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更新时间:2023-06-02 00:31:40 阅读: 评论:0

科技资讯
2016  NO.1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 术 论 坛
126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武汉马拉松赛事简介
作为武汉首次举办的国际性马拉松赛事,“汉马”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名选手参赛。比赛从汉口江滩武汉科技馆,经过晴川桥、铁门关,跨越长江大桥,跑过黄鹤楼、东湖最后到终点欢乐谷,可谓是途径三镇,横跨两江,展现武汉城市历史发展轨迹,充分展示武汉优美的城市风光。2016武汉马拉松吸引了61000人报名,近20000名参赛选手其中,19826名中国选手,154名外籍选手,50名特邀选手,国内选手中,武汉籍选手占32.9%。
2 武汉马拉松与城市发展
2.1 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此次武汉马拉松的2万参赛选手中,有2/3来自外地,他们将直接拉动江城经济。虽然汉马目前暂时没有官方的权威数据发布,但厦门市统计局提供的厦门马拉松官方数据显示,自2003年创办到2012年,10届赛事给厦门带来的直接营业收入累计高达10.72亿元。甚至有人戏言,现在不是马拉松而是“马” 拉“钱”!作为首届赛事,武汉马拉松仅主冠名费用就达到了1200万元,这还不包括10余家大大小小的各类赞助商。2.2 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出于安保、赛事规模等因素的考量,此次汉马共有2万人参赛,而像落选者,是参赛人数的两倍多,可见马拉松赛事很受欢迎。长期研究马拉松的武汉体育学院经管院院长徐茂卫表示,这是一种必然。如今人们在注重生活品质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而跑步则是最容易入手、且较能产生锻炼效果的运动方式。此外,马拉松还能磨练意志。而随着自媒体的兴起,跑友也可以在运动中刷出存在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除了汉马外,该省的咸宁、宜昌等地也在积极筹备马拉松赛,而在汉马之前,远安举行了全国首个田野马拉松赛。因此,武汉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可以进一步让更多人了解马拉松,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跑步者的行列中来,从而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2.3 展现武汉最美形象
武汉马拉松与其他城市马拉松不同之处就在于赛道,汉马赛道汇聚了武汉这座城市的精粹。除了美景,武汉还借汉马秀出了内在形象,看到了城市管理者的能力。为服务选手和市民观赛,武汉地铁将
运营时间提前了1h,对参赛选手免费。汉马组委会还在赛道沿途安排了4287名志愿者及医护人员提供各类保障服务,让
远道而来的跑友感受到了这座城市传递出来的温度。
3 武汉马拉松赛的优势
3.1 比赛线路设计合理
首届“汉马”全长42.195km的路线起点为汉口江滩武汉新科技馆,从晴川桥经过铁门关、古琴台、长江大桥、黄鹤楼、辛亥革命博物馆,再从彭刘杨路途经武昌江滩、沙湖大桥、汉街、双湖桥、东湖、磨山到终点欢乐谷前广场,其中半程马拉松终点在省新图书馆门前,12km健康跑的终点则设在首义广场。但路线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既有上坡下坡,也有跨江环湖,想跑出好成绩并不容易。汉马赛道贯穿美丽江城的汉口江滩、龙王庙、晴川阁、长江大桥、
黄鹤楼、东湖风景区等特色景点,武汉深具底蕴的人文景观和醉人的自然风光一览无余,这条堪称“江城美景大观园”的线路被圈内跑友们赞为“最美赛道”。3.2 参赛运动员数量多并且水平高
虽然武汉马拉松是武汉举办的第一届马拉松赛事,但是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的参与,报名时间从2015年12月28日上午10点开始到,2016年1月12日上午10点截止。但是报名网站仅仅开放两天,总报名人
数就达到41365人,全马、半马和健康跑3个项目的报名人数均远超限额,都必须通过抽签决定最终的参赛资格。截至到2016年1月12日上午10点,报名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共有61378人参与了“汉马”报名,这也创造了国内马拉松赛首次办赛报名人数之最。据悉,在完成报名的61378名选手中,有36777人是外地选手,约占总人数的60%。除前期在武汉马拉松组委会组织的系列活动中获得参赛资格的选手外,其他参赛资格将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由于此次报名人数众多,数据量大,因此,在12日报名结束后,按惯例,组委会需要一段时间对数据进行核对整理,然后进行抽签。
汉马男子组比赛成绩显示:28岁的肯尼亚选手M aiyo Johnstone Kibet以2:10:50秒夺得男子马拉松冠军,同样来自肯尼亚的选手Barngentuny Eliud Kiplagat以2:10:57秒获得亚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Gebre Mekuant Ayenew则以2:11:17秒获得季军。与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相比,其前三名成绩分别为2:10:15秒、2:10:17及2:11:06,但是汉马的路线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既有上坡下坡,也有跨江环湖,想跑出好成绩并不容易。3.3 赛事组织经验丰富
DOI:10.ki.1672-3791.2016.12.126
武汉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王蕴 程兵
(湖北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3)
摘 要:2016年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成功举办,作为一个年轻的赛事,汉马已经跻身于全国马拉松赛事的前列,武汉马拉松赛对于马拉松运动的开展,及扩大武汉的国际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赛事组织、参赛人数等各方面,提高了武汉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武汉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马拉松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关键词:武汉 马拉松 体育赛事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126-02
科技资讯
2016  NO.12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学 术 论 坛
127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此。在当时,他只是希望利用业余时间,通过
一定的组织方式和规则,开展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游戏。其健身和娱乐功能既是篮球运动发明时的唯一目的,也是贯穿篮球运动发展过程始终的一项重要功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篮球运动的健身功能重新被重视和利用起来。篮球运动起源于游戏,必将回归于游戏,初始于健身,也必将回归于健身。2.3 篮球运动的分化趋势符合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人的需要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同时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影响。人们的物质需要获得满足以后,总是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要求。体育运动做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做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方面,专项技术和战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竞技体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提高身体素质、技术难度、开发新战术、不断地提高竞技能力、增强技艺性、观赏性以满足商业运作的需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体育运动项目要不断适应人们健身活动的需要,具有技术难度底、可操作性强、娱乐性强、易于开展的特点。如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两个方向发展;再如足球运动已经试行五人制足球;排球运动有了沙滩排球、软式排球等娱乐性相对较强的活动形式。因此,篮球运动的分化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现状和体育运动发展规律。
