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06-04 01:26:40 阅读: 评论:0

《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
《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进步幼儿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互相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老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答复下列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展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那么。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拟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展分类。
1.出示所比拟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展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拟可以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擅长观察,擅长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拟粗细),活动一开场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拟,通过比拟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拟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
物体的不同,还有局部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局部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历,在学习时,这局部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3-06-04 01:2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81320064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比一比》中班数学教案.pdf

标签:幼儿   活动   物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