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特⾊你知道多少?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世界名城,北京的⽂化也传承多年,是世界着名的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北京⽂化有着它⾃⼰独特的⽂化元素。
1、地理环境特⾊:沟通与交流、雄踞北国,四通⼋达。北京地处燕⼭南麓,西拥太⾏,东临渤海,南压华夏,雄踞我国北⽅;同时还有历代建造的万⾥长城,重关峻⼝,“东西千⾥,⼭峻相连”。
更为重要的是,北京地区地处我国三⼤地理单元——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蒙古⾼原的交接点上,“东西贡道,来万国以朝宗”,成为沟通三⼤地理单元的中间站,也是⼏千年来中原农耕⽂明与欧亚草原⽂明碰撞、融合的最前沿。从⽽导致了中原农耕民族与蒙古草原民族以及东北民族的冲突与交流、统⼀与融合,使中国统⼀的多民族国家逐步进⼊了⼀个新阶段。
2、民族环境特⾊:从冲突、交融⾛向统⼀从你死我活到同⾈共济,荣辱与共、北京地区⾃古以来就是中原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界处,是华夏族、汉族和北⽅少数部族共同⽣活的地区。⾃夏代开始,中国进⼊了青铜时代。这⼀时期的北京地区居住着多个族群,呈现出明显的地⽅特⾊。周朝时,北京地区得到⼀定的开发,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但多民族和平共居,则是这⼀地区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秦始皇统⼀中国,蓟为⼴阳郡治所。为防御北⽅匈奴⼈南侵,秦朝修建了万⾥长城,蓟成为北⽅的军事重镇。
⾃汉⾄隋,此地或为燕王、⼴阳王封地,或为幽州。隋朝时曾改名为涿郡,隋炀帝修通⼤运河,涿郡成为运河的北端,从此进⼀步促进了这⼀地区的发展。隋炀帝三侵⾼丽,蓟成为兵马粮饷集结之地。唐太宗东征,也是在蓟城南郊誓师。后来安禄⼭出任范阳(即幽州)节度使,正是依靠这⼀地区的经济、军事实⼒发动了安史之乱,在⼀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北京地区的历史进程。此后,这⼀地区成为汉族、突厥、契丹、奚、末曷、室韦、⾼丽、回纥、吐⾕浑等各族⼈民⽣活和劳动的地⽅。
⾃五代、宋朝时起,中国封建社会进⼊后期,中原王朝势⼒衰弱。与此相反,北⽅、东北⽅的少数民族却相继发展壮⼤起来。辽南京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发展程度、繁华富庶居辽五京之⾸。⽽以南京为代表的燕云农耕区,不仅是契丹“番汉分治”的统治中⼼和贸易中⼼,也是契丹⼈汲取汉族⽂化,南下逐⿅中原的基地。辽南京传统的⽣活⽅式渗⼊契丹草原⽂化的因素,产⽣了⾯貌⼀新的城市⽂化。随着南京在契丹政治⽣活中的地位逐步提⾼,作⽤与影响也由地区性的⾏政⾸府逐步向全国性的政治中⼼过渡。
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改称中都。⼥真⼈分批迁⼊中都和中原汉地,与原辽、宋各族杂处错居,逐步汉化,接受了农耕地区的⽣产⽣活⽅式。海陵王迁都中都促进了当时的改⾰,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从⽽为北京成为全国的⾸都奠定了基础。
元朝与清朝也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的政权,他们要想有效地统治全国,必须与汉族的统治阶级结成联盟,并且不能以他们的龙兴之地作为全国性的⾸都,⽆论是东北的会宁府、沈阳,还是漠北、漠南的和林、开平,都不⾜以成为进⼀步发展的多民族国家之都;甚⾄河南的开封,江苏的南京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勾通南北、团结各族、统⼀全国的任务。850余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北京才是最合适的“民族融合,祖国统⼀的中华之都”。
