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俦”字词关系辨考

更新时间:2023-06-02 19:01:16 阅读: 评论:0

“畴”“俦”字词关系辨考
谢国剑
【摘 要】“同类;伴侣”义的“畴”后主要作“俦”,这种字词关系的变化大致始于东魏、西魏;“种类”义的“畴”未演变成“俦”。段玉裁和朱骏声的说法均不确。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的有关义项当据改。【关键词】畴;俦;字词关系【作者简介】谢国剑,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言服务研究中心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文字学及其应用。(广东 广州 510006)
就《现代汉语词典》看,“畴”“俦”似乎无特殊关系,《辞源》也未沟通二者。但是,《中文大辞典》《辞海》认为“畴”通“俦”,前者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畴”下“按耦耕并畔,故引申为辈类之意。或曰此谊当为俦字本训”,后者据《荀子》杨倞注“畴与俦同”。《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则认为“种类;同类”的“畴”字后作“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等,2016)亦同。此观点当源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人部》“俦”字下:“然自唐以前,用俦侣皆作畴,绝无作俦者……然则用俦者起唐初,以至于今。”同上《田部》“畴”字下:“盖自唐以前无不用从田之畴,绝无用从人之俦训类者。此古今之变,不可不知也。”①由段氏所述,可知“类”和“俦侣”义的“俦”唐以前只用“畴”,用“俦”始于唐初。《桂未谷说文段注钞》②不同意段氏此论,“俦”字下:“今按郭注《尔雅》:‘雠犹俦也’。是魏晋已用俦字,恐在唐以前矣。但《荀子注》不合,云畴当为俦耳。”这里认为唐以前已有“俦”字并已完成这种“古今之变”,但同时
指出这个观点与《荀子》“草木畴生”的“畴”直至唐朝还作“畴”的情况又相矛盾。不过,与段注不同的是,《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未明确指出这种“古今之变”到底发生于何时,只是笼统地称之为“后作”。以上所述,可归结为三个问题:一,“畴”“俦”二字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二,如果有关系,涉及这种关系的义项是否为“类”和“俦侣”义?三,如果有关系,这种关系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在正式讨论上述问题之前,先解决两个问题。一,《桂未谷说文段注钞》所引郭注《尔雅》利用的是传世文献,不可靠。南朝梁顾野王《原本玉篇残卷·言部》“雠”字下引郭注《尔雅·释诂》正作,而非“俦”。二,段氏的“类”和“俦侣”义是否与上述大型辞书的“种类(类别);同类”义一样呢?其实当略有不同。“种类(类别);同类”义可以对应“类”义,但无法对应“俦侣”义,虽然此义与“同类”义很近。所以,为准确起见,段氏所述“畴”和“俦”的义项应该归纳为“种类;同类,伴侣”义。③先看东汉至唐五代语文辞书的情况。(1)a.畴,耕治之田也。(《说文·田部》)b.俦,
翳也。(同上《人部》)①①②③ 本文写作过程中得到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汉至隋石刻文献字词关系研究”(编号:17BYY018)的资助。按:《荀子·正论》“故至贤畴四海”清卢文弨校曰:“古以畴为俦,杨注未是。”不知段氏是否受了卢氏的启发。按:张舜徽《爱晚庐随笔》卷一“簿录群书亦须辨伪”条认为非桂馥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按:也许有人会觉得其中的“种类”义段氏未提供例证,其实不然。“(注)《汉书》者曰:‘畴,类也’”,这就是“种类”义。因为《汉书》训“畴”为“类”的只有一例,即《五行志》“帝乃震怒,弗畀洪范九畴”颜注:“畴,类也。九类即九章也。”且段氏所引《战国策》“夫物各有畴”的“畴”也是“种类”义。
(2)孔注《尚书》云:“畴,类也。”王注《楚辞》云:“四人为畴,二人为匹。”(慧琳《音义》卷十七《如幻三昧经》上卷音义“畴匹”下)
(3)《玉篇》曰:“俦,类也。”(慧琳《音义》卷二二《新译大方广佛花严经》卷第二十《十行品》之二慧苑音义“靡所俦”下)
