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膳皆药 寓医于食
古人云食药一体,膳药同功,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妙。历代名医先贤对天然食物都有哪些精辟论述。食疗的功效到底是什么,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赵霖教授激情论述凡膳皆药,寓医于食。
在古代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边,有这么两句话,叫阳朴之姜,招摇之桂,姜指的什么,生姜,桂是指的什么啊,桂皮,我们在几千年以前,生姜和桂皮就已经是咱们的调料,而生姜和桂皮都是中药,咱们中药有一个治感冒的一个桂枝汤,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芍药甘草大枣姜,有芍药,有甘草,有大枣,有姜,当然它还有桂枝,所以就是说这些东西事药兼用的这么一个理念,贯穿了我们几千年的中国的饮食文化。
古代说男子不可百日无姜,郑和下西洋,欧洲有一个旅游家,就记载说中国人在他们的船上种生姜,为什么呀,咱们的船员都是男的,男的要想保健,就不可百日无姜啊,你得经常吃姜。那么关于这个生姜你看我们繁体字生姜的姜是什么样的,是一个边疆的疆一半,加一个草字头,什么意思呢,疆御百邪,它能够防御各种各样的病,它就有这样的作用,所以咱们有好多好多的谚语,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有很多古代的名谚,所以这些东西大家是不是都应该记住啊,这些咱们祖宗告诉咱们的,这东西也不上税,也不骗你,也没有专利保护,现在你想学外国人什么玩意儿,人家有专利,人家不告诉你,交钱才告诉你呢,这个用不着,所以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真实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尊重它。
生姜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它能为菜肴体味,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几片姜,或在菜里放上一点嫩姜就能改善食欲增加饭量,所以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相传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鲁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计,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一喝则药到病除,自古以来生姜被誉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如果说男子保健应该多吃姜,那女子保健又该吃些什么呢。
女的要保健你们知道要吃什么吗,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指的是红糖,这个白糖大家记住没有任何营养,只有热量,我们叫纯热能食物,但是中国的红糖就特别有营养,我有一次出差,我在火车上,我对面有两个聊天,我说你们做什么工作的,他俩说我们都是甜蜜的事业,什么事业,是糖业公司的,后来我赶紧请教,我说咱们现在红糖都是哪出的,
他说浙江义乌原来是个重点产地,现在基本上都在云贵一带,红糖就是中国的土糖,那么我们的红糖就有非常好的疗效,所以你看日本的市场都写着中国纯正红糖,而咱们现在呢,好多人都不知道要吃红糖了,现在咱们有个毛病,叫有宝不识宝,洋人说好他就说好。
医生专家提醒人们,红糖具有独特的滋补保健功效,尤其是女人,更不可百日无红糖,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的作用。
什么时候吃红糖啊,妇女要排恶露,你生完孩子之后都得吃红糖,来例假的时候要吃红糖吧,为什么,它有这样的功能啊,所以这些知识还得让我们年轻一代都掌握,要学会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指的就是红糖。
前年我在电视台做节目,有一个观众问我一个问题,说孩子要考试吃什么好,我说今儿您孩子高考去,你早上给他吃俩炸油饼,再吃一个炸糕,再吃俩煎鸡蛋,我说你到考完试他还没消化呢,那么孩子要考试了,早上应该怎么吃啊,我说很简单,第一个喝碗粥,或者喝杯豆浆,里面加蜂蜜,然后给吃一个蒸豆包,然后给他吃一煮鸡蛋,同时最后给他吃一小碗蒸枣,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枣可以非常稳定的维持高血糖,咱们大脑要消耗人体30