3、城市建筑特⾊:汉制为主,联合共建、中轴布局,象天法地。董家林古城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址。战国时期,七雄之⼀的燕国统辖疆域达到极盛,商贸经济遍及黄河以北的⼴⼤地区。蓟城是燕国的政治、经济、⽂化中⼼,也是当时中国的名都。从蓟城到⼴阳郡再到幽州,其城市建筑主要受中原的影响,基本上是⼀座⽅⽅正正的城市,它为辽代南京城的建⽴奠定了基础。
1938年,契丹(辽)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1151年,海陵王下诏迁都,令张浩等在燕京故城的基础上,参照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改造、扩建新都城。1153年三⽉,海陵王正式迁都燕京并更名为中都。为对新都起到固本培根的作⽤,1154年⼜将⾦祖宗陵寝迁于中都。海陵王迁都不仅是北京建都之始,客观上也适应了经略中原和民族融合的需要,对⾦的发展和燕京地区的开辟具有积极意义。
⼗三世纪中叶,蒙古族建⽴的元朝统⼀了中国,⾄元⼋年(1271),正式建国号为⼤元,次年,改中都为⼤都。从此,⼤都城就作为统⼀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化中⼼⽽闻名于世。⼤都的总体布局,采取了传统的以宫为中⼼的分区规划机构形式。在规划格调上,则因据太液池和积⽔潭确⽴宫及主体市的规划位置,形成了宫南市北的格局。元⼤都的规划与布局在⼀定程度上把儒家政治理想蓝图付诸实现,即: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朝背市。北京旧城的城建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传统⽂化的典型代表,并为世界所少见。它突出反映了如下⼏⼤原则:
中轴布局,左右对称;象天法地,敬天法祖;阴阳⼋卦,天地相合;龙的世界,君权神授;阴阳五⾏,
象形化⽣;城门宫殿,取意乾坤;九坛⼋庙,阴阳相交。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成祖朱棣于永乐⼗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从
宫殿,取意乾坤;九坛⼋庙,阴阳相交。1368年朱元璋建⽴明朝,成祖朱棣于永乐⼗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年来定都于此,北京的都城⽂化⽇益⾛向成熟与繁荣。为营造帝都北京,明朝疏浚了连接江南的⼤运河,⽔陆交通更加通畅,各地的商品和物资川流不息地运到北京,北京成为全国物资交流的中⼼。京城逐步形成独具东⽅神韵、富丽繁华的⼤都市。满族⼊主中原,建⽴起空前⼤⼀统的专制帝国,北京成为多民族统⼀国家的政治中⼼,也是民族⽂化融合的中⼼。康雍乾时期的北京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富庶、繁华、壮美的⼤都市。
4、宗教⽂化特⾊:海纳百川,众教并存,和谐共居,取长补短应有尽有、和谐共存,是北京地区宗教⽂化的⼀个基本特点。佛、道、儒三教合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含天主教)、萨满教、摩尼教乃⾄民间信仰的⼩宗教等,在北京地区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建筑或⼀定的遗迹。
魏晋时期,佛教开始传⼊蓟城地区,蓟城成为佛教重要的聚兴地。契丹族原来信奉原始的萨满教,随着王权的确⽴和统治的需要,佛教在辽地有了更⼴泛的传播。从元朝成吉思汗、忽必烈起,就尊重各族⼈民的宗教信仰,允许各种宗教在元朝的⾸都⾃由收徒传教,⾃⾏建筑庙堂、宫观、礼拜堂和清真寺等,它们是北京地区民族交融及中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兼容并包的中华帝都⽂化的⽂物遗存。它促
进了宗教⽂化的繁荣。⽐如邱处机倍受成吉思汗赏识,雪⼭归后,赐居燕京太极宫,即今⽩云观内的邱祖殿。
东岳庙是道教正⼀派在华北地区的第⼀座⼤型道观。后来,忽必烈尊⼋思巴为帝师,将藏传佛教萨迦教奉为国教,在北京建造了⽩塔寺等藏传佛教寺庙。⽽居庸关券洞、券⾯及券顶刻有佛教题材的浮雕,券内壁上刻有6种⽂字的宗教经⽂。护国寺⾦刚殿、⾹⼭卧佛寺铜卧佛、双塔庆寿寺出⼟的海云碑则反映了元代佛教的兴盛。景教是基督教的⼀个分⽀,元代称其教徒为“也⾥可温”。房⼭⼗字寺遗址是⽬前中国现存的唯⼀景教寺院遗址。⽜街礼拜寺为元代伊斯兰教在⼤都活动的中⼼,也是北京⽬前规模最⼤、历史最久的清真寺。
