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200年袁绍与曹操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二、赤壁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220年曹丕建立魏国,都:洛阳;水利工程
2、221年刘备建立蜀国,都:成都;丝织业
3、222年孙权建立吴国,都:建业造船业(加强了与台湾的联系)
孙权230年派卫温到达夷洲(台湾)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民族内迁
(1)时间:东汉末年
(2)内迁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3)规模:西晋初,人数达几百万
(4)影响: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3、西晋灭亡:内迁匈奴于316年灭西晋
二、淝水之战
1、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建康(今南京)
2、前秦:氐族黄河流域
3、淝水之战(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时间:383年
(2)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
(3)结果:前秦失败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牧野之战、城濮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些战争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
4、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1)自然条件优越;
(2)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3)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1)农业: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水稻为主,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推广到江南。
(2)手工业
3、作用: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2、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3、民族的融合: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交往频繁,相互影响,民族差异缩少,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迁都的原因:
(1)气候干旱,粮食不能满足需要;
(2)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2、迁都的作用: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有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
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历史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2、主要措施:(1)语言,学说汉话;(2)服装,改穿汉服;(3)姓氏,采用汉姓;
(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同汉族贵族联姻;(5)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从孔子,以孝治国。
3、历史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4、评价: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促进了民族融合。
四、北朝的形成
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北朝。
(四个王朝: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一、祖冲之与圆周率
1、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著有《缀术》
2、主要成就: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北朝(北纬和东魏)农学家
2、主要成就:《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2、主要成就:《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王羲之,东晋最著名的书法家,后世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2、绘画艺术:东晋顾恺之,当时人称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2、范缜:南朝思想家(唯物主义),著有《神灭论》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小结: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成就辉煌。这些文化成就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一、怎样看历史地图: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先要会看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大致一致。历史地图的方向,也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历史上的地名、山脉等名称,有不少与今天不同,我们看历史地图,就要弄清古今地名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所以,历史地图的下面都有古今地名对照。
二、地名的变化:
各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上的地名时常变化,不理解这一点,仍然会迷路。如今天的南京,在三国时,称建业;西晋时,称建邺;东晋时,称建康。
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一、明确时间概念
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在这一年以前的叫公元前* * 年,在这一年以后的叫公元* * 年。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