%的血糖,因为大脑唯一能用的原料就是葡萄糖,你把这碗枣吃了之后,小孩就能维持一个很好的血糖水平,他脑袋就灵,转的快,就容易考好,当然你这孩子得念书,不念书吃什么也不行。咱们关于红枣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红枣最早是在哪儿种的,在河南的新郑县,你们到那儿去看,那些枣树全是大肚子,咱们有一个砑,每年要拿这个东西敲,所以这个枣树你看完了非常受感动,因为新郑是黄帝故里,是咱们黄帝出生的地方,所以当地枣树都上千年,我在欧洲访问,那一段想吃枣,我就跟我那欧洲学生说你给我买点枣去,他跑半天给我买回来几个什么啊,伊拉克蜜枣,就是椰枣,欧洲只知道吃椰枣,他没有中国这个枣。我们古代记载一日吃三枣,百岁不显老,门前一棵枣,红颜直到老,五谷加红枣,胜似灵芝草,要想皮肤好,粥利佳红枣。有好多好多这样的办法,你说枣那么多干嘛不吃啊,所以我现在有时候看小孩早上拿着这个派那个派,我心里面琢磨你给他把枣也比吃这玩意儿强啊,你吃点神造的行不行啊。
据史料记载,枣在我国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小小一棵红枣,保健功效很强,健脾益胃,补气养血,促进睡眠,缓和药性,因此在中医的方子里,常常能见到枣的踪影。红枣被誉为百果之王,同时物美价廉,百姓无需购买昂贵的补品,善用红枣即可达到养生保健功效。
在我们国家第一步农耕专著齐民要术里边,我们有五果,这第一个就是枣,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就是要多吃枣。我还见过这么一个病例,前些年有一天我在门诊碰见一个山东来的老汉来看病,来了一检查发现是早期胃癌,我们就动员他住院,这老头说住不了院,因为我们家特别穷,他说我要住了院我就家破人亡,我回家人亡家不破,他说明儿我不行了,今儿我还能下地,这老头就走了,过了一年半,我一研究生在门诊给我打电话说赵主任你来一趟,我说什么事儿,他说人亡家不破那老头又来了,我就赶紧跑门诊就见这老大爷,一看满面红光,身体特好,后来他们就检查发现没事儿了,我就问他我说老大爷您治了吗,他说我哪有钱治啊,我说您吃药了吗,他说没吃药,我说那您吃什么了,他想半天他说我能吃什么呀,他说我们家别的不多,就有枣树,我们家十好几棵枣树,我天天吃枣,这老头吃了一年枣,把这癌给吃没了,后来我一查就发现这个枣里有一种环磷酸腺苷,这东西具有抗癌作用,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当然这些例子都是个例,我不能说得了癌都去吃枣,但是我就知道,你至少这种饮食结构它就能够预防,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所以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别老迷信药,还得相信咱们这个食物,我就觉得咱们在中国,就得依托中国的条件,来解决中国人民自己的问题,咱们原来那个许嘉璐副委员长讲过一段话,他说中国人做不起美国人的梦,中国人也不想做日本人的梦,中国人只能做自己的梦,也就是说我们要立足自己的条件,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我们健康的问题。
我国历史重视食养食疗,早在殷商时期就广泛用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商代初年有位叫伊尹的厨师写了部《汤液经》,专论饮食调和问题受到商王的赏识,还破格提拔他当了丞相,伊尹以厨师之身跃居当朝宰相,足可见他鞠躬志美,那么伊尹到底做了什么,博得商王如此的器重和赏识呢。
伊尹这个人对我们中国有极大的贡献,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我们做菜做饭的时候,我们这个菜肴都是好多种东西在一块做的,他就根据这样一个经验,他就发明了熬中药,就是把各种不同的草药搁在一块熬,所以古代说伊尹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就是说他发明了熬这个中药的技术。远在三千年前的周朝,西周的时代,咱们国家就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系,那时候医生分成四类,第一类叫食医,第二类叫疾医,就是咱们的内科医生,第三类叫疡医,溃疡的疡,就是外科医生,最后一个是兽医,当时这四类医生怎么设的呢,食医什么工作呢,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就是他要负责周王的所有的食物,它的搭配,它的配制,它的烹饪,实际上是干嘛用的,保健,所以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营养医学的实践;内科医生当时在周代干什么呢,疾医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你看不光用药,还要用什么啊,用食物,那五味是什么啊,就是菜肴啊,调味品啊,所以就是说在当时的内科医生就要掌握使用这个食物来治病
