺中往往有着一些吉祥的寓意。如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顺序,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2)《腊八粥》通过对腊八那天八儿等粥的描写,体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并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画面。()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诗人用委婉的语气,暗示了相思之苦的根源。
()
(4)《藏戏》一文主要通过描写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表现了藏戏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三、阅读乐园。(26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腊八粥(节选)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画“”的部分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2分)
2.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文中圈出来。(2分)
3.选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3分)()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语意未尽。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八儿年龄小,个子矮,所以看不到锅里的情景。
B.透过八儿让妈妈抱他看粥的情景可以体会到他迫不及待的心情。
C.锅中的一切指的是栗子、饭豆、花生仁、大枣等事物,并不包括糖。
(二)课外阅读。(16分)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
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30只绿头长颈大
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文章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3分)
2.描写“船与船的竞赛”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人与鸭子的竞赛”的是第___________自然段。(2分)
3.请在文中用“”画出描写划船时声音洪大、场面壮观的句子。(2分)
4.“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众人在水中追赶鸭子的情景是怎样的?请展开想象写一写当时长潭的“新花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2分)
6.关于本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本文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船与船的竟赛”属于详写。
B.“众人逐鸭”这一部分内容,体现了城中的戍军长官与民同乐的精神。
C.第三自然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划船前的准备,稍显多余。
四、妙笔生花。(30分)
过年时,长辈们总是会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俗称“红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也与日俱增。春节过后,不少孩子都成了“小富翁”“小富婆”。如何合理地使用压岁钱,成为不少人讨论的话题。请联系自已的实际,写一篇与“压岁钱”有关的习作。字数450以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帐.篷(zhàng)制.造(zhì)隔.绝(gé)防御.(xiè)
B.缘.故(yuán)远眺.(tiào)解.除(jiě)境.地(jìng)
C.凄.凉(qī)救援.(yuán)仪.器(yí)栅.栏(shān)
D.处.境(chù)苦闷.(mēn)缺乏.(fá)寂.寞(jì)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àn huìjùpàqīliáng xíjī
cāo kòng dài kuǎn tiāo tìfùmiè
三、用“\”画掉加点字的不恰当读音。(4分)
把分散.(sàn sǎn)的村庄合并,可以解决村民散.(sàn sǎn)居的弊端。
四、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航海荒岛流落朝水
B.水缘野兽恐惧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