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20·肥城模拟)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 , 在那沉重的稿头上有我的手印。
B . 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C . 何满子只觉得枯燥乏味 , 更加闷闷不乐。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 , 身上像芒刺在背。
D .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 , 农舍田畴 , 春寒料峭 , 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碳的毛驴驮队。
2. (2分) (2017七上·西宁月考) 下面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A .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 . 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 .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需要采集大约50万朵左右的花。
D .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3. (2分) (2017七下·光山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
B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他是法国著名作家。
C . 《邓稼先》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 .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
4. (4分) (2019·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欣赏江南佳人温婉风姿的时候,又怎能不忆起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红颜。①在那个乌云遮月的年代,一代女侠——②秋瑾,行走在革命的前端,饮马江湖,风云驰骋。③最后血溅轩亭,埋骨西泠,其风云奔腾的事迹在历史的天空里荡气回肠。她那“秋风秋雨愁煞人”④的诗句直指当时的黑暗社会,至今被后人传颂不忘。
(1) 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温婉
B . 风云驰骋
C . 荡气回肠
D . 传颂
(2) 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 按原文填空。
(1) (1)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________,往来翁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
(3) ________,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 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征蓬出汉塞,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7) ________,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6. (5分) 把下列《西游记》中的故事题目补全。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________。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________。
③唐三藏路阻火焰山,________。
④牛魔王罢战赴华筵,______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7. (3分) (2019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雪是雨的凝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用“雨”作为下雪的动词,也体现出“雪”和“凝雨”的关系,往时的“杨柳依依”与来时的“雨
雪霏霏”两相映照,也让人对岁月流逝的伤感_______(跃然纸上/油然而生)。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轻轻地将qiáo cuì( )的世界,从头到脚地包了起来。”高邈深远的夜空中飘落了仿佛能包裹天下的大雪,在安详静谧的意境中透出温柔敦厚的士子情怀。
②雪是丰年的使者。“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福瑞的雪是四更时北风带来的丰收,草灯下未写完的桃符,尚未举起的酒杯,是来年的期盼和诗意的愿景。
③雪更是君子高洁、澄澈的人格象征。所谓“神似初霜意如雪,目若秋水韵为冰”,雪象征了洁净精微的气韵精神。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作者借助笔下__________(美不胜收/琳琅满目)的雪景,寄托了对那种既纯且美的理想人格的怜惜咏赞。
(1) 请为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写出划线字词的读音。
qiáo cuì(________) 静谧(________) 澄澈(________)
(2) 第①、③段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3) 第②段中的“桃符”即为“春联”,又称“对联”,以其对仗工整、用词精妙,为古代文人雅士所喜爱。请为《咏雪》中的“谢安雪日讲论文义”选择合适的下联
A . 元方门外驳斥友人
B . 孔子杏坛传道授业
C . 贾岛月夜推敲语词
D . 鲁迅三味书屋习字
(4) 文段中提到的闻一多、陆游、曹雪芹都是我国著名的文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半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不少作家作品的知识,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B . 老舍,现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
C .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 闻一多在《雪》中写道:“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而在《世说新语》的《咏雪》中,谢太傅次兄的儿子谢朗说雪“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太傅长兄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则说雪“未若柳絮因风起”,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的“夜散下无数茸毛似的天花,织成一件大氅”是说雪下得很小,稀稀拉拉的。
B . 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是说雪大体可以和把盐撒在空中相比。
C . 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说不如把雪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D . 三个人都用了比喻的修辞,都把自己眼中飘雪的景象描述了出来。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8.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电子大脑”解读人脑
科学家在7000名志愿者的协助下,联合研制成功了“电子大脑”。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人脑图”。设计者说,这是一项未来技术,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最复杂的“机器”的工作原理。
美国洛杉矶大学神经细胞扫描实验主任阿图尔·托加说,学者们的目标是绘制一张既合有人脑结构信息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确定不同人大脑结构的差异程度。这将有助于诊断哪些情况可能是病态,哪些现象是正常的。托加博士说,新发明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疾病的根源。为此,他们只需把患者的脑部扫描图和人造“大脑图”进行一下比较,“人脑图”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基因绘制而成的。在各国学者的帮助下,托加对7000个健康人进行脑部扫描后,总结得到了所有信息。
人造脑将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图像是立体的,清晰明了,可以把感兴趣的地方多倍放大。如果有疑问,点击一下“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任何一位医生都可以使用。如有电脑,只要接入因特网就可以了。英国皇家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的德里克·希尔博士认为:“动感人脑图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以前遇到脑部及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只能依靠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而现在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这对诊断精神疾病极为重要。”大不列颠医学研究事业管理委员会的乔·哈伊纳尔教授说:“这项设计对那些用普通手段无法诊断的病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而这项发明不只是对病人来说很重要。此项研究项目的参与者,生物学博士、关籍俄罗斯人阿尔缅.加斯帕良说:“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2008年以后才会得出具体的结果。但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期限。因为迄今为止,对于人脑这一人体中最让人迷惑的‘机器’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今天,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用的最‘直观的教材’是一个60岁法国女人的脑。而每个人的身体各不相同,这样的标本并不能作为整个人类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