(4)《韵略》:“俦,匹也。”《广雅》:“依也。”①(慧琳《音义》卷十六《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下卷音义“俦党”下)
(5)《楚辞》:“谁可与兮匹畴。”王逸曰:“二人为匹,四人为畴。”畴亦类也,今或作俦。(慧琳《音义》卷九《光赞般若经》第十卷玄应音义“畴匹”下)
(6)俦,直由反。类也……又用畴字,直流反。类也,等也。(日本小川睦之辅氏家藏本《新译大方广佛华严音义私记》经第廿卷《十行品》第廿之下音义“所俦”下)
(7)俦:同到反。翳,隐蔽也,畴也,类也。(《篆隶万象名义·亻部》)
(8)俦,又作畴。除流反。翳也,类也,隐也,依也,伦也,疋(匹)也。②(《新撰字镜·亻部》)
(9)俦:侣;畴:田。(斯388《正名要录》“右本音虽同、字义各别例”)
(10)a.俦:直由反。类。古作翿字。(伯2011《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平声尤韵)
b.畴:田畴。(同上)
(11)a.俦:直由反,侣也。(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平声尤韵)
b.畴:田畴。(同上)
以上例(1),表明“畴”“俦”本为意义无关的两字。
例(2)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至迟从东汉开始“畴”可以用来表示“种类”和“同类”义。其中所引孔注《尚书》“畴,类也”的“类”,即“种类”义,王注《楚辞》“四人为畴”的“畴”,则是“同类”义。
例(3)引《玉篇》,表明至迟在南朝梁大同九年(公元543年)“俦”字就有了“同类”义。由此可知段玉裁据例(5)认为用“俦”表“类”义始于初唐,不确。例(4)所引《韵略》也收有此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此《韵略》或为南北朝梁夏侯咏撰,或南北朝杨休之撰,或隋朝杜台卿撰③,均比初唐早。例(5)为段氏所引,认为是“同类”义的“俦”起于唐初的证据,但此例只能说明不晚于唐初。
例(6)沟通了类义的“俦”又可用“畴”字;例(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顾野王《玉篇》也沟通了“俦”“畴”二字,并可与例(3)照应;例(8)则似乎认为所有义项的“俦”都可用“畴”字。
例(9)—(11),说明“田畴”义用“畴”、“同类或伴侣”义用“俦”的局面至迟在初唐已经形成。
再看东汉至唐五代石刻文献用字实例。
在调查范围之内④,我们穷尽统计了所有“种类;同类,伴侣”义的“畴”和“俦”字。现将调查结果罗列于下。有三点需要说明:一唐五代时期“同类或伴侣”义的“俦”字太多,不再列出,只在表格中列出统计数字;二有两个例子句义无法读通,不算在内⑤;三他人误以“传”为“俦”字的例子,不算在内⑥。
谢国剑:“畴”“俦”字词关系辨考
①②③④
⑤⑥按:据《广雅疏证》,未见此义。但唐《杨黰墓志》“人有尽兮,祸福相俦”的“俦”,当为此义。
按:原卷此处漏字,据文意补齐。
李新魁、麦耘:《韵学古籍述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2—93页。
调查汉魏六朝石刻文献,利用了“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中华书局2018年12月数字出版。调查隋唐五代石刻文献,所据的
石刻拓片主要来自:《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9—36册)》(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新中国出土墓志(隋唐五代部分)》(河南卷一、二,陕西卷一、二,重庆卷,文物出版社,1994—2003年),《西安碑林全集(隋唐五代部分)》(高峡主编,广东经济出版社、海天出版社,1999年),《隋代墓志铭汇考》(王其祎、周晓薇著,线装书局,2007年),《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胡戟、荣新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另,文中所引石刻文献拓片,除特别说明,均见于上列文献,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东汉《董园村一号墓曹氏家族墓砖》编号42.:“卒史。”北魏《比丘刘僧真等造像记》:“竞业,室家和望。”
按:北齐《徐之才墓志》“雕戈镂鼎,方悬日月;旧里佳城,将昆嗣”的,罗振玉《满洲金石志别录》卷下录作“传”,是。《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汉魏六朝碑刻校注》均录作“俦”,不确。北魏《元愿平妻王氏墓志》:“昭传来昆,共味清尘。”北魏《王僧男墓志》:“故镂石刊号,诒之来昆云尔。”北齐《尧峻墓志》:“题美穷泉,方传后裔。”可资比勘。
