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学生心灵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作者:赵丽
来源:《成才之路》2013年第14期
古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我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喜欢老师,必定会听他的。但现在要被学生喜欢又谈何容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今的孩子,举两个例子。
例一:下雨了,我打着伞正准备回家,我班上的一个男孩走过来说:“老师,把你的伞借给我好吗?”我有些意外,说:“可我只有一把伞。”学生说:“老师,淋了雨我会感冒的,你就借给我吧!”他让我舍己为人呢!我无语……
例二:学生时代,教育学老师给我们讲过无数次这样的例子。优秀教师面对脏乱差的教室时,会亲自弯腰捡拾垃圾,学生往往会感动、会羞愧。当老师后,我也常常学着这样做,效果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我再次走进满地纸屑的教室弯腰捡拾垃圾时,孩子们无动于衷,还有一个女孩跑过来说:“老师,那边还有。”她让我当清洁工呢!我再次无语……
当代的孩子不再是师道尊严下的绵羊,大多数是在赏识教育下成长的一代。他们个性张
扬,热情活跃,生机勃勃。因此,他们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不喜欢讲道理说教,不喜欢严厉有余、活泼不足的教师;不喜欢像老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小心有余、放手不足的“老阿姨”。他们喜欢唧唧喳喳与你说个不停;他们喜欢你真诚、坦荡;他们喜欢你能说会道,严肃而不失活泼,不时来点幽默;他们还喜欢你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最好侃侃流行歌曲,谈谈FANS、足球什么的。现代社会里学生的言行改变老师的生存状态,其实质是学生走进教师的心灵,学生成为教师心灵中的灵丹妙药,使教师不时散发出人性的温情和关爱。在学生的期待和引领下,坎坷而欣慰地走在好教师好班主任的路途上!这是一个不相信经验和权威的时代,没有学生认同的单方面的师道尊严开始显得荒唐可笑了,唯有亲和、融入、耐心、开放,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和谐,轻松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