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里讲,心与脑,该谁主神明?

更新时间:2023-06-02 12:50:53 阅读: 评论:0

在中医里讲,心与脑,该谁主神明?
热议话题
中医为何以心藏神,而不是脑藏神为主流之说?
这是个近现代论争的热门话题,至今仍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这可能是一个不存争论基础的伪争论!
这个争论要形成,逻辑基础是:心,在古代只是指解剖结构(血肉)之心,古人以此心来言主神明。所以错了几千年,现在要纠正为脑主神明才对。
问题是:心在古代只是指血肉之心吗?
要弄清这一问题,就有必要追溯到心藏神的理论起源。
文化沿革
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一个文化历史沿革,心藏神是从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心灵论”脱胎而来。
注意(此处敲黑板):灵或灵性是无形的,当心与灵相合并称时,说它完全是指代解剖之心,这不太说得过去。
用“心”来代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泛见于古代哲学、文学、艺术、文字以及习俗等方面。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庄子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方士庶言:“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天慵庵随笔》)。
与精神、思维、情感有关的字,大多有个竖心旁或心字底。
在汉语中以心来表达精神、情感、思维的话语也一直习惯沿用,如“心有灵犀”、“独具匠心”、“心驰神往”、“惊心动魄”、“心情舒畅”、“眼不见,心不烦”等。
因此,作为人的思考所出之处的命名,中医循古例而用“心”就成了一种惯性;但血肉之心也是自古知之,亦循古例。
那么,“心”这个符号在中华文化中一直就是双肩挑的,既可为心脏(血肉之心),又可是无形的人体主宰及思维发生处(神明之心)的代称。
由于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日久就如庄周梦蝶般,不知我之为蝶,还是蝶之为我,产生了角色混融。
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就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生理、病理表现)来反推人体内脏功能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为神明之心与血肉之心的角色混融提供了便利。
首先,血肉之心主血脉,其所运营的血,为神明之心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所以《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
其次,神志、精神的一些改变,在外象上是心脑共见。
如精神一紧张,心跳加快(血肉之心),脉率加快(心,在体合脉),面色改变(心,其华在面),出汗(心,在液为汗),中风心神不清可见舌謇语涩(心、开窍于舌)。
“象类则比”,将神明之心与血肉之心作一定的联系就很自然了。
象类则比
“象类则比”的方式就是将同象或近似象的内容归为一类。
五行与八卦之象就是最常见的归类之象。
五脏中唯心之形态象泵而中空,火燃烧时外明而内暗,有中空之象;属火的离卦()之
象亦中空,八卦取象歌云:“离中虚”,其形象心。
从心主血脉角度观:心脏泵血而搏动,有节奏地收缩舒张,象火燃烧时的一鼓一翕,离卦中空,正有鼓翕空间,此鼓翕不独指心脏,也指血脉,因为脉管亦随心搏产生有规律的舒张和收缩。
从心主神明视野看:神明之心亦具火之象,神是无形的,五行中只有火最不具形质,近似无形;神思最为活跃,易动难静,完全停下来十秒钟都难以做到,而火性又热烈飞扬。《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盖心为火脏,烛照万物,故思神明。神有名而无物,即心中之火气也。”
郑钦安《医理真传·卷一》亦说:“离为火,属阳,气也,而真阴寄焉······一点真阴,藏于二阳之中,居于正南之位,有人君之象,为十二官之尊,万神之宰,人身之主也。故曰:心藏神。”
以五行为构架的藏象体系,所有功能都得归属五行,在这种前提下,神除了归火这一行外还能归那一行?
这下好玩了,名字一样,五行归属也一样,关系太暧昧了,这时“心”的符号面貌就更模糊了。至此,两“心”的心心相印已近水到渠成。
名正才能言顺
按小说情节,通常好事将近,总会有人跳出来棒打鸳鸯。中医发展不是小说,但情节竟然相近。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的关系毕竟只是联邦或邦联,还不是真正的合二为一,故其内部关系还是要厘清一下为好。
明代李梴是第一个将两者关系清晰化的。他在《医学入门》中说:“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肉之心,形如未开的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这里,他所说的“血肉之心’是指解剖学上的心脏,“神明之心”是指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君主,不著色象,为(精)气血所化。
神既无形,为精气血所化,精气血所养。而血肉之心主血脉,营运气血。则《内经》“心藏
脉,脉舍神”其意即脉为神之居,其中气血为神提供生化及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就得以顺理而解。
且神以脉为舍,脉通行全身,气血随之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无处不达,则神亦无处不应、无处不统,而为一身之主宰就是顺理成章事。故《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反过来,神既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当然也包括主宰调控“血肉之心”的功能。这就是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真正关系。
但能不能据此认为,在李梴之前古人一直不知主神明之“心”并非“血肉之心”,或将脑功能糊里糊涂地当作血肉之心的功能呢?
不能!
就好象我现在对大家说:我们平时所说的“用心想,用心思考”的那个“心”不是“血肉之心”,而是脑的代称。听者肯定觉得这是废话,谁不知此“心”非彼“心”,习称而已,还要你来多嘴。
在古代,形式逻辑并不发达,很多事情,心中明白,但形式上并不一定非要把它梳理得一清二楚。李梴可能是在这个问题上第一个觉悟到“名正才能言顺”,有些事情还是说清楚为好的人。
这又带出了另一个问题,古人是否不知道结构脑的功能?
应该说,大体知道,但没有现代透彻。
依据何在?
又或者,现在人已经知道了脑的功能,那有没有必要将心主神明更改为脑主神明呢?
医家之言
这里不以《素问·脉要精微论》的:“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为铁证。
因为对这句话的解释存有岐见:有认为“精明”指的是精气神明,且后带“精神”两字,则脑主神明,古已知之;但也有认为“精明”两字指的是眼睛,则此句的意思就变为“头是眼睛所在之处”而已。所以这句仅可作软证,未算硬证。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12:5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6814531878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在中医里讲,心与脑,该谁主神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在中医里讲,心与脑,该谁主神明?.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神明   血肉   功能   精神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