(12)殷有三人,
周访九。(北魏《王祯墓志》)(13)河开八卦,洛载九。(北周《乐畅墓志》)(14)龟赜粹,龙翰摛光。(唐《董仁墓志》)(15)洪范九之器连,咎繇三德之亮比。(唐《吴善墓志》)(16)然则有灵允答,爰九而式叙;无为克成,超万象而宏济。(唐《义福禅师碑》)(17)稽以洪范、九,天人之统,灾变之异。(唐《常无名墓志》)(18)我建中圣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
阐九以惟新景命。(唐《景教流行中国碑》)(19)国□□□,英彦失,(东汉《北海相景君碑》)(20)宗亲外内,赏(党)属大小,
及其类、远近、知识者,莫不悲愕、肝情凌碎者也。(西晋《晋故处士成晃碑》)(21)少配先夫为,内修家悔(诲)于妇道。(西晋《晋牛登墓志》)①(22)尔乃众灵杂逯(遝),命啸侣。(东晋《洛神十三行》)(23)自惟鸿源帝乡,庇邻云液。议踪翼亲,论懿胕。(北魏《南石窟寺之碑》)(24)瞻齐侣孟,望宋姬。(北魏《李庆容墓志》)(25)邑子兹岁盛,师徒普延年。同兆劫寿,练质愿更仙。(北魏《王守令造像碑》)(26)至于广席朋,语及平生,眷言家事,泪随声下。(北魏《缑光姬墓志》)(27)先进罕得为,敌年莫与为匹。(北齐《李希礼墓志铭》)(28)惟君聚义为高,积仁成富。兼金百溢,
然讬非,大国千乘,名言相伍。(北齐《薛广墓志》)(29)明明远祖,穆穆张侯。兴宗白水,列爵黄。(唐《张翌墓志》)(30)绍先之业,士识归心;执危邦之权,人无驳议。②(唐《泉男生墓志》)(31)时河南令赫连、□阳令□元忠等,咸以公文吏之用,晋代刘穆之之也。(唐《姜遐碑》)(32)临终有言,嘱在知己。仆忝承旧,敢忘平生。(唐《段廉墓誌》)(33)虽则同郡
旧,自知才器不如,平生忌君。(唐《沈浩丰墓志》)(34)能忝旧,敢让其词。(唐《王之涣墓志》)(35)
师蕃邸旧,早悟菩提,志行既精,胜因斯著。(《唐荷恩寺故大德法津禅师(姚常一)塔铭》)(36)就先之畎亩,敦老农之底绩。(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37)吾之不息,公将其云□乎?(唐《田在卞墓志》)(38)
况余敢不仰德述志,
铭其泉壤焉。(己卯岁《能延褒墓志》)③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
①②③按:拓片见赵君平、赵文成编:《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第1册第10页。宗鸣安《碑帖收藏与研究》亦有缩小拓片和介绍。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252页。释文见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集释》(数字出版),断句为:“少配先夫,为畴隅内。修家悔于妇道,允恭法礼,孝诚姑舅。”不确。“隅”原拓作,实为“偶”字。按:此据孙进己等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三)》(唐卷)断句。辽沈书社,1990年,第636页。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三秦出版社,1994年,第1辑第62页)、高福顺等著《〈高丽记〉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杨军等著《高句丽官制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09页)、谭淑琴主编《琬琰流芳:河南博物院藏碑志集粹》(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5页)均与之同。但是,陈忠凯《唐三蕃将墓志铭文之研究》断句不同,不取。载西安碑林博物馆编《碑林集刊(五)》,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73页。李永强等主编《洛阳出土少数民族墓志汇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11年,第281页)、赵振华《洛阳古代铭刻文献研究》(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547页)、苗威《高句丽移民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84页)均与陈忠凯同。按:据其太岁纪年,此例的制作时间应为五代时期。因为就唐五代墓志的情况来看,五代时期的墓志才有单独的太岁纪年格式。如“天成元年七月十四日左街内大德令俨书并篆”的《康赞羑墓志》,其纪年内容为:“及于太岁在丙戌六月二十三日薨于洛阳。”
