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碳中和:国内外⽯化企业碳中和典型案例(⼆)(22)七⼗三、道达尔的解决思路
⽬前煤炭、⽯油、天然⽓等化⽯能源在能源总消耗结构中仍占到 85%,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源
头,要减少碳排放就需要长期优化能源消耗的结构。塑料回收利⽤及可降解塑料的替代使⽤是
对⽯油化⼯⾏业减碳的有效⼿段。
2019年,道达尔收购塑料回收公司Synova,此举将扩⼤道达尔公司的塑料回收业务,并有助于
控制塑料废料。Synova公司从回收塑料中为汽车制造商⽣产⼤约20000吨⾼等级聚丙烯。道达
尔表⽰,将Synova的回收技术与其在聚合物(⽤于制造塑料和其他物品)⽅⾯的专长结合起来,
将增加汽车⾏业回收聚丙烯的供应。
七⼗四、SABIC的解决思路
SABIC与BP塑料循环技术合作,2030年将⽣产30%的⼄烯、丙烯。认证的可回收聚合物是
SABIC的TRUCIRCLE™产品组合的⼀部分,使⽤先进的回收技术⽣产,可将劣质的混合塑料
和⽤过的塑料(焚化或垃圾填埋场)转化为热解油。该油可作为传统化⽯材料的替代原料,将
在bp的盖尔森基兴炼油场进⾏加⼯,然后由SABIC在盖尔森基兴聚合物⼯⼚中使⽤,以⽣产经
认证的可回收产品。
bp和SABIC在盖尔森基兴⼯⼚的⽯化产品上有着数⼗年的合作,这是鲁尔河北部地区化学⼯业
⽹络价值链的起点。盖尔森基兴(Gelnkirchen)的炼油和⽯化⼚在德国⼈⼝最多的北莱茵-威
斯特法伦州的化学⼯业中起着重要作⽤。bp运营着德国最⼤的烯烃⼯⼚之⼀,产能约为200万
吨。“这是我们愿景中的⼀个重要⾥程碑,到2030年,我们将利⽤可持续的可回收原材料实现多
达30%的⼄烯和丙烯⽣产” bp欧洲和⾮洲炼油和特种产品解决⽅案副总裁说。
七⼗五、埃克森美孚的解决思路
2021年1季度,埃克森美孚与Agilyx合作成⽴塑料回收公司Cyclyx。该合资企业致⼒于帮助增加
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埃克森美孚持有Cyclyx 25%的股权,⽽Agilyx持有其余75%的股权。
Cyclyx将对塑料废料进⾏聚集和预处理,以满⾜各种回收⼯艺的技术要求,同时确保向其客户
可靠地供应原料。
合资公司将Agilyx在塑料废弃物转化⽅⾯的专业优势与埃克森美孚的技术优势和⼤型⽯油化⼯制
造⽹络相结合。作为协议的⼀部分,Cyclyx将帮助为埃克森美孚的先进回收项⽬提供塑料废弃
物原料。先进的回收利⽤包括将塑料废弃物分解成分⼦砌块,然后将其⽤于⽣产塑料原料和其
他有价值的产品。⽽埃克森美孚最近宣布,正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拜顿的⼯⼚测试先进的回收
技术。
七⼗六、⽣物降解塑料不仅降解,还要⾛“碳中和”之路
可⽣物降解塑料中,以环氧丙烷和CO2为单体催化聚合⽣成的聚碳酸亚丙酯(PPC),是国内外⽣
物降解材料中的关注重点。环氧丙烷和CO2合成碳酸丙烯酯,然后再通过酯交换法⽣成碳酸⼆
甲酯的⼯艺已经⾮常成熟,但是环氧丙烷和CO2直接聚合成聚碳酸亚丙酯,是研究界的不懈追
求。原因在于PPC作为⼀种可降解塑料原料,可以和淀粉混合在⼀起变成可降解塑料。
国外最早研究PPC的是⽇本和美国,我国于1985年由国家⾃然科学基⾦开始⽴项研究,主要研
究单位有中⼭⼤学、中科院应化所、⼴化所、兰化所、浙江⼤学和等。其中,中科院长春应化
所王献红研究员、中⼭⼤学孟跃中教授是PPC聚合⾏业的领军⼈物。
⾃1997年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就开始布局⼆氧化碳基⽣物降解材料的应⽤基础研究。该⽅案
不仅利⽤了温室⽓体⼆氧化碳,还为⽯化⾏业和能源化⼯品的原料来源多元化提供了重要⽰
范。若能以⼆氧化碳为原料合成⾼分⼦材料,其内涵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2017年4⽉19⽇,采⽤长春应化所聚碳酸亚丙酯(PPC)⽣物降解塑料第三代合成技术的30万吨/
年⼆氧化碳基⽣物降解塑料项⽬在吉林化学⼯业循环经济⽰范园区举⾏了奠基仪式,并于2021
年1⽉正式投产。2020年联创股份与中⼭⼤学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合同),共同合作开发⼆
氧化碳系列可降解共聚物合成技术。
七⼗七、碳中和债券之路开⾛
4⽉2⽇,中国⽯油化⼯集团有限公司,⾸次成功发⾏“绿⾊债券”,发⾏规模11亿元,发⾏期限3
年,募集资⾦将⽤于公司光伏、风电、地热等绿⾊项⽬。这是是国内油⽓企业发⾏的第⼀⽀碳
中和债。
此次“绿⾊债券”募投项⽬包括中国⽯化前期在全国各地布局的光伏发电、风⼒发电、地热供暖等新能源项⽬70余项,可实现每年减排⼆氧化碳36.28万吨,节约标准煤15.62万吨,减排⼆氧化硫93.35吨,减排氮氧化物98.07吨,减排烟尘18.68吨,充分展现了中国⽯化在推进新能源替代、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等⽅⾯的⽰范效应。
七⼗⼋、全球⾸套万吨级⼆氧化碳制芳烃⼯业试验项⽬开⼯
