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理诗:考查诗歌鉴赏的一种好题材
古典诗词鉴赏,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分值也越来大。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特别是语文学科分数的提高,古典诗词鉴赏的权重还将日益显现。
纵观历年高考诗歌鉴赏所选择的诗歌题材,主要以赠别怀人类、羁旅思乡类为多,偶尔涉及边塞征战类、咏史抒怀类的诗歌。从表达技巧上看,主要是选择那些极具特色的写景状物类诗歌。从表达的主旨来看,主要选择那些忧国忧民、人生感悟、思乡怀人等特点突出的诗歌。但是,为了真正发挥高考的选拔性作用,未来的选材完全可能选择一些比较浅显的哲理诗。这不仅是因为哲理类诗歌睿智地洞照了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更主要的是这样的“道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未来社会科学发展所必备的大智慧,而且这类诗同样不乏精巧的表达技巧。
哲理诗是诗人触物生情、寓理于形或融理入情的产物,是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度关注与睿智地思索的智慧结晶,诗人往往把发人深省的哲理寓于富有特色的生活情趣之中,借新颖鲜明的艺术形象或者是启人深思的意境表达出来,目的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所以,这类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一向为人们所传诵称引。高度关注这类诗,尤其是对此类诗进行专题性复习,一定有助于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
【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泛舟
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
(2)请联系实际,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深刻道理。(6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春草”“梧叶”这两个意象的作用。(5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6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咏玉
韦应物
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
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1)前人评价韦应物“立性高洁”,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深刻道理。(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