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6-04 01:44:35 阅读: 评论:0

第二单元 比一比
【第一课时】  比多少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尝试,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3.通过操作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初步知道同样多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三、教学难点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三只小猪,自从齐心合力战胜了大灰狼以后呀,就一起住在又结实、又暖和的砖房子里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一天,兔兄弟们跑来恳求猪兄弟:猪哥哥,猪哥哥,我们也想住在砖房子里,这样,大灰狼就不会欺负我们了。可是,我们不会盖啊,你们能帮帮我们吗?猪兄弟异口同声地说道: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了,我们保证让你们也住上又结实、又漂亮、又暖和的新房子里!走,咱们说干就干!”“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三只小猪说:不用谢,不用谢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咱们开始动工吧。兔兄弟连蹦带跳的和三只小猪出了门,去盖
它们的新房子了!它们搬砖的搬砖,扛木头的扛木头,干得可热闹了!连河里的小鱼都时不时地探出头来观望!
2.问题。
(1)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刚才,有同学说看到桌子上摆着三个苹果和四根胡萝卜,他猜,那四根胡萝卜是小兔子自己吃的,三个苹果是给三只小猪吃的。你们都是这么想的吗?那你们觉得这些食物它们够吃吗?为什么?
(二)操作探究
1认识同样多
(1)摆一摆。
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只小兔?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
每只小兔搬几块砖?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块砖。请你用学具摆一摆。
(2)想一想。
师:你发现了什么?一只小兔搬一块砖够吗?为什么?两个人讨论一下,一会儿把你的想法讲给大家听。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汇报: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剩下的砖。
师:谁能想一个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你的想法?
生:把小兔和砖一个对一个,用线连起来,不多也不少,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师:你们说得真好,像这样,一只小兔子对着一块砖,一只小兔子对着一块砖……不多也不少,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
(3)说一说。
师:你能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同样多吗?
1:小兔的只数和砖的数量同样多。
2:小鱼的数量和树的棵树同样多。
3:木头的数量和小凳的数量同样多。
……
2.认识
(1)摆一摆。
图中有几只小猪?用学具摆一摆。
小猪扛几根木头?用学具摆一摆。
(2)想一想。
比一比、画一画,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一只小猪对着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着一根木头,……多了一根木头,所以,木头的数量比小猪的数量多。
师:还可怎样说?
生: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数少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像这样,一只小猪对着一根木头,一只小猪对着一根木头,……多了一根木头,我们就可以说木头的数量比小猪的数量多,还可以说成小猪的数比木头的数
(3)说一说。
师:你还能说一说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也存在着的关系吗?
1:小兔的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苹果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
2:小兔的只数比小猪的只数多,小猪的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
3:苹果的个数比胡萝卜的个数少,胡萝卜的个数比苹果的个数多。
……
3.玩一玩小组活动。
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请小猪吃饭,小兔准备了一些苹果和萝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
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
各小组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做一个游戏,比一比(教师做个示范:我看到图中有3个萝卜,我看到图中有4个板凳,两个同学边摆边说,放在一块比较,萝卜的个数比板凳的个数少,板凳的个数比萝卜的个数多)你们像老师这样把图中的东西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好。(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汇报。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同样多”、“多”和“少”这三个好朋友,在生活中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说一说吗?
(四)巩固练习
1动手操作:两个同学一组,每人摆一样学具,说一说它们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科书第11-12页第1、2、3、4题。
3.需要几只鞋?画出来。
(五)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回家以后,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卡片,玩一玩,摆一摆,比一比。再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比长短  比高矮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有高有矮;知道长和短高和矮是比出来的。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操作、实践的活动中,充分体验“长”、“短”、“高”、“矮”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
比较这些物品,探究比较的一般方法。通过相互探讨、交流,进一步体验比较的多种方法。
3.体会比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乐趣,感悟长短、高矮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学会比较长短的方法,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小组交流,学会比较长短、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各种图片的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 教师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这是智慧爷爷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快打开看看吧!
四人一组,学生打开手中的信封。(信封中教师提供给每个活动小组的素材不尽相同)
2. 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信封中都有什么呀?
生1:我们组的信封里有三只铅笔和两根毛线。
生2:我们组的信封里有四根毛线和两把尺子。
生3:我们组的信封里有两张纸条和三只铅笔。
……
3. 探讨交流,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师:观察这些物品,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得出物体是有长的有短的。
(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1.认识长、短。
(1)提问: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物品,哪个长?哪个短?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4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814275192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教学设计.pdf

标签:学生   数量   物体   操作   方法   小猪   个数   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