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讲货币需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后面的括号内)
1.货币需求的实质是( D )
A.市场供给 B.商品供应量
C.社会总供给 D.市场需求
2.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是从哪个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的? ( C ) A.剔除通货膨胀角度 B.经济运行角度
C.经济总体和个体角度 D.经济主体角度
3.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M=L1(y)+L2(R)中认为M与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分别是( D )
A.正相关、正相关 B.负相关、负相关
C.负相关正相关 D.正相关、负相关
4.费雪现金交易方程式是( A )
A.MV=PT B.M=KPV
C.M=L1(y)+L2(R) D.M=PT/V
5.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有利于正确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其中,名义货币需求是按(A)价格计算的,它与物价水平成正比。
A.现行
B.市场
C.计划
D.调拨
6.在各种货币需求的概念中,与物价无关,主要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货币需求是(D)。
A.宏观货币需求
B.微观货币需求
C.名义货币需求
D.实际货币需求
7.下列因素中,哪一个最能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C)
A.人们的预期心里
B.消费倾向
C.市场利率
D.信用发达程度
8.揭示名义收入和货币数量与其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方程式称为(B)。
A.剑桥方程式
B.交易方程式
C.平方根公式
D.现金余额方程式
9.费雪的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当稳定的观点,将交易方程式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名义收入仅决定于(D)的变动。
A.价格水平
B.实际收入
C.利率
D.货币数量
10.下列哪一种理论或方程式更清楚地表明了“货币只是一层面纱”的含义?(B)
A.现金余额说
B.现金交易说
C.剑桥方程式
D.“流动性偏好”理论
11.下列哪个方程式被称为交易方程式?(A)
A.MV=PY
B.C=i
bT/
2 C.M=KPY D.M=L
1(r,Y)+L
2
(r)
12.下列哪个方程式被称为剑桥方程式?(C)
A.M=L
1(r,Y)+L
2
(r) B.C=i
bT/
2 C.M=KPY D.MV=PY
13.下列方程式中,(B)更为直接地表现了货币需求。
A.交易方程式
B.剑桥方程式
C.平方根公式
D.现金交易方程式
14.凯恩斯认为,(D)的货币需求随利率水平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动。
A.交易动机
B.谨慎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15.凯恩斯认为,因为收入水平在短期内稳定不变,所以(A)就成为决定人们对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A.利率
B.货币数量
C.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
16.(A)是指“因低估在某一支付期间内的现金需要而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即少吃或不持有预防性货币余额可能造成的损失。
A.非流动性的成本
B.持有现金的交易成本
C.获取现金的交易成本
D.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17.资产选择理论认为,人们在决定以何种形式的资产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时,不能只考虑预期收益的最大化,而必须考虑收益与风险的替代效应,以(D)最大化作为资产选择的原则。
A.收益
B.风险
C.预期收益
D.预期效用
18.(C)注意安全,宁愿放弃获取较多收益的机会,尽可能避免意外损失。
A.风险偏好者
B.风险中立者
C.风险回避者
D.风险无所谓者
19.托宾认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B)。
A.风险偏好者
B.风险中立者
C.风险回避者
D.风险无所谓者
20.认为货币的交易需求也与利率有关,并将凯恩斯货币理论模型修正为M=M1+M2=L1(Y,r)+L2(r)是以下哪一位经济学家的贡献?(B)
A.弗里德曼
B.鲍莫尔
C.亚当·斯密
D.托宾
21.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C)。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李嘉图
22.(D)指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同样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A.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B.剑桥方程式
C.费雪交易方程式
D.鲍莫尔-托宾模型
23.人们为预防意外而产生的持有一定量货币的愿望称为(A)。
A.预防性货币需求
B.交易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D.谨慎性货币需求
24.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的货币需求动机?(C)
A.投机动机
B.交易动机
C.生理动机
D.谨慎动机
25.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当市场利率无限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是以下哪一项?(D)
A.交易投机与投机动机之和
B.投机动机
C.谨慎动机
D.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之和
26.下列哪一种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的高低?(B)
A.谨慎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预防动机
27.在下列模型中,可以称之为平方根方式的是下列哪个模型?(A)
A.鲍莫尔模型
B.惠伦模型
C.托宾模型
D.货币主义模型
28.以下理论模型中,没有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模型是(D)。
A.鲍莫尔模型
B.惠伦模型
C.托宾模型
D.货币理论
29.下列方程式中,被称之为平方根公式的是(B)。
A.M=L
1(r,Y)+L
2
(r) B.C=i
bT/
2 C. M=KPY D.MV=PY
30.在惠伦看来下列因素中,哪一个不属于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A)
A.货币流通速度
B.非流动性的成本
C.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D.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状况