3 两个方向,共同发展,是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3.1 竞技篮球运动将更具有竞技体育特征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训练方法的不断改进,规则的不断修订,竞技篮球运动的理论支持体系和运动训练机制、竞赛组织方式
更为健全和完善。将使竞技篮球运动具有更高的技艺性、观赏性。3.2 群众篮球运动将更加普及,技战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加强,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应加强对体育理论知识和自我医务监督知识的宣传,加大投入,群众篮球运动必将更为普及,参与人数将越来越多,在提高国民体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技战术水平也将逐渐提高。3.3 分化明显、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现代篮球运动的分化趋势将更为明显。两个发展方向必将形成各自的理论体系、研究领域与支撑技术。同时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群众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群众基础,竞技篮球运动必将带动群众篮球运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黄汉生.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与方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武洛生.2004年规则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分析[J].北京
体育大学学报,2005(9):1282-1283.
[5]谭联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
学,2000.
[6]王晓东.对篮球技战术分类体系演进与重构的思考[J].中国体
育科技,2005(2):50-52.
[7]张培峰.对现代篮球运动对抗特点和表现形式的探讨[J].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1(4):66-68.
武汉马拉松由武汉市体育局和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武汉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运营公司,成功运作了2014和2015年的“WTA超五巡回赛”的赛事推广、组织和管理工作。首届汉马赛事共有4287名志愿者、300名裁判、600名医疗志愿者及电视转播团队,保证了赛事的圆满完成。此
次汉马电视直播刷新湖北电视直播新纪录,共出动了4台高清转播车,3台高清卫星车,2台4G摩托车,1台直升机,29个固定或移动摄像机,马拉松全程高清信号全覆盖。台内260高清演播室与四个单边信号注入点紧密配合,实现4个半小时全高清无缝直播。3.4 武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武汉在2013年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在国内发布的二线城市或准一线城市排名中处于前列。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体育事业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武汉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赛事来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使体育赛事成为武汉的新名片。武汉马拉松作为一项大众参与广泛、影响力大的赛事,可以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地位和市民综合素质。
4 武汉马拉松赛的劣势
4.1 比赛项目设置不足
武汉马拉松主要有全程马拉松(42.195km)、半程马拉松(含大学半程马拉松团体赛21.0975km)、健康跑(12km),项目设置种类比较少,比如北京马拉松不仅设置上述三种项目,另有公益跑、亲子跑和企业体验计划等比赛项目。并且人数设置上,武汉马
拉松共有约20000人参加了比赛,而在2014年北京马拉松就有30000多人。因此,武汉马拉松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的马拉松爱好者参与到比赛当中,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开展和武汉马拉松的文化塑造。
4.2 媒体的宣传报道需要加强
目前,武汉举办过众多大型体育赛事,如: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世界杯预选赛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等,但是其影响力和带动力还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赛事宣传与报道存在很大的问题。作为一项大型体育赛事,必须要由更高规格的转播与报道,因此,武汉马拉松赛的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平台还亟需建立或完善。
参考文献
[1]韦霞,张俊斌.我国城市马拉松赛发展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4(1):16-19.
[2]刘乐,储志东.我国马拉松“热”的“冷”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4(5):147,149.
[3]王国潇.基于SNOT模型下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与厦门国际马
拉松赛赛事运作的对比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4]刘国永,杨桦,任海.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R].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14.
[5]董华,乐仁油,翁飚.厦台国际马拉松赛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
[J].体育科学研究,2008(3):42-44.
(上接125页)

本文发布于:2023-06-02 00:31: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637100627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武汉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优劣势分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武汉马拉松赛事发展的优劣势分析.pdf

标签:武汉   发展   体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