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周梦蝶”寓言的三重含义
作者:***
来源:《醒狮国学》2015年第12期
庄子作为中华文明史的源头之一,其文章和言说影响后世至深,直至三千年后的我们自己,仍然都在与之对话,并在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返本归源,以庄子思想,结合不同的时代状态,翻出新意,从而产生出尝试解决时代与人生问题的精彩思想。
在庄子的文章里,最有名、最富诗意的两个动物寓言应该是“鲲化鹏”与“梦蝶”。“鲲化鹏”出自《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之首,想象奇瑰,有开天辟地、宇宙洪荒之氛围。而“鲲”化“鹏”略似世人所说鱼龙之化,但所寄寓之生命含义更为深刻。此处不多述及。“梦蝶”出自《庄子》第二篇《齐物论》之末,亦是想象奇诡,尤其是在该篇层层论述,其意似尽后,添景(影子)与罔两(微阴)的对话,又似意尽。忽添此一喻,恰似神来之笔。虽然后世认为此段可能是竹简的混入,也许并非庄子原文所有。但这只是假说。即便如此,此段之出现,使得庄子之《齐物论》更为圆满。其事之原文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这一段话洋洋洒洒,可谓是浪漫抒情话语之极致。然而,虽然语句简单,但语意有几度曲折,实际上非常丰富。而且,因这种语言的修辞学,导致后世各取所需,形成了不同的解读与想象的方式。
第一种为诗人的想象与修辞。庄子之文影响后世之文甚多,“庄周梦蝶”几乎也是一个惯常的主题。譬如李商隐的《锦瑟》诗,开首便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其诗说及人生的追怀与迷惘,“庄周梦蝶”为其核心意象之一,而从情绪上来说,更是此诗的中心意象。因“庄周梦蝶”的第一句,“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就有此种迷惘之情的显露,庄周梦为蝴蝶,非常愉快(“自喻适志”正是形容此种愉快),但忽然梦醒,还是那个庄周。梦中的愉悦已成追忆。李商隐《锦瑟》诗的含义,其实不出“庄周梦蝶”的第一句所表示的意思。而且,由于《锦瑟》诗的流传与经典化,它所运用的“庄周梦蝶”之比喻,也成为后来诗文的常见模式。诗人多借“庄周梦蝶”表达追悔、惘然之情感。换言之,
因为中国古典诗歌也以抒情为特质,庄周的蝴蝶也成为中国诗歌天空中的一只翩翩蝴蝶。述其事者不胜枚举。今之台湾诗人也有以周梦蝶为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