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服运动”
摘要: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可以从服装的发展演变中看到社会经济、历史的变迁及历代审美观念的转变,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代确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大发展的时期,艺术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汉服在继承前代服饰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然而汉服在经历了清朝“剃发易服”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影响之后已经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汉服复兴运动悄然兴起,对研究汉服的特点及其存在意义的迫切性日益突出,本文就汉代服饰样式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对近来的“汉服热”进行简单的探讨。同时研究汉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一、 汉服的源起及衰落
汉服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上古,早在炎黄时期,服装就已经具备了衣和裳的概念,它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来的服装理念,并且成为历代衣冠制度的蓝本,汉朝在经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和光武中兴后,它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这也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汉朝人民后改称为汉族的原因。而汉服则是对这一时期华夏民族所穿着的服饰的称谓。虽然历朝历代的服饰都会有所改变,但汉服却一直保持了它惊人的传承性以及腹手笼袖、交领右衽的重要特征,而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也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汉服的衰落则是在清朝的“剃发易服”之后,清初,满族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它统治下的各个民族,改剃满族发型,改穿满族服饰,但民间流传有一首民谣:“男从女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生从死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阳从阴不从,仕官从而婚姻不从;官从隶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老从少不从,役税从而文字语言不从。”也就是说出家人不变,仍可以穿汉服,戏剧表演也多有前朝的事,汉服是舞台表演需要,因此,和尚、道士和戏子等至今仍保留传统的汉服,只不过稍微有点变化,所以,汉服并没有彻底的消亡断代而是在历史的夹缝中艰难的存活了下来。
二、 汉服式样
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来看,汉服的样式较多,但从它的主要形制上来看,主要有 “深衣”制、 “襦裙”制、“上衣下裳”制等。其中,“上衣下裳”制中的“冕服”是帝王百官最正式、隆重的礼服;袍服则是百官及士人的常服,而最受妇女喜爱的服饰则是“襦裙”。普通劳动人民多是“上衣下裳”制,即上身穿短衣,下身穿长裤。以下就汉代服饰的几个主要类别做简单的介绍:
(一)深衣
深衣是汉服体系中的一种服式形制,它把上衣和下裳缝连在一起,古代的男女都可以穿,深衣的产生源自于“礼”,它可以显示出高雅、端庄的气质,不仅符合封建礼节、遵循社会
公德和民俗,而且还可以表示敬意或象征品格,同时它饱含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和“天人合一”的文化追求,深衣按照衣襟的绕襟情况又可以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
1.曲裾
曲裾是汉服深衣制当中的一种,曲裾深衣将后片的衣襟接长并形成三角,缠绕经过背后再绕至前端,然后在腰间用布袋系上,即所谓的“续衽钩边”。续衽的长度并不是很统一,有的只需绕半圈,有的则需要层层缠绕,也就是说,曲裾深衣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具体的造型可以千变万化,数不胜数。变化的主体部分在于续衽的那块布料的形状、大小及长短。有的衣襟展开以后呈一个半圆扇形,有的衣襟展开后则是一个不规则的梯形,有的展开后是一个倒三角形。而长度方面,有的可以拖到地上,有的则刚好遮住大腿。总之,一个模式之下可以设计出各种不同感觉的曲裾款式来。
曲裾出现的原因在于最初的服装都没有裤裆,于是在下摆添加了这样几重保护就显得合乎
礼节得多了,因此,深衣在未发明裤裆的先秦及汉代比较流行,直到襦裙的兴起,曲裾深衣才逐渐被取代。曲裾深衣是男女都可以穿的,其区别只是男子的曲裾深衣下摆较宽大以便于行走,而女子的则比较修身一点。据出土的资料显示来看,女子的曲裾深衣通身紧窄,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现喇叭状,使女子行走起来足不外露。衣袖则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都镶边,而衣领部分最有特色,通常交领右衽,领口相对较低,可以露出里衣的衣边,若是多穿几件里衣的话,每层的领子都会露在外面,最多的可以达到三层以上,时称为“三重衣”。《礼记·深衣》对深衣的长度有着严格的限定,“短毋见肤,长毋被土。”孔颖达曾作疏曰:“短毋见肤者,深衣所取复形体,纵令稍短,不得见其肤肉,若见肤肉,则亵也。”所以不管每个人的身材如何,都不可以露出皮肤,“人身虽有长短,而深衣皆以踝为度也”,虽然人的身高不一致,但都以脚踝作为界限,可以看出曲裾的设计与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息息相关,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礼教对于服装审美文化的影响。
2.直裾
直裾也是深衣制的一种,并且是由曲裾发展而来,与曲裾的区别在于直裾深衣不绕襟,衣裾常在身侧或侧后方,直裾深衣也可称为“直裾袍”,《释名·释衣服》:“襜褕,言其襜襜宏
裕也”,可见襜褕是典型的直裾袍。直裾袍又可以分为交领直裾袍、圆领直裾袍和直衿直裾袍等。“直衿直裾袍”即典型的宋代褙子。直裾也是男女都可以穿的,并且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当时并不作为正式的礼服,由于当时并没有发明裤
3 裆
裆,这种无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外面若不用衣服遮住,裤子就会外露,这在当时是特别不恭敬的,所以很多人才在外面穿上曲裾深衣,之后,由于内衣的改进,这样一来曲裾的绕襟就显得比较费事,所以到了东汉以后,直裾便流行起来并逐渐地取代了曲裾。
(二)襦裙
襦裙,襦即极短的上衣,也是上衣下裳制的一种,它可以说是我国女性服装史上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襦裙的出现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在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中,就
发现了身着襦裙的小玉人。后来,由于深衣的兴起和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才逐渐减少,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是上衣较短,下垂及地,由于这样的设计使女子走起路来只能小步慢行,可以体现女性的婀娜多姿和柔弱美感,正好符合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要求,因此,襦裙便成为了当时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之一,到了东汉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襦裙的款式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襦裙可以将女性的身体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我们也可以从汉赋中找到相关的描写。