明朝的北京,⼀如前代,多种宗教盛⾏。清代统治者对宗教的政策也是兼容并蓄,寺庙宫观遍布京城内外。对藏传佛教尤为尊崇,兴建了许多喇嘛庙。其中雍和宫是北京最⼤的藏传佛教庙宇,是蒙、藏地区活佛僧众在京礼佛的主要寺院。伊斯兰教建筑则有东四清真寺,马甸清真寺。天主教建筑有南堂、东堂、北堂、西堂等。在北京的历史上,虽然也曾经出现过佛、道之争,但北京地区的各教各派基本上是相安⽆事,互相尊重,互不⼲预。宗教与民族之间的互相尊重、交流、融合,应该是解决民族⽭盾、宗教冲突、建⽴和谐社会的⽐较理想的办法,北京地区宗教与民族的和谐相处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5、民俗风情特⾊:多元化、多层次,四⽅会同,垂范九州。从语⾔⽂字到⽣活⽅式,从⽇常礼仪到婚葬嫁娶,从民俗信仰到年节礼俗,北京地区⼀直经历着⽭盾与冲突,交融与改变。进⼊北京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临的是汉族长期⽣活和统治的汪洋⼤海,⼀般都像⼥真⼈那样“浸忘旧风”,“惟习汉⼈风俗,不知⼥真纯实之风。⾄于⽂字语⾔,或不通晓。”军事⼒量强⼤的征服者最后被农业⽂化、儒家⽂化所征服。但同时也吸收了⼤量新鲜⾎液,使汉⽂化发⽣变异。
有的学者认为,北京民俗是多民族长期融合、凝聚的结果,它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涵;其⼆是民族、信仰的多元化和社会结构的多层次,形成了雅俗共赏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风俗民情;其三是,北京民俗作为民族⽂化的根与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和经济⽂化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充实和更新;其四是北京民俗⽂化,⼤多以汉族⽂化为主体,其中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影响⽐较突出;其五,北京是我国近千年来的⾸都,是历代的政治⽂化中⼼,⼈⽂荟萃,故⽽民俗风情也具有较⾼的整体⽔平。
6、⽂物遗存特⾊:多元⼀体,集珍荟萃,东⽅明珠、世界之最。北京地区的地下遗存⽆⽐丰富,从五六⼗万年前的北京猿⼈,到四、五万年前的新洞⼈,两万七千年前的⼭顶洞⼈,再到两万年前的王府井⼈,⼀万年前的东胡林⼈,以及代表新⽯器时代的上宅⽂化、镇江营⼀期⽂化、雪⼭⼀期⽂化等,它说明北京的历史源远流长。北京地区不仅地⾯⽂物古迹众多,⽽且地下的⽂物埋藏也⼗分丰富多样,贯穿了从远古到近代的⽂化遗存层⾯,这在世界城市考古中也是很少见的。北京地区的⽂物古迹已有⼀千余项被确定为各级⽂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5项已经被列⼊世界⽂化遗产名录,60余项被列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220余项被列为市级⽂物保护单位,近年
来⼜确定了40⽚历史⽂化保护街区。
7、经贸⽂化特⾊:保证供应,服务宫廷,⽼字商号,名满京城。北京地区的经济与商贸⽂化也具有明显的特⾊:以崇尚“仁、德、礼、义”为核⼼的儒家思想作为⽴⾝之本,从贾之源,在经商中坚持诚信为本、货真价实、童叟⽆欺;冲破了儒家⾔义不⾔利的道德樊篱,建⽴起了重利尚义的价值观,恪守商业道德,不以利害义。此外悠久的历史和京韵⽂化也打造了京商⽂化鲜明和独特的异质性:“和”⽂化造就了京商的平和和稳重,恬淡和安闲。
礼仪之都的繁缛礼节被京城的商⼈们所发扬,使北京商⼈以热情周到,有礼有节⽽着称;北京的商⼈们重视规则,⼤多数店铺都逐渐形成了较为严格且必须共同遵守的⼀些基本商业⾏为规范;⽼北京商⼈在经营中还处处体现着浓浓的⼈情味,把友情的相互渗透、彼此交流作为维系良好⽣意的最佳⽅式;作为着名的⽂化古都,北京浓浓的⽂化氛围⾃然造就了京商浓厚的⽂化底蕴。
在北京这座以官员贵族为本的消费城市中,保证供应,服务宫廷是经贸事业的主要任务,其经营范围包括⾐、⾷、住、⾏、⽣、⽼、病、死等各个⽅⾯,如药店茶庄、饭店⼩吃、⾷品百货、⽂化娱乐等各⾏各业。其中有些店铺商号世代相传,名声越来越⼤,被⼈们称为“⽼字号”。应运⽽⽣,与时俱进,济世养⽣,满⾜官民之需,是它们创业和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名牌意识,绝技绝活,⼀招鲜吃遍天,是它们成功的主要诀窍;前店后⼚,⾃产⾃销,合股或独资经营,世代相传,是它们主要的经营模式。
