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册 学业水平考试 复习要点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AAA
1、 原始农耕:
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特征:农耕聚落,共同耕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农耕出现的标志是谷物栽培和牲畜驯养;
意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地位。
3、中华考古遗址的分布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核心地区是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BC
1. 文献记载中的夏:B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传说中的夏:公元前2070年启建立夏,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文献中的夏:从儒家典籍《礼记·礼运》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并拥有军队、监狱和刑法。
2. 考古发掘的夏:C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是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索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BBBAD
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公元前1600年 汤)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因甲骨卜辞、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和文献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青铜器:B
司母戊鼎(世界最大);特征:①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②以礼器为主,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3.甲骨文:B
是商人在龟甲兽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实施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4. 方国联盟: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方国向背是商朝兴衰的晴雨表。
5.二重证据法:D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ABA
1.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武王克商),在牧野之战打败商军,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史称“西周”。
2.周初的政治:封邦建国制(分封制)的内容B
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
效果:①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②实现对殷人的合围控制,③提高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礼乐制度。礼:维护社会秩序。乐:维系社会成员团结。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ACC
1.东周的开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2.东周的特点:社会大变革C
①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变革。②列国纷争使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崩溃,逐渐形成秦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
古代历史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③在兼并过程中,华夏族与四周夷蛮戎狄等民族合并融合,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大融合,为秦帝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 百家争鸣C
影响最大的思想是:儒、法、道三家。
学派 | 代表人物 | 主要思想 |
儒家 | 孔子(春秋) | 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德治国 |
战国 | 孟子 |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
荀子 | 主张礼法兼治,熔礼、法于一炉 |
法家 | 韩非子(战国后期) | 提倡“法治”,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提倡严刑峻法 |
道家 | 老子(春秋) | 主张“无为而治”,蕴含朴素辩证法思想 |
| | | |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BBBC
1.战国七雄:B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同时并存。
2.商鞅变法的:B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主要内容:先后实行了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立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影响:与其他各国改革的“人亡政息”不同,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为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3.B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西)。
4.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C
(1)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具体措施:
中央:①最高统治者为皇帝。②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行政)、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军事)等三公,其下设廷尉等九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③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①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③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2)意义: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3)巩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措施:
①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小篆);②思想: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③交通通讯网络: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④边防、民族关系:开边移民,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CAA
1.秦短命而亡的原因:C
①秦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赋役沉重、刑法残酷)已远超社会承受限度(秦亡主因);②秦统治者沿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秦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一味重功利、恃酷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 ③秦统治集团内讧。④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加速了秦朝灭亡(直接原因)。
2.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3.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BB
1.汉承秦制:B
西汉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
西汉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地方上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但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吴楚七国之乱”。
2.文景之治:B
文景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免田租,采取废除秦朝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等一系列措施。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9课 汉武帝时代BCA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B
①中央裁抑相权、启用亲信近臣,建立内外朝制度;
②地方创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①背景:有为的汉武帝继位后,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发展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
②内容: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郡县的学校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③影响:儒家经典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④实质:“儒表法里”。
3.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进行有效的管辖。
第10课 东汉的兴衰AB
1.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柔道”政策和作用:B
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①他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并先后9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②他不仅本人勤于理政,还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并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以减轻农民负担。③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他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由于刘秀的倡导,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风气。
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然而,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因此,光武之后,“中兴”的局面仅维持了两代,随即便渐显衰颓的迹象。
第11课 割据与分裂ABBB
1.三国地理位置: 220年曹丕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汉,定都成都;229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格局最终形成。
2.北方人口的南移:B
先秦和秦汉时期,中国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原因: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
汉朝末年,开始向南方转移。原因:汉末中原地区战乱集中,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3.诸葛亮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B P44
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发展农业、手工业。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
4.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B P45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AC
1.北朝和南朝:(4-6世纪)
北朝: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隋581)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更替
2.北魏孝文帝改革 C
①目的:革除旧俗推行汉化以巩固其统治。
②措施:迁都洛阳,禁胡语胡服,改说汉语汉服,改姓氏促通婚,改定汉族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③影响: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
民族融合是双向互动的,不仅先进的汉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产生积极影响,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族文化增添色彩。
①游牧民族勇猛彪悍的民族性格对质朴民风的汉族深有触动;②胡床、胡凳等胡族的生活习俗改变了汉族的传统起居方式;③胡族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经验的输入推动了汉族农耕经
济的多样化发展;④胡族的服饰、饮食、音乐舞蹈等的传入,也使汉人的社会生活更趋丰富多彩,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增添了绚丽斑斓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