(三)汉服的纹样设计
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有文章,而人是五行之秀,天地之心,所以人要做的就是把天地文章都表现出来,“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所以在传统的服饰纹饰当中,事物要占绝大部分,如十二章纹、补服等,而这些纹饰也都是有寓意的,比如五福捧寿、龙凤呈祥等。另外,汉服的纹样设计在延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趋于大气、多变,并且突出了龙、凤的
吉祥寓意,具有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汉服的纹样题材多变,充满了浓郁的神话色彩,在图案色彩的运用上更强调明快、醒目、对比鲜明,表现了华夏民族典雅而庄严的特点,另外,由于封建制度的形成完善,汉服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也更多反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除此之外,随着阴阳、五行文化传统的发展,还出现了“五时服色”,即在朝官员用于迎接节气时所穿用的服饰。
三、影响汉服的因素
(一) 经济的发展
汉代是经济大繁荣的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往来贸易的频繁,使得人们的眼界也得到了极大的开阔,而且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到了东汉以后,中原地区的商道线路四通八达,各地的货物往来也愈加频繁,因此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活跃,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社会风尚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充分地体现在当时的服饰上,人们对服饰的审美要求也
越来越强烈,服饰整体发展水平也随着经济的繁荣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儒家思想的影响
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儒学在汉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服装的样式及纹样、色彩等都要按照儒家礼制思想要求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比 如,女子所穿的汉服大都不会使肢体外露,正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封建儒家思想对女子行为的束缚,另外,颜色的选取也有严格的等级标准,如汉成帝规定:“申赦有司,庶民常服,只准用青绿二色”,除此之外,连服装质地的选取也有它一定的规范,一般庶民只能穿麻衣,但汉服还是在遵循儒学礼节之上创造出各种别致、美好的式样来,向世人展现了华夏儿女的衣冠风采。
(三)“天人合一”的文化影响
从汉代服饰的整体风格来看,它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而这种服饰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我们知道“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更是儒家认可并且采纳的哲学观,而汉代这一学说又被得到统治者的极力推崇,所以汉服正是受到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它的基本风格都是宽大飘逸且兼具凝重美,并追求以此来弱化人体的线条,使人和自然相融为一体。另外,汉服图纹的搭配中也包含着众多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内容,例如以吉祥图案为题材,以求使用者能够借此带来福分,它可以说是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
(四) 汉服复兴运动
“汉服”复兴运动,简称汉服运动,或称为华服运动等,是一系列穿着汉服、宣传汉族文化的运动。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大陆及其他华人地区、海外华人等,其中以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为主。汉服的历史悠久,但因受到满清剃发易服的影响,与我们断绝近乎三百年。清亡之后汉文化复兴的意识才开始复苏,但由于战争与政治因素,并没有获得广泛关注。而最近的汉服运动兴起于2003年,河南郑州的王乐天是现代穿汉服上街第一人,随
后受到大家的纷纷仿效。不过当前汉服运动的重要网上基地仍只是一些汉服论坛,近年来,由于不少汉服实体店及相关商业场所的产生,汉服运动才开始从网络热议逐渐走向众人的日常生活
。
(一) 汉服复兴运动的观点概括
1.民族主义的兴起
“汉服热”从表层上看从表层看,它以恢复汉服为现实诉求,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从深层看,它以汉族文化为本位,宣扬汉文化的纯正性和优越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宣扬汉民族种族的纯正性和优越性。从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汉服运动不是民族意识的回归,而是民族意识的退化,不是所谓文化的自觉,而是历史的倒退。持这类观点的人对汉服复兴运动持明显的反对态度,并认为此类运动会引发名族主义热潮,鼓吹汉族“汉本位”,觉得汉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认为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把中华多民族的共同历史消
减成汉民族的单一历史,然而中华文化并不是汉文化,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团结远远高于汉民族的唯我独尊,而汉服运动的根本目的就是恢复汉民族的正统,而汉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图腾,它的出现或许仅仅是为了和唐装对着来,这场复兴运动也是以汉服复兴为借口的极端民族主义。
2.华夏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主体的汉族有着不应推却、也不能推却的责任,“华夏复兴,衣冠先行”——我们需要一面旗帜来引领我们,与断裂的历史、文化相衔接。汉服就是这面旗帜,由汉服把现在文化与历史文化连接起来,使现代文化的根扎下去,我们的民族才能凝聚,才能发展,才能强大,才能实现复兴。复兴汉服所承载的文化精华,重塑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凝聚民心,重振民族精神。汉服的复兴,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服饰的复兴,而是通过对汉服这个传统文化的突破,激发华夏儿女的民族情感,在对本民族文化、精神、气节
进行认同、回归、梳理和提高的同时,实现中华传统的复兴、文化的复兴、文明的复兴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汉服复兴运动打头阵,真正的意义在于随着这场借汉服复兴的运动把失落多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礼节寻回,民族文化的复兴胜过服装本身的复兴,随着这场“运动”的发展,冠礼、笄礼、射礼、祭礼等礼仪的复兴运动也声势浩大,他们认为汉服复兴的真正意义在于展示中国人对于礼仪之邦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