以质量求⽣存,以技艺超群求发展,“炮制虽繁必不敢省⼈⼯,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座右铭和职业道德。它们是⽼北京帝都⽂化的缩影,其经营观念、商业道德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如今,这些⽼字商号不仅在服务⾸都、带动全国乃⾄影响海内外⽅⾯⼤显⾝⼿,⽽且成为北京⽂物古迹旅游的⼀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游客中产⽣了重⼤影响。
8、皇家⽂化特⾊:中国传统⽂化的结晶,皇家⽂化的缩影。皇家⽂化是中国传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明发展的⼀个结果,⽽且在很⼤程度上影响封建⽂化的发展⽅向。天⼈合⼀、敬天法祖,唯我独尊、专制独裁,典雅豪华、奢侈腐化等,可以看作是皇家⽂化的⼏个基本特征。北京的⽂物古迹可以说是中国皇家⽂化的缩影,尤其是那些独⼀⽆⼆的皇家宫殿坛庙,别具⼀格的皇家园林、帝王陵墓等,更是国内外其他城市所⽆法⽐拟或望尘莫及的。它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化的结晶,皇家⽂化的缩影。
9、⽂学艺术特⾊:百花齐放,名传天下-京味、京腔与京剧北京的⽂学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最早的⽂学记录《燕丹⼦》,唐⼈《⽟集》
中关于孟姜⼥哭长城的记载,《⼭海经》中的⽂学描写,《史记》中关于幽州、长城沿线的⽂学描写包括“李将军射虎”等,建安⽂学时期关于蓟城的⽂学艺术如曹操的《苦寒⾏》、《观沧海》、曹丕的《燕歌⾏》、陆云的《北游幽朔城》,唐代的幽州⽂学陈⼦昂的《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适的《蓟门⾏》等,⽆不体现了祖国的北国风光,反映了农业⽂明与草原⽂明的交流与融合。
发展到辽、⾦、元时期,这种民族交流与融合的因素就进⼀步明显和加强了。⽐如辽代的幽州⽂学,苏辙的《游桑⼲》、《眉⼭集》;⾦代的诗词、诸宫调、着名诗⼈元好问的诗词以及书法、绘画、歌舞、佛道诗⽂等;元代的名诗《黄⾦台》、着名诗⼈刘因、王冕、萨都剌、虞集等⼈的作品,元⼤都绘画、⼩说、讲史以及宗教作品等。明清则形成了带有北京地⽅特⾊和民族融合特⾊的京味⽂学,包括《⾦瓶梅》中的北京语、《红楼梦》、《⼉⼥英雄传》中的京味、京腔,⼦弟书,京味⼩说《镜花缘》以及说唱艺术等。
北京的戏剧从元杂剧的辉煌、明清传奇的⿍盛、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地⽅戏的五彩缤纷,分别代表着中国戏剧史上三个黄⾦时期。北京地区戏剧的发展则与这三个黄⾦时期息息相关。⽐如宏⼤壮美的元杂剧,从元曲第⼀家关汉卿的《窦娥冤》,到《西厢记》,马致远、纪君祥等⼈的剧作,昆曲艺术扎根北京,盛世元⾳,南洪北孔,花部的地⽅戏,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等,⽆不反映北京地区戏剧的特⾊,同时在各地⼜起到了引领潮流的作⽤。
10、育才选才特⾊:“学好⽂武艺,货与帝王家” 学校与书院是中国古代到近代培养⼈才的场所,也是京师⽂化与地⽅⽂化传播与交汇,古⽼⽂化与近现代⽂化、中国⽂化与外国⽂化沟通的场所。古代的北京官学发达,辽、⾦时期的官学即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元明清的国⼦监成为全国的最⾼学府;⽽地⽅官学、⼋旗⼦弟学校等也很有影响。学校为科举服务,“学好⽂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北京地区育才选⼠的主要特点。
但⾃古以来,北京地区书院很少,它反映了天⼦脚下⽂化上的专制主义,不允许异⼰思想和民主思想传播。但在近代,在废科举、兴学校之后,北京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却迅猛发展,很快就成为全国的⽂化、科技教育的中⼼和学校最集中的地⽅,⽽北京⼤学、清华⼤学等则成为世界着名的⾼等学府。北京的学校教育既是全国学校教育的中⼼,⼜具有明显的地⽅特⾊,这也是有⽬共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