但在唐朝,哪怕是晚唐,如果有太岁纪年的话,也是附在皇帝年号之后一起纪年的。如《崔洧妾张紫虚墓志》:“以咸通十四年太岁癸巳十月壬辰朔四日遘疾。”由此知此例“己卯”是指五代时期的“己卯”,即公元919年。
(39)悠"□□,殄纪侣。(东汉《北海太守为卢氏妇刻石》)(40)追嵇阮以为,望异代而同侣。(北魏《元颺墓志》)(41)于是声高海内,誉驰天下,当年绝侣,
望古希。(北魏《元子正墓志》)(42)望兹为侣,匹此成。(北魏《元愔墓志》)(43)懃(勤)强慎密,振古无。(东魏《穆景相墓志》)(44)情鉴资爱,难与为。(西魏《韦彧妻柳敬怜墓志》)(45)方之也未足云譬,比之也讵是其。(北齐《叱烈延庆妻尔朱元静墓志》)(46)上天不吊,殱此良。(北齐《广陵王元羽妻太妃墓志》)(47)超乘击剑之能,类中希伴;麾戈骑射之伎,
举世无。(北齐《狄湛墓志》)(48)响曝都辇,价倾匹。(北齐《张海翼墓志》)(49)爰生吾子,
令问无。(北齐《贺兰瑍墓志》)(50)笃生伟器,独步无。(北齐《韩裔墓志》)(51)故幽闲贞一之操,
无类以能方;织纴组紃之功,岂言辞所可喻。(北齐《尧峻妻吐谷浑静媚墓志》)(52)虽曾闵之,弗之尚也。(北齐《梁子彦墓志》)(53)好士匪梁燕之,富学岂简平之背(辈)。(北齐《冯翊王高润之修平等寺碑》)(54)嘱(属)神武命世,同兹创业,洪勋茂绩,无而□。(北齐《□昌墓誌》)(55)温室之树,方此非。(北周《若干云墓志》)(56)蹈颜冉而为,蹑韩彭而可辈。(隋《李和墓志》)(57)弃予伦,来依狐兔。(隋《梁邕志》)(58)忽祢衡而不数,轻许邵岂为。(隋《李惠暨妻华氏志》)(59)论公效绩,与彼焉。(隋《李椿志》)(60)比论哀痛,此外无。(隋《刘相暨妻邹氏志》)(61)虽复应王多艺,匹此非;郭剧周人,方兹为劣。(隋《张乔志》)(62)等嗟慕,涕泣兴哀。(隋《宫人陈花树志》)例(12)(13)(15)(16)(17)(18)“九畴”和例(14)“龟畴”,均来自《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孔安国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所以此“畴”皆为“种类”义。例(19)字残,但仍然可见从田旁,据上下文意,当为“同类或伴侣”义的“畴”字。例(20)“畴类”、(21)“畴偶”、(26)“畴朋”、(48)“俦匹”、(51)“俦类”、(57)“俦伦”、(62)“俦等”,皆为同义连文。例(22)(24)(27)(39)(40)(41)(42)(47)(53)(56)“畴(俦)”与“侣”或“匹”或“辈”或“朋”或“伴”,相对成文。不过,其中例(24)“畴”已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与……同类”义。其实这里把“畴”理解为“比”义亦可通,大概“畴”字的“比”义就由此类用法发展而来。《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毛远明,2008)则理解为“与……齐等”义,亦可通。考虑到“畴”字词义的发展阶段,这里作为“同类”义的活用来看待。例(2
3)“论畴懿胕”,与“议踪翼亲”对文。“翼亲”可能受了“翼考”一词的影响而产生,为亲属的美称义①,“懿胕”为“帝室微末之亲”的美称义②。此例应是造碑者奚康生自述其身份与地位,即与北魏
谢国剑:“畴”“俦”字词关系辨考
①②按:据《汉语大词典》,“翼考”为先父之美称,已见于西晋陆机诗。按:此“胕”字,当为“肺胕”的缩略。“肺胕”一词,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八》“肺附”条,为“帝室微末之亲”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85页。
皇室同祖先,可与前文“鸿源帝乡”相应,《奚智墓志》亦云“始与大魏同先”。这样看来,“论畴”的“畴”应理解为“宗室、宗族”义,为“畴”的“同类”义的引申义。
例(28),“然讬”即“然诺”义,是说“兼金百镒”不可与“然诺”相类。《全唐文·于志宁〈唐太傅盖公墓碑〉》:“怀清贞而(阙三字),重然诺而略兼金。”可以比勘。“非畴”与“相伍”相对,为“非类”义,所以“畴”为“类”义。稍可留意的是,这个“畴”不是指人,而指事物。例(60)“俦”也指事物。
例(29)“黄畴”,应该是“黄帝的后裔”义。唐《张周抗妻何氏墓志》:“其先黄帝之子,生而有文见其手曰弓长,帝异之,并字锡为张氏,谥名曰罗,长乃战□□□□于国,封南阳白水侯,其氏兴焉。”①由此知南阳白水张氏确实为黄帝之后裔。此“畴”的“后裔”义,可视为“同类”义的引申义。《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毛汉光,1989)“黄”字标了专名号,应该也认为指“黄帝”义。②
