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组成见方解和方歌
绪言
1.方剂:在中医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2.方剂学的概念: 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及剂型,妥善配伍
而成
3.方剂学的发展简史:
1)先秦时期: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
2)两汉时期:
(1)方剂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中。此书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
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书中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
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
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此书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还有13首
方剂
(2)张仲景以《内经》理论为基础,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
为流传。《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和略》载方245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计有323个方剂。
《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3)魏晋南北朝时期:《肘后备急方》(《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
4)隋唐时期:
( 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千金要方》共30卷,132门,载方5300余首。《千金翼方》亦为30卷,载方2200余首,用以羽翼前书。
( 2)《外台秘要》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全书计40卷,1104门,收方6800余首。本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
5)北宋政府官办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建立,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着我国制剂和成药销售、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所藏医方经校订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6)《普济方》明•朱肃编载方61739首,现存古籍最大的一部方
7)近现代:《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学院,载方 96500余首
4.方剂与治法:
1)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体现在“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中医学历来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3)八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
热不解的病证。常有辛温、辛凉汗法
(2)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
不得
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
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使用于形症俱实之证。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
攻补兼施之别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
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6)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
(7)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
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在这些治法中,已包括了分补五脏之法。
5.方剂的分类:
1)病证分类: 《五十二病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圣惠方》《普济方》
2)脏腑分类: 《千金要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3)病因分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组成分类:最早见于《内经》,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重)确切以组成分类的明代施沛《祖剂》
5)“十剂”:北齐徐之才《药对》。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分类药物。
6)笔画分类:《中医方剂大辞典》
6.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方剂的配伍目的:.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
2)方剂的基本结构:君、臣、佐、使
(1)君药: 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
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
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
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4)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
用的药物。
3) 组成变化: 药味的增减、药量增减、剂型变化
7方剂的服法:
1)服药时间:1.一般药物,饭前一小时。2.滋补药物,空腹服用。3.安神方剂睡前服用。4.急重病证,不拘
时间。5.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6.治疟方宜在发作前两小时服
2)服药方法:每日一剂一煎、二煎兑合、分2-3次服
解表剂
1.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三类。汗法——解表剂
2.使用解表剂时应注意:①不宜久煎;②温覆;③微汗为佳;④表里同病者,或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⑤若表邪入
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辛温解表
1麻黄汤《伤寒论》:
功用:发汗解表(为主),宣肺平喘(为辅)
主治: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
麻黄—君—辛温发汗,宣肺平喘。麻、桂相伍,
桂枝—臣—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杏仁—佐—利肺平喘
甘草—佐使—调和药性,延缓药力缓麻、桂峻烈之性。
@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炙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即可调和麻黄杏仁的宣降特性,又能缓和麻黄桂枝合用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及正气。
@麻黄与桂枝配伍:一发卫气之闭郁以开腠理,一透营分之郁以和营卫,增强发汗解表之功
@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汉张仲景《伤寒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邪从表而出)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鉴别症状,又如小便自利。这里主要用于与外感风热证相比较。),脉浮缓或浮弱者。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
桂枝—君药—解肌发表,温通经络
芍药—臣—滋养营阴,敛阴止汗
生姜—佐—辛散表邪,和胃止呕
大枣—佐—益气和中
炙甘草—使—调和药性、配桂枝--辛甘助阳、配芍药--酸甘化阴
@桂枝的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其微汗
@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芍药---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①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②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③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方歌: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本方用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所致的病证
君药:羌活---祛表部及上焦的风寒湿邪(入太阳经)
臣药: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
苍术---发汗祛湿(入太阴经)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药
佐药:细辛--祛风散寒止头痛(入少阴经)
白芷---祛风止头痛(入阳明经)
川芎---祛风止头痛(入厥阴经)
生地、黄芩---清泄里热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
配伍特点: 解表为主,兼清里热。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方歌: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小青龙汤《伤寒论》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涎清稀而多;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后三者为内饮的症候),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解:病机:素有寒饮,复感风寒
君药:麻黄—发汗宣肺,解表平喘
桂枝---发汗解表,温阳化饮
臣药:干姜—辛热,温肺化饮
细辛---温肺散饮,又助解表
佐药:五味子—收敛肺气
芍药---益阴敛汗,与桂枝相伍,调和营卫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佐使:炙甘草---①益气和中,②调药
@方歌: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辛凉解表
1银翘散《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方解:
君药: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表
臣药:薄荷、牛蒡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
荆芥穗、淡豆豉—助解表
佐药: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竹叶---清上焦热,除烦
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
佐使:甘草---既可调和药性,又合桔梗清利咽喉
@配伍特点:“辛凉平剂”①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荆芥穗、淡豆豉),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②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
主之剂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温病条辨》:”辛凉轻剂”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
桑叶—君药---宣肺散风热
菊花—臣—薄荷—散风热,清热解毒,清热肃肺
桔梗、杏仁—臣—宣利肺气止咳
薄荷—佐—发散风热
连翘—佐—清热解毒
芦根—佐—清热生津
甘草—使—调和诸药、与桔梗合用,清利咽喉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风热客于肺经。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方解:
麻黄(四两)12g—君—宣肺
石膏(半斤)24g—君—清里热 @石膏用量倍于麻黄,麻黄得石膏,宣肺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肺则不凉遏
杏仁(五十个)6g—臣—利肺平喘
炙甘草(二两)6g—佐使—调和药性,益气和中
@方歌: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扶正解表
1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证、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
羌活—君—祛上焦与表部的风寒湿邪
独活—君—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祛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
川芎—臣—搜风散邪
柴胡—臣—入少阳疏散外邪
枳壳—佐—理气
桔梗—佐—宣利肺气止咳
前胡—佐—解表利气化痰
茯苓—佐—健脾利湿化痰
人参—佐—补益正气
生姜、薄荷—佐—助解表和中
甘草—佐使—益气补中,调和药性
@本方喻嘉言称此种治法为“逆流挽舟”
@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憎寒壮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而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五类。属于“下法”
寒下
主要使用于里热积滞实证
1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大黄12g芒硝6g厚朴炙24g枳实12g先煮枳实、厚朴,在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方解:
大黄—君—攻下热结
芒硝—臣—软坚攻下两药攻下热结之峻剂
厚朴—君—行气消胀
枳实—臣—破气开痞两药破气之猛药
@该方攻下以助行气,行气以助攻下,相互为用,其力倍增,组成峻下热结之剂。
@治法“釜底抽薪”“急下存阴”“寒因寒用”“通因通用”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小承气汤:痞满实而不燥,而调胃燥实而痞满
2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或阑尾炎初起),湿热淤滞证。右下腹疼痛拒按,牵拉试验阳性,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解:热毒瘀血结于肠中所致
大黄—君—攻下热结
桃仁(五十个)15g—君—破血润燥滑肠两药破瘀泻热
芒硝(三合)10g—臣—软坚散结,泻热通便
丹皮(一两)5g—佐—凉血活血,消痈肿
冬瓜仁(半升)15g—佐—利湿排脓、为治内痈之要药
@本方为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润下
麻子仁丸《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