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融入与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园;融合;应用
引言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阶段,但由于身心发展的不成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单纯的知识教学和体能训练都难以开展。而将游戏与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养成好习惯。
一、在幼儿教学园课程中融入游戏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课程参与程度,促进全面发展
和谐、愉悦的游戏氛围更容易吸引孩子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将游戏教学融入到课程当中可以使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多样化的课程,身心得以全面发展。如通过设计体育游戏并结合一定的运动教具,让孩子们进行跳跃、跑、爬等运动,促进孩子们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通过设计需要进行画、剪、折等操作的游戏,鼓励孩子们动手实践,提高精细动作发
育及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促进创造力的发展;通过设计故事类游戏让孩子们参与角色的扮演,传递知识类信息的同时提高认知能力等等。同时,通过在游戏中与小伙伴的配合,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增强师生沟通,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课程中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与孩子们沟通、示范游戏规则及道具使用方法等,还会有很多的肢体接触。较多的沟通可以拉近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增加孩子们对教师的信任感和环境的安全感,使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中的状态更为放松,在游戏中的配合度也更高,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孩子们心理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在幼儿园中的作用
游戏教学能帮助幼儿快速使用幼儿园环境。幼儿年龄较小,刚进入幼儿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往往会无所适从,如果此时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幼儿参与一些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暂时忘记与家长分开的不安情绪,进而融入集体氛围。他们在和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之后,还能增进彼此间的情感,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环境。游戏教学能活跃幼儿思维能力。幼儿阶
段是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游戏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一些竞争类的游戏,需要幼儿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依靠自身力量来赢得游戏。这就活跃了幼儿思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潜在能力会得到发展,促进幼儿成长。游戏教学能寓教于乐,于无形中实现知识教学。游戏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能够寓教于乐,教师将一些知识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促使幼儿在游戏中有所感悟,能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提升教学实效
三、游戏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尊重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从幼儿的兴趣和意愿需求出发,做好引导与辅助工作。由于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之前,应对幼儿做一个全面了解,制定个性化的游戏教学方案。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也要具有一定的原则性,不可一味顺从幼儿意愿,游戏中要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对幼儿进行约束,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既确保游戏教学的顺利进行,又促进幼儿
的心理健康成长。
(二)创设安全的游戏教学环境
幼儿园的孩子身体还较为脆弱,游戏和学习都必须在绝对安全的环境进行。因此,幼儿园应对园区进行功能规划,并对各类质地较硬或具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更换或安全防护处理,将较尖锐或具有其他危险性的道具更换为较软的质地。如使用橡胶跑道,为楼梯台阶及墙壁转角安装防撞条等。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也应对幼儿园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除向幼儿传达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之外,教师还要做好全程监督,及时提供指导,引导孩子们学习和思考,对危险动作加以制止,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和体验感。
(三)制定适合的游戏教学方案
游戏教学并不是说用游戏代替所有课程,也不是在课程中将游戏当作一种调动课堂气氛或放松的方式,而是以课程内容为出发点,以游戏为核心教学方式,将课程与游戏充分结合起来,两者相互渗透,使课程学习具有趣味性、游戏活动具有知识性,真正做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如设计孩子们能看懂的地图,带领孩子们在在幼儿园内的绿化带以寻宝的方式寻找特定形状的叶子,通过寻找、观察、比较、讲解等让孩子们学习自然知识;在教室及园区的其它可用范围内设置体育、益智、语言、手工等不同的游戏功能活动区域,孩子们可以在这种开放性游戏氛围中自由选择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同时获得教育和发展,并通过与其他小伙伴的互动获得社交能力上的提高。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游戏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如春天让孩子们通过播种种植一棵植物或孵化一些蚕并进行照顾,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变化,让孩子们享受劳动乐趣的同时获得知识。
(四)提升幼儿园教师的游戏素养与游戏化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在教学过程当中对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上通过会表现出更为高度的配合,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除了要做好课程游戏的设计,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和情绪,不断提高亲和力,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感,消除对课堂的抵触,避免孩子各类心理问题。
五、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认识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课本知识,忽视实践环节;重智轻体等现象。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幼儿教师没有意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全面充分的了解。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分析幼儿游戏教学模式,明确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同时幼儿园也应给予游戏教学更多的关注,以此来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使幼儿教师更加重视游戏教学。另外对于幼儿的多样性、差异性等方面的发展,教师也应足够了解并最大化满足幼儿需求,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以及能力水平,加强游戏教学的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确保幼儿游戏教学的顺利实施,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重视游戏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结果
在确保参与者的内在动机方面,游戏教学与游戏存在高度的相似性,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增强知识储备,提高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快实现。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将教学
目的有效的融入游戏内容与开展形式中,只有当教学目标与游戏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时,才能更好的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使其更快融入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想让游戏教学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使幼儿喜欢并主动参与到游戏教学过程中,就应积极引入新型教学模式,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三)提高教师游戏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教学实践时,应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努力满足社会需求,积极探索幼儿游戏相关的知识内容,学习自己不擅长的游戏领域,从而丰富自身游戏知识储备,提高游戏组织经验,在现有游戏教学认知中引入先进幼儿教学理念,另外根据幼儿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并结合先进教学理念设计多形式的游戏活动,尽可能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展示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幼儿好奇下一节课的游戏内容,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更上一层楼。
结语
总而言之,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科学合理地调配教学资源将游戏教学融入到幼儿园课程当中,有助于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向娇.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中外交流,2018(50):318-319.
[2]郭榕.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实现的途径探究[J]. 教育现代化,2018,5(28):364-365.
[3]金文燕.创造情境引入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探析[J].名师在线,2019(2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