例(30)(36)“先畴”,据《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所释③,则把“畴”理解为“田畴”之“畴”,但据上下文意,例(30)“先畴之业”是指出任武官,作“田畴”义解不通。例(36)“先畴之畎亩”的表述,其实已表明“先畴”无“畎亩”义,否则就涉语义重复了。而且,下面两例“先畴”也不能理解成“祖先的田地”义。唐张说《东都酺宴》诗序:“朝荣旧德之序,野赖先畴之业。”据上下文意,此“先畴之业”不仅指“先人田亩之业”,而应包括在野的各种行业。《全唐文·裴耀卿〈太子宾客赠太子太师窦希球神道碑〉》:“退让致美,不忘于先畴;虚玄为心,得之于先训。”此“先畴”只能理解为“先辈”而不是其它。还有作“先俦”的,《全三国文·邯郸淳〈汉鸿胪陈纪碑〉》:“显考以茂行崇冠先俦,季弟亦以英才知名当世。”《全唐文·权德舆〈祭户部员外叔父文〉》:“江南拥旄,主东诸侯。参佐之选,时称先俦。”其实,“先畴”一词来自班固,《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唐吕延济《文选注》:“先畴,先人畎亩。”由吕注来看,对“先畴”的误解至少从唐朝就已经开始了。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于是横经左塾,力穑先畴,尽业农桑,大兴庠序。”陈铁民《校注》:“先畴:祖先的田地。班固《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④此“先畴”确实为“先祖的田地”义,但该义由误解《西都赋》而获得,并非班固本义。
例(32)(33)(34)(35)“畴旧”,据上下文,当为“旧俦”义,即旧日结识的朋友义。如例(35)“师蕃邸畴旧”,赵超主编《新编续补历代高僧传》译为“你是朕未登基时便结识的故人”⑤,是。又如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三:“有部人张怀道任河阳尉,与谦畴旧,饷一镜焉。”又作“旧俦”。《
全唐诗·武元衡〈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兰菊回幽步,壶觞洽旧俦。”另有“僚旧”“姻旧”“朋旧”等,与“畴旧”一样,当来自《论语·泰伯》“故旧”。
例(43)(49)(50)(54)(60)“无俦”的“俦”,据例(47)“无俦”可知当为“同类或伴侣”义。
例(25)(31)(37)(38)(44)(45)(46)(52)(55)(58)(59)(61),据上下文意,不难理解其中的“畴(俦)”为“同类或伴侣”义。
为便于比较,我们把石刻文献调查情况列简表如下。
东汉两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畴
(种类义)0例0例1例0例0例0例1例5例
中国文字研究·第三十二辑
①②③
④⑤按:此例由复旦大学仇鹿鸣博士提供,拓片尚未正式出版。在此深表谢意。
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八十一,第8册,第315页。
按:《中文大辞典》《“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所释亦同。另,朱起凤《辞通》以为“先畴”即“西畴”,离本来之义更远。开
明书店,1934年,上册,第1032页。
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940页。
赵超主编:《新编续补历代高僧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7页。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9:0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7036761880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畴”“俦”字词关系辨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畴”“俦”字词关系辨考.pdf

上一篇:姓名韩语对照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研究   墓志   先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