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施养护维护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
本项目维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各路段维护沥青路面及混凝土路面、城市桥梁沥青路面、镇区公园和广场的相关设施及招标单位直管的检查井井盖设施、排水系统设施(含泵房)、路侧石、路缘石、花基石、防撞石、植草砖、人行道板、盲道设施、公交站设施、龙门架设施、各种管线系统的土建部分、各种栏杆及防撞柱、路灯土建部分、交通导向标识、园建雕塑设施、水池设施(不含电气设施)、栈桥、挡墙、边坡、应急抢险等。
1.1日常养护维护项目内容及成因
1.1.1 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常见路基的主要病害有如下几种:
1.1.1.1 路基的沉陷(包含路肩、边坡)
道路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路基的不均匀下陷,将造成局部路段破坏,影响交通。
地基沉陷
地基的沉陷,一般情况下,原地面为软弱土层,如泥沼、流沙或垃圾堆积等,填筑前未经换土或压实、造成地基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侧面剪裂凸起,地基发生下沉,引起路堤堤身下陷。
1.1.1.2 路基病害的原因
道路路基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病害都有各自的特点,又往往具有共同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设计不合理,例如路基的断面尺寸不符合技术要求,其中包括边坡坡度不妥,边坡过高,挖填布置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要求,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防护与加固不妥、排水方法不良等。
路基在施工中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如填筑顺序不当,土基在压实压力不足,不按设计要求和操作归程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没有达到设计标准。
1.1.2 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原因
路面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
1.1.2.1 沥青混凝土路面破损的类型及主要原因
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接缝类及其他类五大类。各种路面破损所包含的内容如下。
轻微裂缝
发状或条状裂缝:不需要放大即能发现的路面条状裂缝,层薄的裂缝成为贯穿裂缝,层厚的裂缝,尚不贯通。
发射裂缝:路基基层物理性的开裂缝或接缝扩大,反映至面层呈现的条状裂缝(又可称为反射裂缝)。
严重裂缝:
龟状裂缝:在路面上成块地出现不规则破碎性的裂缝,其形状似龟背上的花纹。
网状裂缝:在路面成片地出现网状格形的裂缝,其间距的大小相近。
纵横裂缝:沿道路方向出现在行车道的纵向长条裂缝,或横断方向有 规则的裂缝。
麻面:路面的表面结合料磨失,成片地出现过度的粗糙段。
松散:道路路面由于结合料散失或脱落,颗粒间失去粘结力而松动。
露骨:碎(砾)石路面或级配磨耗层的细料散失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保护层脱落,造成骨科裸露。
坑槽:
轻微坑槽:面层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路面洞穴或长槽。
严重坑槽:坑槽连片或者由小坑槽破损连成大而深的洞穴或长槽。
车辙:路面的横向凹凸,车轮通过频率较高的地方产生规则的凹槽。
磨光: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渣油)路面磨成光滑面,其摩擦系数已达到极限以下。
啃边:沥青路面边缘呈不整齐的跌碎损坏。
脱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保护层和沥青(渣油)路面的封面上 下 脱离,大块脱落。
磨细:砂石路面上的松散保护层受到行车作用使粗粒磨细,其中0.5mm以下的细粒含量超过20%。
搓板:路面表面产生接近等距离的纵向凹凸,形似洗衣搓板状。
波浪:路面纵向产生波浪起伏,其波峰波谷的距离和起落差异均大于搓板。
沉陷:
局部下陷:路面局部产生小面积下陷变形;
沉陷:①塌陷:路面较大面积的下陷变形;②桥头跳车:桥梁两端路基沉陷而造成行车颠跳;③错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处或开裂处,板体呈竖向位移。
泛油:沥青(渣油)路面用油量过多,未严格按油石比施工,在高温季节沥青(渣油)被挤出表面,形成油层。
油包:因局部泛油处理不当或成块的油污结成面积有大的包状物。
翻浆:路面鼓起,以致破裂,从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
发软:路面失去稳定,行车出现弹簧状。
拱起: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表面在热膨胀受到约束时,出现向上拱 起的现象。
孔洞: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有局部破损,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洞穴。
碎裂: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胀缝处或在搭连处产生剪切、挤压,致使路面板碎成很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