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背景之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是连接教学、评价和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理解教育活动的关键步骤。但是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业建设在“双减”的背景之下变得格外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以说,双减背景之下,语文学科的作业建设需要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因此,在发挥课内外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让作业尽可能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个性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功能,初步尝试把把作业设计归纳情景式作业、想象性作业、拓展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四种。
一、情境式作业设计
本次作业进行情境式设计,自主选择,分层评价,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梳理、分析、归纳、表达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昆虫记》中小昆虫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
科学探索的兴趣。因此设置一个“走进自然博物院”的真实情境:
作业套餐一、撰写录播稿,并录音介绍
同学们,郑州市自然博物馆新进了一些电子导游器,以方便假期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博物馆。但是,很多小动物还没有文字版的自我介绍。现征集《昆虫记》里的小动物的自我介绍,请你选一个最熟悉的昆虫撰写录播稿,并进行录音。
要求:(1)运用第一人称,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等;(2)注意说明文的各个要素的完整;(3)注意说明文语言要准确、生动。
作业套餐二、制作文创小礼品,并化身小主播卖出小礼品
同学们,为你的小昆虫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文创小礼品,并请你化身为抖音小主播,为自己的小礼品代言吧!小礼品的设计可以是下面的小卡片,也可以是其他的小礼
品,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吧,让我们一起“卖它、卖它、卖它
要求:(1)运用第一人称,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等;(2)注意说明文的各个要素的完整;(3)注意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
此次作业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第一人称撰写录播稿和制作文创小礼品,生动形象地介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通过对作品的礼录音和化身小主播,在情境下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还能让学生对昆虫进一步了解,引导学生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此次作业的评价标准是:【A级作业】(1)书面作业,字体工整,有较强的设计感;(2)口语表达,符合小动物的特征,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3)按时提交。【B级作业】(1)书面作业,字体较工整,有设计感;(2)口语表达,符合小动物的特征,语言较生动,也有趣味性;(3)按时提交。
总之,此次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均富有创意,新颖有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特别是文创小礼品和抖音小主播),多数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作业,无论是手绘的文创作品或是使用绘图工具绘图,都是条理清晰,把《昆虫记》的小动物写得可爱,生动,富有
生命力。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来看,学生比较喜欢这样的具有真实情景,创意形式的作业,而且通过作业,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对《昆虫记》这本书,对书中的小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想象性作业设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创新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是学生的天
性,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教师的引导和训练下才能成为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同时,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等特点,教师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尽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励他们主动创造冲动。比如,在学习一些经典的古文时,学生会感觉与古人有隔膜,而不愿意学习一些文言文,想象类的作业就可以做到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例如,在学习庄子的文章的时候,我们设计了“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这一想象类作业,学生上交的作业很是惊艳,让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类作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等也会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培养。在学生提交的作业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弄懂了古人之间的辩论,他们肯定也知道了“庄周梦蝶的故事”
等等。
二、拓展性作业设计
比如,有关的诗词名句,有关的故事的正例、反例,相关的知识、同类知识的类举等。拓展性作业具体体现有课外阅读类、资料收集类、广告宣传类、续编故事类、展开想象类等多种形式。比如,学习了《水调歌头》《月夜忆舍弟》等课文,可让学生搜集了解有关月光的诗文、词句;学习了
《我的叔叔于勒》《故乡》等,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续写等等;在过节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来历、典故、诗词等等。
拓展性作业可以避免机械性地重复抄写,而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对课本知识进行探索性的深入和扩展,融新颖性、启智性、情趣性、层次性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
二、跨学科作业设计——以课本剧为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