的这么一个技巧。那么外科医生疡医怎么做呢,外科医生是以酸养骨,以辛养津,就是吃酸的东西能够养骨,而辛辣的,像葱姜这些东西能够养津,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你要吃滑这种性质的食物你才能通便,叫养窍。所以当时实际上外科医生也在使用食物,所以周朝这个医疗体系我觉得是人类最早的一个医疗体系,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大家知道绿豆里边有一个特别好的蛋白,是一种解毒蛋白,所以古代管绿豆叫什么,叫济世之谷,它能够救人的这么一个东西,前两天我们那有一个老先生在那住院,我一个同事的父亲,浑身搔痒,老年搔痒,受不了,后来找我,我说有一个很简单的方,就是你把这绿豆拿水煮了,但是别煮开花,拿这个水来擦,也让病人同时喝,最后很快就收效。我在欧洲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有一个德国女博士,牙疼,疼的受不了,后来上大夫那去给她拔了俩牙还不行,后来她来找我,他说赵教授你们中国有什么办法吗,我说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因为你牙疼就是上焦火盛啊,我说弄点大蒜,在脚上涌泉穴那糊一下,那个大蒜很好找,德国都有,找着了一糊,这女的特娇气,刚糊了一个钟头就拔出一个泡来,我就赶紧拿下来不敢糊了,后来想糊什么呀,我就想绿豆,最后跟这些洋人一说谁也不知道绿豆,最后跑到慕尼黑,跑到中国店才买到这绿豆,买完之后把这绿豆拿水一泡,这绿豆泡
发了以后,拿捣蒜的东西给它捣烂,然后就把生绿豆连汤一块搁在纱布上敷到涌泉穴上面,敷了一夜,第二天这人牙就不疼了,所以你说这绿豆就有这种很好的疗效。
在本草纲目里,有这样的记载,用绿豆煮食可消肿下气,清热解毒消暑解渴,调和五脏,安精神,补元气,滋润皮肤。绿豆粉可解诸毒,治疮肿,疗烫伤,绿豆皮能解热毒,退目翳,绿豆牙可解酒、解毒,因此李时珍称绿豆为真济世之良谷也,大自然提供给人类丰富的天然食物,其中有强身健体功效的还远不止这些。
另外一个现在老年人好多人腰腿疼,人老哪儿先老啊,腿先老啊,为什么大家练太极拳啊,你得增加腿部力量,那么腰腿疼怎么治啊,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怎么吃啊,生吃细嚼的,咱们当时古代的燕国,就是燕赵之地有木本粮食,木本粮食是什么啊,一个是枣,一个是栗子,所以板栗当时在古代对燕赵之地,咱们北方民众健康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早晚各吃两个栗子怎么吃,这个很有讲究,就是把栗子放在嘴里以后,仔细地嚼,把它嚼成浆,然后再咽下去,你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腰腿疼,因为什么呢,因为能治肾虚,腰腿无力,它能够通肾益气厚胃肠,古代有很详细的记载。那么古代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背一下,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说老了腰腿都有毛
病了,上山碰见一个老头在山上给一个方,干嘛啊,吃栗子。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就是说你必须要把这个栗子嚼成浆,而且慢慢的咽下去,还得咽三回,这样一个诗,非常形象的描述了靠吃生栗子来解决腰腿疼的食疗的方法,所以这个不妨方法大家试试。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称栗子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李时珍则别有一番见解,说栗子有驱寒、止泻之功效,栗子可谓全身是宝,就连其内果皮,外果皮,树叶、树皮及花皆可入药,但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一次不宜多食。还有一种与板栗一并在炒锅店出现,人们休闲娱乐经常吃的食物,那就是花生。
花生叫什么啊,叫长生果,这个花生我们这两年做了好多研究,我带着研究生就做花生蛋白的研究,就发现咱们国家有些地方解决了低温榨油的技术,因为一般花生得炒熟了榨油,咱们这个花生不炒,就生着炸,炸完之后剩的这个渣里头,这个花生蛋白就能治病,后来我们就查,就发现本草纲目里没花生,本草纲目什么时候写的,明朝,至少说明李时珍那时候咱们花生还没有广泛的种植,后来到了什么时候有呢,到了清炒的本草纲目拾遗这本书里,查着有花生了,叫什么名,叫落花生,我就发现一个花生季下来,跟着我们一
块收花生这些孩子都又白又胖,为什么,他一边采一边吃,那么我们古代怎么记载呢,说花生性和平而味美香,生用清火润肺,炒用能健脾胃,大家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就是得少加点油,因为花生本身就有油,所以尽量吃蒸的或者轻轻的炒的这种,而且花生有什么优点,花生里边有一半都是油酸,这个油酸就是橄榄油里最主要的一个成分,那么油酸有什么特点呢,油酸它不去转化成脂肪,而是去转换成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