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周买水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杂文形象说理的特点。
2.领悟这篇寓言式杂文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领悟形象的阐述中所蕴涵的道理。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所赋予的时代内容,理解杂文的寓意
教学难点
理解结尾甘霖欲降、庄周击桶而歌的深意。
讨论课后练习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点拨法
品味法
问题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正音:呕伫濠俏苍颉鳃霖鲋辙涸
2、释词:
呕心:费尽心思紧俏:商品供不应求
存项:余存的款项甘霖:久旱后下的雨
霍地:突然地油然:云气上升貌
3、结合教材精析精练自读课文
4、补充“濠梁辩鱼”和“涸辙之鲋”两个典故
二、导入
今天早晨我给大家介绍了两个有关庄子的典故,说说是那两个——濠梁辩鱼、涸辙之鲋。
在“涸辙之鲋”里我一直有一个疑问:那条鱼究竟是怎么跑到车辙里去的呢?(讨论明确)是被潮水带去的。
其实不光是鱼可怜,但凡是一次潮流,或者运动什么的,总会有许多无辜的受害者。我们站远了看,难道我们的庄子跑到20世纪80年代来想发财,不是受了当时倒买倒卖的害吗?三、简介时代背景
何为倒买倒卖,就是从别人那儿低价买出来然后高价卖出去。当然,倒买倒卖是产生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经济在部分价格放开,部分价格仍由行政机关控制的“双轨制”下运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能依靠权力取得低价买进或高价卖出的人便可以大发横财。
下面,先让我们来看看庄周在买水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波折:
四、整体感知
提问:在买水的过程中,庄子又受到了那些波折呢?
东海→无水(一元)办事员(冷淡)
河伯→无水(十元)女秘书(和气)
濠梁→提货单(五十元)吴主任(热情)
点拨:
A、地方是越来越小,希望是越来越大,接待规格是越来越高,态度是越来越好。其说明什么?
B、河伯不可低估。虽说文中三位大仙均未出面,但其跟班都纷纷闪亮登场。东海海神若的跟班是一男办事员,河伯的是一个女秘书,而濠梁那出来的是一个主任,姓吴。海神若是专管水的,也卖,1元每吨;河伯先买,然后再卖,还发明了卖"提货单",看,多方便,于上于下,也还都不错,高,实在是高;那主任也是上行下效,贯彻执行很深入!海神就象中央最高一级的官员,什么人都看着,所以呢,他的办事员,呵呵,一男的;河伯,不高不低,中间层,上有人罩,下有人撑,干什么都行,所以呢,女秘书,说到这里,嘿,别的话就不说了;而濠梁那,哎,一穷乡僻壤,没办法,主任亲自上吧,总不至于让老大出面吧。
五、探究揣摩
课堂情景设计:在平时,如果你们花了多于本身价值几十倍的钱去买一个东西,通常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生气。生谁的气?)
1、问:那么你们认为本文批判了那一种现象,那一种人?
明确:本文批判了当时商品流通领域以权谋私、哄抬物价、凭空暴富的丑恶现象。而制造这一种现象的就是像海若神、河伯、吴主任那样的掌权者。
2、而更为可气的是,当庄周马上就要得到他花了大价钱,费了大力气好不容易买来的50吨水时,老天却开了一个大玩笑:将要普降甘露。让庄老先生的努力化为泡影,面对此情此景,庄子未免又悲又喜,复杂的感情由其敲桶而歌表露无遗,请大家试想,作者如此安排结局的妙处何在?
明确:深化文章的主题,使其不止于讽刺不正之风这个层次。
(1)革命的风暴到来,腐败的分子将受到惩罚。
(2)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笔法,表现出庄周在经历一段腐败、黑暗现实的磨难后,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欢呼。
六、难点突破
课后练习三
明确:引入“涸辙之鲋”典故。
点拨:鱼如果我们把它用来象征我们社会上的人,那么涸辙之鲋应该象征的是社会上那一类人?
归纳小结:原文的安排要好一些,理由有三
1、本文是故事新编,与古事若即若离,才能妙趣横生。
2、此类杂文追求荒诞,今事古事掺杂,鬼神禽兽登台,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3、它使文章的主题升化到了关注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个层次上来。
七、鉴赏本文的写法
归纳:
(1)巧妙的构思,折射出现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与庄周有关的一些事情巧妙的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真实完整的情节。同时作者用当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古人古事,用现代意识加以改造、生发,让内容折射现代生活的色彩。
(2)旧瓶新装。作品中人物穿古人衣服,说现代人的话。如长发披肩的女秘书耸耸肩说:“sorry,没货了。”
(3)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活画人物形象。如女秘书“耸耸肩”,“吴主任又黑又圆的脸上凝着经久不息的笑容”,一连串的“嘿嘿”,“哈哈”的拟声词的使用,活画出人物形象,并使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八、总结
学了本课以后,我们应该对庄周的命运有所反思。在我们今天,也有许许多多的潮流,
譬如“打工潮”,那么我们在潮流面前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们会清楚,面对潮流,一定不要随波逐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九、作业布置
练习一、二
教材精析精练
十、板书设计
庄周买水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文本与庄周原文的改编之处,把握作者对材料的创新设计及构思,进而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2、再读文本,分析并归纳语言特点。
3、摹写,学习寓言式杂文的写法。
4、通过学习和写作,初步学会鉴赏与评价流行文学。
教学难点和重点:
作者对文本的创新再创造和寓意的展现。
教学课时:
2-3课时,未定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导入新课,告诉学生学习任务。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刘征的杂文:他的杂文不同凡响。
《人民日报》几次评奖,他都获得第一名。
他的杂文有二味:辣味和甜味。辣得令人痛快,甜到心的深处。有一种非凡诡怪的艺术魔力,有讽有刺,但是不剑拔弩张。读后得到启发,引起思考,与之共鸣,令人心喜。
今天我们在课堂一起学习他的《庄周买水》,而且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并模仿课文写一篇特立独行的杂文。
二、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用到了几处典故,分析原材料与文本的变化之处,思考体会作者的改编意图,感悟写作意图(文章寓意)。
1、文中典故: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道教掌故之一,典出《庄子齐物论》。根据该书的记载,庄子梦见自己化成蝴蝶,翩翩而飞,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後,又觉得自己是庄周。到底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化成庄周?在道家与道门中人看来,不论庄周也好,蝴蝶也,其实不必进行人为的彼此区分,因为让思维处于物我一体的状态,彼此没有分别,大道也就在心中。
仓颉造字
这算得上是老古话了。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