3⽉22⽇,内蒙古久泰集团万吨级⼆氧化碳制芳烃⼯业试验项⽬开⼯会在成达公司召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崔连国,中国成达⼯程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克俭,清华⼤学教授魏飞和三⽅项⽬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万吨级⼆氧化碳制芳烃⼯业试验项⽬由内蒙古久泰集团、中国成达和清华⼤学共同研发设计建设,是全球⾸套⼆氧化碳制芳烃装置。崔连国对成达长久以来对久泰的⽀持表⽰感谢;并特别对成达在久泰产业链规划、⼯业试验项⽬中的⼯作态度、⼯作成果表⽰肯定和赞赏。
未来,久泰将在可再⽣能源、碳⼀化学、有机化⼯、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发展。对未来继续与成达进⾏全⽅位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克俭指出,三⽅在久泰万吨级⼆氧化碳制芳烃⼯业试验项⽬的合作,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成达作为天然⽓化⼯、⽯油化⼯、煤化⼯、新材料、可再⽣能源等相关产业的专业⼯程公司,与久泰现阶段及未来产业布局⾼度契合,具有⼴阔的合作空间。成达愿持续为久泰提供多层次、全⽅位的⼯程技术服务,对未来三⽅取得更加深⼊的合作充满期待。
七⼗九、全球最⼤规模⼆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业试验装置率先建成
2020 年9 ⽉25 ⽇,中国⽯油和化学⼯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在海南东⽅召开了由中国海油海洋⽯油富岛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等研究院和中国成达⼯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关键技术及⼯程⽰范”专家评估会。评估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和中国⼯程院秘书长陈建峰院⼠领衔的⼋位专家组成。
专家组认为:该项⽬率先建成了全球最⼤规模⼆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业试验装置,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主要技术指标先进,对于我国⼆氧化碳资源化利⽤、减少温室⽓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海洋⽯油集团科技项⽬、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先导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重⼤项⽬⽀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等研究院、海洋⽯油富岛公司和中国成达⼯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及中试放⼤研究,并于2020年7 ⽉建成5000 吨/ 年⼯业试验装置。该装置已累计运⾏512 ⼩时,
并已于9 ⽉21-24 ⽇通过了⽯化联合会组织的现场72 ⼩时考核。
⼋⼗、中⽯化百万吨级CCUS项⽬启动
7⽉5⽇,中国⽯油化⼯集团有限公司齐鲁⽯化-胜利油⽥百万吨CCUS(碳捕集、利⽤与封存)项⽬启动。此次中国⽯化启动建设的百万吨级CCUS项⽬,由齐鲁⽯化⼆氧化碳捕集和胜利油⽥⼆氧化碳驱油与封存两部分组成。齐鲁⽯化捕集提供⼆氧化碳运送⾄胜利油⽥进⾏驱油与封存,实现⼆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封存⼀体化应⽤,把⼆氧化碳封在地下,把油驱出来。
启动齐鲁⽯化-胜利油⽥百万吨项⽬是充分发挥中国⽯化上下游⼀体化优势,统筹⼆氧化碳减排与利⽤,将炼化企业捕集的⼆氧化碳注⼊油⽥地层,把难动⽤的原油开采上来,实现“变废为宝”。项⽬拟于年底投产,预计未来15年,项⽬可累计注⼊⼆氧化碳1068万吨,可实现增油296.5万吨。
此外,“⼗四五”期间,中国⽯化将加⼤建设⼒度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研究建⽴碳捕集、利⽤与封存技术研发中⼼,重点部署CCUS+新能源、CCUS+氢能、CCUS+⽣物质能等前沿和储备性技术攻关,加⼤⼆氧化碳制备⾼价值化学品、⼆氧化碳矿化利⽤等技术应⽤⼒度,突破碳捕集、输送、利⽤、封存等各环节核⼼技术和关键设备难题,建成“技术开发—⼯程⽰范—产业化”的⼆氧化碳利⽤技术创新体系,延展清洁固碳产业链,打造碳减排技术创新策源地。例如,依托南化公司等炼化企业产⽣的⼆氧化碳,⼒争在所属华东油⽓⽥、江苏油⽥等再建设百万吨级CCUS⽰范基地,实现CCUS产业化发展,助⼒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标。
图为中国⽯化胜利油⽥注汽技术服务中⼼技术⼈员正在纯梁油区进⾏⼆氧化碳注⼊前的准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