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超级比一比》教学设计
课前活动设计:
活动前请幼儿来玩比高矮、胖瘦的游戏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一、活动名称:《超级比一比》
二、年龄阶段:小班
三、活动领域:数学
六、活动目标 :
1、在故事情节中比一比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按苹果的数量来给三只小熊平均分配。
3、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七、活动重点:结合《纲要》和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让幼儿比一比并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高矮、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八、活动难点:“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定为本次活动难点。
九、活动准备 :
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幼儿来玩比高矮、胖瘦的游戏,初步感知比一比带来的直观感受。
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小熊卡片、6个苹果图片,PPT课件
十: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察小熊一家,通过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师: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
教师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展开
1.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师: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哪知碗给爸爸?什么颜色的?哪只给妈妈?什么颜色的?宝宝呢?(出示ppt课件)
2、情境"分蜂蜜",体会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关系
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样早餐。他们会吃些什么呢?请你来猜一猜。
师: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样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数字,这个是1号瓶……
师:几号瓶给熊爸爸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宝宝吃?为什么?
几号瓶给熊妈妈?为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3、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细"
师:第二样早餐是什么?(玉米)刚刚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们一下就看出来了。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呢?为什么?
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知"粗"、"细"--人是讲胖的,玉米要讲粗(动作提示),慢慢的,就变……(动作收紧)细了。
小结: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4、情境"分苹果",引导幼儿操作
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呢,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宝宝吃得最最少,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三只熊都要有吃的。
师:小朋友们,他们应该怎么分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帮它们分一分。把苹果卡片贴在相应的小熊后面。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走到桌边进行操作活动。教师重复讲述要求:三只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幼儿自由的进行操作。
对操作结果进行纠正评价。
师:你是这样分的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简直是太棒了,给你们点赞。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帮助小熊一家分配好了早餐,现在小熊他们要开始吃早餐了,我们不打扰它们啦,和小熊说再见,我们去户外玩吧!
小班数学《超级比一比》学情分析
幼儿园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向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小班幼儿持续观察时间很短,只有6—7分钟,甚至更短,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会概括和联系起来观察某一事物。而且观察时常常用手指头帮忙,指着图片和物体进行观察,需要老师认真的加以指导与总结,帮助幼儿在脑中形成完整的框架。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与总结,并且让幼儿自己操作、积极的进行探讨,并说出自己操作结果的理由,形成对比的概念。一方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初步形成简单的对比概念。
小班数学《超级比一比》教材分析
《纲要》中指出“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在现实生活中比一比现象随处可见,如比大小、比胖瘦、比高矮等等,这些现象在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却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比较的奥秘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小班《超级比一比》这一节数学探索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操作、感知去发现物体的关系,从而体验比一比的乐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依据《纲要》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