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6-02 13:25:16 阅读: 评论:0

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
  锦瑟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己锦瑟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店铺本店铺就为考生整理出了锦瑟必考知识点以及锦瑟练习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
却并不知珍惜。
  注解: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8、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锦瑟练习题及答案
  1、这首诗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结合诗中的句子简要分析。(4分)
  答案: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对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如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写诗人遥望沧海,对景伤情,哭悼美好往事。“玉生烟”又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但又不能把握和亲近的理想景色。
  2、理解诗歌颔联的含义,并说明句中“迷”、“托”二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心态。(3分)
  答案:(我)对美好的情景却又是飘渺的梦境感到迷惑,只能将伤感思念之情托付给杜鹃。(或: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迷”、“托”二词刻画出诗人无端陷入困境,又无力自拔寻求寄托的真实心态。
  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
  A、地崩山催 一夫当关 朝避长蛇 萦绕
  B、渚清沙白 艰难苦痕 风急天高 潦倒
  C、东船西舫 天涯沦落 沧海月明 谪居
  D、千呼万唤 杜鹃啼血 义愤填膺 锦瑟
  4、《登高》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顿生悲情;接着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一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而生,尤其是“无边、不尽”,透出其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5、《登高》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答案:第三联从时空着笔。由异乡飘泊到鑫病残生,“万里、百年”呼应上联的“无边、不尽”,使悲秋具体而沉痛。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写到护病断饮,使人联想到潦倒不堪的根源是时世的艰难。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6、《锦瑟》中可以理解为写悲欢离合的哪几句?这些句子由哪一句诗中的哪一词概括?
  答案:中间两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句子由尾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中的“此”词概括。
  7、《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
  答案:用典:庄生梦蝶,望帝杜鹃。其内容和作用课本注释中已有详细说明。通感兼夸张:珠有泪,玉生烟。极写对往昔的留恋与怀念。
  8、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
  答案:李商隐的诗,素以用典工整适切著称。这两首诗,尤其是《锦瑟》用了很多典故。
  ①用典可以加大诗句的内涵,提高诗句的品位,铸造出诗歌典雅、厚重的意韵;
  ②可以借题发挥、“借尸还魂”,为我所用,创出古典新义来。以《锦瑟》而论,如果不引庄周梦蝶,则如何在七个字中传达出诗人对自我认定的迷惘呢?如果不引望帝啼血,又怎能表现出那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死不渝的情感呢?可以说,用典是李商隐刻意追求的一种表达手段,更兼他锤炼得好,融贯得好,所以不露斧凿之痕,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地步,所以不碍于他诗句的流利,情感的婉转。
  9、对《锦瑟》一诗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常见的几种理解:
  (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2)亡妻的深情悼念;
  (3)作者的自伤。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法予以阐述。
  答案:《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
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
  (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
  本文给各位考生分享的锦瑟必考知识点以及锦瑟练习题考生一定要尽快进行相关的背诵与了解,如果考生还想找到更多高考语文备考资料,就请继续关注本店铺吧!
  【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3:2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6835161898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锦瑟必考知识点及练习题.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诗人   考生   诗句   只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