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与示范
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成为威胁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 4 次 评估报告(IPCC AR4)结论,全球地表平均温度近百年来
(1906-2005年)升高了 0.74 °C,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和土 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CO2
、CH4和 N2O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引起的 [1-2]。情景研究预测,到本世纪末,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将增加 1 倍,全球平均温度仍将上升 1.1- 6.4 C ,海平面可能上 升 0 . 6m[ 1 -2 ]。为避免对气候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不利影响, 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
削减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 的热点。碳捕集与封存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 技
术作为是一项新兴的、 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 有望实现化 石能源使用的CO2近零排放,被认为是进行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最 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近年来,为促进该技术的发展
与应用,欧 盟、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已启动大规模的计划推动 CCS 技术的研发与示范,并在 8国集团( G8)、 20国集团( G20)、 碳收集领导人论坛(CSLF等框架下积极推动CCS在全球范围的 发展[ 3]。
中国能耗总量大,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现实在未来将长期存 在,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开展 CCS 技术的研发和储备, 将为中国未来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一种重要的 战略性技术选择。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增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技术能力,中国对CCS技术给予了积极的关注和高度重视, 政府、 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不同的层面围绕该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 作。
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及其特点
CCS技术是指将C02从电厂等工业或其他排放源分离,经富 集、压缩并运输到特定地点,注入储层封存以实现被捕集的 CO2 与大气长期分离的技术]4-5 ]。CCS是一项系统技术,包括 C02 捕集技术、 运输技术和封存技术的系统集成, 主要应用对象为大 规模的C02排放点源,包括电厂、煤化工厂等。根据排放源类型 的不同,捕集技术分为燃烧后捕集、 燃烧前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分别用于传统燃煤电厂、IGCC电厂和富氧燃烧系统。
运输可采 用槽车、船舶、管道等方式。 封存方式包括地质封存与海洋封存, 地质封存可在深层咸水层、油气藏和深层煤层中进行。
C02是工业活动的必然产物,对其进行捕集和封存在经济效 益上是纯耗费的行为, 如能加以资源化利用, 可创造额外的经济 和环境效益。为此,我国格外关注创新型 C02资源化利用技术的 研发,提出系统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 )技术,并在国际社会产生了 一定影响。 2010 年 7 月,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论坛
(MEF成立了 CCUSE作组,以推动 CCU战术在全球层面的研 发、示范与推广。
ccuS技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温室气体控制技术, 总体上尚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 目前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突 出问题[6-7 ],主要包括:①高能耗,以电厂燃烧前捕集系统 为例,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低浓度 CO2的捕集、分离、提纯将降 低整个电厂发电效率约 20%,此外运输、注入等环节也均需消耗 能量;②高成本,高能耗势必带来高成本,目前技术水平下 CO2
捕集成本约13-51美元,约占全流程成本80%左右;③可持续发 展效益不显著,除实现控制 C02非放外,没有其他方面的经济、 环境效益, 额外的能源消耗还可能释放更多的氮氧化物、 硫化物 和颗粒物等常规环境污染物; ④长期封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 风险,圭寸存的C02若发生泄漏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当地生态
系统,进行C02封存还可能污染地下水,甚至可能诱发地震。因 此,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以解决这些问题是现阶段推动该技术发 展的重点。
2中国CCUS技术政策 为引导和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在先进能源技术重点研究领域提出 了“开发高效、 清洁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 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明确将 C02捕集、利
用与圭存技术开发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
要任务之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 CCUS等煤清洁
高效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列为我国温室气体减排领域的重点 工作之一。
“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973)计划、国 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等支持对C02捕集、资源化利用 与封存相关科学理论、 关键技术等展开研究, 旨在加强技术创新, 促进能耗和成本降低,深化和拓展C02资源化利用途径,提高其 可持续发展效益。“ 973”计划“十一五”期间安排了“温室气 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项目, 围绕适合中 国地质特点的C02埋存标准制订及应用潜力评价; C02地下埋存
的地质学理论;C02地下埋存的监测和前缘预测技术;注 C02提 高原油采收率的多相多组分相态理论; C02驱替过程中多相多组
分非线性渗流机理和规律; 02/C02循环燃烧及污染物的协同脱
除;燃煤C02分离与富集;C02防腐、结垢等工程技术与方法等 展开研究。“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安 排了“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重点项目, 研发吸附、 吸收 等C02捕集技术,探索C02封存技术。项目包括3个课题,分别 围绕新型高效吸收溶剂、 特大型吸收设备强化和过程优化; 新型 高效吸附材料的制备筛选和基础物性、 吸附分离过程优化; 咸水 层封存能力评价、 安全性以及封存效果监测开展具体的研发与示 范工作。
3中国CCUS技术研发与示范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 ccuS技术研发工作起步较晚, 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国家相关科技政策的引导下, 一些国内高 校、研究院所、企业等已经围绕 C02封存、利用和埋存开展了许 多具体的研究和示范工作,在部分技术领域,技术水平、示范规 模及运行效果甚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在全流程 ccuS技术整合
与示范方面, 部分国内企业也已开始行动, 一些工业级试验和示 范正在开展。
3.1C02 捕集技术研发与示范
目前,我国专门围绕C02甫集技术开展的研发与示范活动主 要集中在燃烧后和富氧燃烧, 这是因为燃烧前捕集技术研发要以 IGCC发电系统为基础,而我国IGCC发电系统目前仍处于研发阶 段。当前我国主要的 C02甫集技术示范活动的基本情况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