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医对梦的认识(上)
第01:徐文兵梦与健康视频相关文字
最近一百年来,中国的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文化冲击,其中包括淡化和忽视了有关中医对梦的认识,而一直跟从西方所谓的科学理论研究分析梦,为人们所熟悉的弗洛伊德理论就是西方对梦的解析的典型代表。
弗洛伊德理论对梦的解释思路主要概括为两点:一是oedipus情节,就是孩子都有恋母情结;另外一种就是性的激素对人的影响。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回到中医对梦的理解和认识上时,才发现其实中国人尤其是道家对梦的解析有更为独到之处。之所以是道家而不是道教,是因为二者有一些区别。道教是公元纪年以后汉朝张道陵创立的宗教,而道家的传承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从神农、黄帝、老子、庄子到现在都存在着道学思想的传承。在老子之前就已经有很多伟大的道家,如中医方剂的发明人伊隐,周朝的姜子牙等。所以,道家思想是与中华民族的起源完全一致的。
本书就是从道家和中医的理论出发,讨论中国人对梦的认识,通过对梦的深入分析,深入到
中国人对人的心理、精神、情绪、情感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用一句话来讲就是:“知心”。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肉身还不够,还要知道自己的气,而且应该知道推动气的背后有一种信息和主宰,就是人的本心。这是悟道的一种途径。
一、真梦与假梦
甲骨文中“梦”字的写法就能体现它的意思,它是一个象形字,字的右边指的是床,上面是水汪汪的大眼睛。甲骨文的“梦”字,意思就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现代科学研究睡眠发现,人在睡眠的时候有脑电波,而且分为快波和慢波。当人的眼球快速转动的时候,说明这个人在做梦。
早在我国清朝就有一位著名的医家写了对梦的论述。清代的石寿堂在《医原》中有一句话是:闭极则神明昏乱,呓语不休,目睛频转。“目睛频转”就是眼珠子在快速地动,根据人睡在床上目睛频转的快慢,就能够得知这个人在做梦。如果这时候把他叫醒,问他:“梦见什么了?”他会告诉你所梦到的事物。但是如果等到第二天早晨他自己醒来,你再问他:“做梦了吗?”他可能会回答:“没有做梦”。就是因为没在他做梦的时刻把他叫醒,他已经不记得梦到什么了。
梦的反义词是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宋朝诗人杨万里看见钱塘江浪头打来的时候,有一个弄潮儿手把红旗立在涛头上,于是他说到:“我梦觉上心寒”,意思是做梦时候梦到这个场景都觉得心里面有点发凉,表达出一种惊恐的感觉。“觉”的另外一个发音是“睡觉”,把“觉”蒙蔽了以后你就睡,“觉”总是醒的时候你就睡不着。
庄子说过一句话叫“古之真人,其寝不梦。”意思是不做梦还是不觉得做梦,人人都会做梦,只分觉与不觉。庄子这句话遭到很多人诟病,因为曾经有个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子号称是道家的高人,写出了《南华经》,居然也做梦,于是人们说他不算是真人。
每个人都会做梦,只分觉与不觉。我在临床上治疗过很多人,这些人大多都是睡觉的时候一晚上都在做梦,说明他没有睡实。有的人也睡着了,也做梦了,但是梦见什么都不记得了,也算是睡实了。还有乱梦风云的人接受我的治疗以后,慢慢梦少了或者记不住了,这就说明他的睡眠质量提高了。这就是假梦。
道家的另外一位高人叫列子,他有一本书叫《列御寇》。通常人们把列子的文章当作寓言和神话来读,其实这些文章都是道家修炼的真实记载。书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就是《愚公移山》。列子有句话是“同样古之真人,其觉不忘,其寝不梦。”意思是觉得自己做梦了,
但是不记得了。这是对庄子的“古之真人,其寝不梦”的另外一种阐释。
道家将人睡着了的状态叫“小死”,人没有小死也就没有大活,睡不好的人活得也不好。人在小死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变化,“死”的含义是全部功能活动都停止,小死是部分功能活动停止。
二、与睡觉有关的文字释义
中国汉字和文化里面有关睡觉的描述有很多,通常人们将睡觉了称之为“寐”,范仲淹有句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寐”意思与“拾金不昧”中“昧”的意思相似,此处的“昧”是隐藏起来了。人们还会说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处于蒙昧状态,所以“昧”是不清不楚、隐藏的状态。
“寝”也是形容睡觉的一个字,比如“就寝”、“安寝”。中医有一句名言叫“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人躺下睡着的时候,多余的流动的血就会藏在肝里面。“肝藏血,血舍魂。”“寝”是浸的意思,当人的心神入到血里面的时候就是睡觉了。很多人即使很困也睡不着就是因为难以入寝,就像螺丝跟螺母要叩在一起但是扣不上一样,睡了之后又醒了,神又跳出来了,魂或神进不去,这就叫难以入寝。
“睡”也是象形字,由一个“目”字和“垂”字组成,眼睛垂下的意思就是睡了。可是现在有多人合着眼皮也睡不着,有人得一种精神病,其中一个症状就是翻白眼。《黄帝内经》中说,癫狂病是抑郁症发作的早期,得这种病的人会翻白眼,眼睛往上翻,绝对睡不着觉。所以,道家修心要让人睡眠的时候有一个功法,垂帘闭眼,有意识地让你往往下看。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采用这种办法有助于增进睡眠。所以,“睡”字指控制人的眼球或者气的方向的力。“肝开窍于目”,而且“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睡”对人体有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一个形容睡觉的字是“眠”,有一个词叫“死不瞑目”。据考证,在古代使用奴隶的时候一定要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作为奴隶身份的标志。那种被刺瞎眼睛的人就叫“民”。所以,眼睛视而不见的状态叫“眠”,人不一定非要到晚上才会眠,也有人做白日梦。
“卧”字也是用于形容睡觉的。古代的医书中专门有一种病症叫“不得卧”,这是失眠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病症,得这种病症的人属于心火太旺,躺不下来,躺下又要翻身坐起来。
从中医对梦的认识来看,主要涉及到了上面这几个字。
三、与清醒有关的文字释义
人在清醒状态下的第一种状态叫“觉”,例如梦是主观感觉,这里的“感”和“觉”都是主观的,但是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例如“我觉得怎样,你不觉得怎样”,“我觉得冷,你不觉得冷”;在同样一间屋子里面“我感动了,你没感动”。通过这些简单的例子就能看出,二者的区别是“觉”不在心,“感”需要动心。
再比如以前流行一段讽刺的打油诗“摸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非要拆字分析就发现在这首诗里用错字了,左手摸右手的时候至少还有“觉”,只是心里没有“感动”,没有那种触电的感觉了。所以,应该是“有觉无感”的一种状态。我们睡觉的时候会觉得冷或者热,热了会蹬被子,冷了会拉被子,这是有“觉”,这个“觉”不影响睡觉。可是当人睡着了以后,总能听到洗手间内水龙头没关严产生的“滴、滴”的声音,别人都听不见,唯独他能听见,这就说明他心神外跃过于敏,有了“感”,所以他睡不着。外面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能“感”到,说明这个人的心神有问题,心神不“宁”。《字里藏医》这本书中描述了“宁”的意思,宁的繁体字是“寧”,上面有一个屋子,这是有房子住,有饭吃,人丁都回家了,心就宁了。因此,女儿回家省亲叫“归宁”。再如“鸡犬不宁”的原本意思就是鸡狗都不回窝。在汶川大地震之前,很多鸡和狗都不回窝,这就是“不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