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
送崔珏往西川
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马老师赏析:
此诗题目暗示这是一首送别诗,要送的人是崔钰,要送他去的地方是西川。西川作为行政区划名,开始于唐代,至公元757年,将原来的剑南节度使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和剑南西川节度使,剑南东川简称“东川”,剑南西川则简称“西川”。诗歌正文和题目相对应的信息有:“旅”、“西游”对应“往”,“巫峡”、“益州”“卜肆”、“酒垆”、“浣花”对应“西川”。
巫峡自重庆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湖北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益州是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州之一,其最大范围(三国时期)包含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汉中大部分地区及缅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三者在地理区域上存在一致性。西游要经过巫峡、益州,才能抵达西川,可知颔联是写崔珏前往西川时途中所见所闻。“卜肆”、“酒垆”、“浣花”,连用三个典故,均与西川有关:表明颈联、尾联是写崔珏到达西川之后的生活。因为是送别,故而这三联的内容均为想象,是虚写。
如此即可理清此诗的逻辑关系:首联总写崔珏要去西游,颔联写崔珏西游途中见闻,颈联、尾联写崔珏到西川之后的生活。首联实写,后三是运用联想象虚写。整体把握此诗结构之后再逐联分析:
首联,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为前果后因的设问句。诗人起首便发问,年轻的崔珏因为什么而又旅途劳苦的哀愁呢?下句即答,原来是因为本来想要往东去,不想现在不得不改变行程往西游。通过此联可知,崔珏西游是不得已而为之,颇有几分不情愿。而李商隐的这句自问自答中也含有揶揄、玩笑的意味,后三联中诗人的描述就是在对崔珏进行劝慰。作为送别诗,这种背景情境和人物关系使得全诗毫无一般送别诗凄清哀婉、忧愁悲伤的情感,反而显得轻松愉悦。
颔联,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这两句从下到上,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描绘
出一幅气势磅礴的西南风景图。“雪浪”、“火云”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巫峡之水的清澈洁净和益州之云的斑斓浓艳;“吼”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巫峡之水的浩大声势;“烧”,化动为静,写出了益州之云的飞扬形态。“一条”、“千里”相对,形成巨大的张力。诗人用举重若轻的高超表现力,将千里之行由一条奔腾的长江贯穿,让年轻的友人要经历的漫长旅程显得轻松自在。此联营造出的辽阔豪迈、雄奇瑰丽的意境正和首联“年少”的壮怀相对应。
颈联,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这两句继续想象崔珏抵达西川之后的逍遥、浪漫生活。
卜肆,典出“成都卜肆”。《汉书·王贡两龚鲍传》:“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严君平卜肆》(唐·岑参):“君平曾卖卜,卜肆荒已久。”《五悲》(唐·卢照邻):“严君平之卜肆,戴安道之贫家。”意思是说严君平靠给人算卦谋生,但是每天只给几个人算卦,赚到百钱够自己的生活,就关闭店铺,放下帘子,教授《老子》去了。可见严君平是一个安贫乐道、自在逍遥的人。诗人用此典是说在成都不用愁生计,严君平一样的卜肆,至今还是寂寞清冷的,你大可以像他一样任性生活。
酒垆,指酒肆、酒店。典出“卓女当垆”。《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意思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从成都回到卓家所在的临邛,变卖车马,买一酒店,文君在店堂卖酒,相如和佣人酒保一起洗涤酒器。李商隐还在《戏题友人壁》和《杜工部蜀中
离席》中用过此典:“相如解作长门赋,却用文君取酒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这一典故也称“当垆文君、当垆卓女、文君送酒、文君沽酒、文君酒、临邛酒、临邛杯、临邛卮、卓氏垆、卓家垆、文君垆”等,常来表现饮酒或爱情,也用来描写蜀地风情。诗人用此典三层用意均有,有卓文君这样的美丽女子当垆的酒肆自古就是风流之地,你大可以饮酒享乐,追求爱情,过浪漫的生活。
尾联,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此联紧承颈联,继续想象崔珏在成都的生活。如果说颈联上句是写崔珏的闲散生活,下句是写崔珏的风流生活,那么尾联就是写崔珏的诗意生活。
上句用“薛涛笺”的典故。薛涛(768—832),唐朝著名女诗人。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如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都有来往。浣花,浣花溪,《太平寰宇记》中载:“浣花溪在成都西郭外……薛涛家其旁,以(百花)潭水造纸为十色笺。”浣花笺,指薛涛笺。薛涛曾用一种新奇的染色技法,制做精美小巧的彩色诗笺,人称“薛涛笺”。
浣花笺纸桃花色,是说崔珏用来作诗的诗笺是桃花一样的颜色。其中爱情的意味不言自明。
下句用“玉钩”的典故:玉钩,指酒钩。典出《汉武故事》:“钩弋夫人手拳曲,武帝瓣开其手,得一玉钩,手得以展。后人效之,别有酒钩,当饮者以钩引杯。”李商隐在《即日》和《无题》中也用过此典:“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玉钩也指新月。《玩月城西门廨中诗》(南北朝·鲍照):“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唐·李白):
“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结合整体诗意、尾联上句,以及颈联下句,再结合李商隐其他诗中的用法,玉钩此处当指酒钩,亦代指酒。
好好题诗咏玉钩,是说崔珏啊,你就用精美的粉红色诗笺,好好地写诗,来咏叹你诗酒快意的浪漫生活吧。
纵观全诗,首联以崔珏的旅愁起笔,颔联、颈联、尾联描写崔珏旅途中的见闻及抵达后的生活,途中的景色壮美,成都的生活安逸,
诗人劝慰崔珏,根本不必发愁,还是快快动身,奔赴这年少快意的前程去吧。
义山诗善用典故,且用得自然妥帖,形成蕴藉含蓄的韵味。此诗和隐晦朦胧的《锦瑟》相比,典故指向直接明确,清新优美。
此诗提示我们,虽然同为送别诗,但送别的对象、年龄、身份、处境,前往的地点等不同,情感也会相应地有所不同。在分析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把握,灵活辨别,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