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5篇
数学作为开发人脑资源,培养创造力的主力学科,对课堂氛围,学生集中精力,进入角色的速度要求尤其高,数学课的导入能以最少的话语,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数学王国,并且能承上启下,温故知新,激起学习欲望,又能联系以前知识,为进入学习高潮作准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认识 和 ,理解符号的含义.
2.会比较10以内的数字大小.
活动准备:
1.大数卡1-10, 和 符号卡片两套.
2.《幼儿画册》和笔.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10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数字卡片,你能说出是数字几吗?可以拍几下手?
幼儿看数字几,并用拍手表示数量.
二.认识 1.教师出示数卡6和7,引导幼儿判断谁大谁小.
(1)提问:6和7中间可以放哪种符号?( 放在6和7中间)(2)小结:这是小于符号,小屁股撅给小数看,所以6小于7.
2.练习:出示数字7和8(1)哪个大?哪个小?中间放的什么符号?为什么?应该怎么读呢?
(2)小结:8大7小,中间放小于符号,因为屁股尖尖对着小数,所以7小于8.
3.出示6和5(1)提问:这是数字几和几?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把 符号放在6和5的中间,告诉幼儿这是大于符号,大嘴巴朝着大数笑,所以6小于5..
4.比较符号.观察不同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两个符号有什么不同?
四.游戏巩固1.请两个小朋友各选一个数字,再请一位小朋友上来选符号站在他们中间.
2.请一个小朋友拿着符号,让两个孩子分别站两边.
3.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站得对不对.
五.作业练习1.讲解作业要求2.教师指导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用他们可以来比较数字大.
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找出较大的物体,会比较大小.
2.培养幼儿的初步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卡
2.不同大小,相同形状的图片,形状标记.大小标记各若干个.
活动过程
1.出示数学卡比较
教师:林子中大象和蚂蚁是好朋友,大象和蚂蚁虽然身材不一样,但是他们互相帮助,大象的身材大,小蚂蚁坐在大象的背上开心的玩.
(1)小朋友看看,小蚂蚁的身体和大象的身体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小蚂蚁的身体小,大象的身体大)
(2)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水果?(苹果,草莓)
哪一个水果大呢?我们用圆圈把它画出来吧?
(3)小狗和小蜜蜂也来玩了,小蜜蜂和小狗的身体谁更小呢?
我们用小圆点把他画出来吧.
2.出示数学卡比较
妈妈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哪一个更大一些呢?
(1)请幼儿观察比较图片中衣服,鞋子的大小.
(幼儿相互说一说)
(2)请幼儿联想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衣服鞋子的大小.
(3)请小朋友看这三张图片,你认识他们吗?
(小鸡,蝴蝶,大象.)
教师:的动物,我们用圆圈画出来,最小的动物,我们用圆点画出来.
(幼儿说,教师画)
3.按标记将相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片分类.
出示这些图形片:
(1)这是什么图形片?该回哪个家?
(幼儿讲,老师操作大图形片,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小图形片我送你到小标记的家.)
(2)请幼儿把余下的图形片送回家.
(要求幼儿边操作边讲述操作过程)
4.游戏活动:《大丰收》
老师带大家到农场(区域)去收水果和蔬菜,然后把它们送回家.
(要求幼儿一边送一边讲.)
例:大萝卜我送你到大标记的家.
5.活动评价
老师小结活动情况.
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3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 :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
(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 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比一比算一算大班数学教案4
比一比
一.教学目标:
1.能感知物体的高矮,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2.能对3个物体进行高矮的排序,并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通过目测比较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比较高矮.
三.教学难点: 学习高矮排序,会用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行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2.引导孩子了解正确的比较方法
(1)师:这个学期,我发现好多小朋友都长高了.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矮的小朋友站在椅子上大家看一看.比一比,他们俩谁高,谁矮?(孩子们反馈:没法比.不公平)怎样比才公平呢?(都站在地上比,甲高.乙矮)
师:比较高矮时,俩人必须都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这样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
(2)师:你们确定甲高了吗?再请一个比高的孩子更高的小朋友丙到前面
现在如果让甲和丙比一比,你们还认为甲高吗?(甲矮,丙高)
师:为什么你们一会儿说甲高,一会儿说甲矮呢?
师:原来,说一个人是高还是矮的时候,不但要站在同一平面.同一高度上,我们还要看他和谁比.不能单独说甲高,或是甲矮,要说甲比乙高,甲比丙矮.(让小朋友重复)
3.巩固练习
(1)看图比较:大树vs小树.小虎vs小兔.蓝积木vs绿积木.小猫vs小猪.聪聪vs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