31.下列经济学家中,提出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作为资产选择的原则的是哪位?(C)
A.鲍莫尔
B.惠伦
C.托宾
D.弗里德曼
32.下列经济学家中,哪一位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C)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托宾
33.下列项目中,哪一项不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特点?(D)
A.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有重要影响
B.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C.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
D.货币需求只由谨慎动机和交易动机决定
34.弗里德曼论证并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其目的在于说明对于总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B)方面。
A.货币需求
B.货币供给
C.总需求
D.总供给
35.弗里德曼认为,货币当局的责任就是公开宣布一个(D)年增长率,遵照固定比率增加的法则,维持适当的货币数量,抵消可能发生的经济纷扰。
A.货币需求量
B.GDP
C.CPI
D.货币供应量
二、多项选择
1.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AB)。
A.费雪的现金交易说
B.马歇尔的现金金额说
C.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说
D.托宾的资产选择说
2.交易方程式表达的含义有(ABC)。
A.名义收入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
B.价格水平与货币数量的同方向同比例变动
C.货币需求只与收入有关,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D.更为直接地表现了货币的需求
3.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取决于(CD)。
A.名义收入
B.货币数量
C.支付制度
D.支付习惯
4.惠伦认为影响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有三个,即(BCD)。
A.在一定收入所得期内变现的次数
B.非流动性的成本
C.持有预防性现金余额的机会成本
D.收入和支出的平均值和变化的状况
5.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 ABCDE )
A.流通中的商品量 B.价格水平
C.货币流通速度 D.人口数量
E.交通运输情况
6.经济主体对货币需求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BCDE )
A.信用设备、信用制度发展水平
B.居民一定时期的收入水平
C.企业经营规模及货币收支流量
D.利率高低
E.价格的高低
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普遍具有货币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倾向,人们偏好流动性的动机有 ( BCD )
A.供给动机 B.交易动机
C.预防动机 D.投机动机·
E.收入动机
8.货币流通规律表现在( ACE )
A.商品价格与货币需求量呈正比例变化
B.商品价格与货币需求量呈反比例变化
C.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要量呈反比例关系,
D.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要量呈正比例关系
E.商品流通数量与货币需要量呈正比例变化
9.在托宾的模型中,资产的保有形式为(BD)。
A.股票
B.债券
C.黄金
D.货币
10.惠伦模型表明影响货币预防性需求的因素有(ABC)。
A.利率
B.手续费
C.收入水平
D.物价
11.根据对待风险的态度,托宾将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即(ABD)。
A.风险偏好者
B.风险中立者
C.风险制造者
D.风险回避者
12.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以下因素(ABD)。
A.总财富
B.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C.利率
D.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13.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ABCD)。
A.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有重要影响
B.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
C.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
D.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可预测的
三、是非题
1.社会公众的货币需求应包含银行准备金。(错)
2.名义货币需求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货币量,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错)
3.由于价格的波动会对消费者的生活水平造成影响,所以有必要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用货币所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劳务来表示的货币量。(对)
4.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当中,实际货币需求与物价的变化无关,主要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对)
5.收入状况影响货币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呈反向变动。(错)
6.一般而言,市场利率上升,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下降。(错)
7.在一个社会信用发达、信用制度健全的社会中,人们需要持有的货币通常会少些。(对)
8.一般而言,消费倾向和货币需求同方向变动,即消费倾向越大,货币需求越多。(对)
9.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必然导致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价值上升;反之亦然。(错)
10.费雪认为,名义收入仅决定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对)
11.现金交易说注重研究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了人们对货币的客观需求也有影响。(对)
12.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不仅与名义收入有关,而且利率对货币需求也有影响。(错)
13.剑桥方程式比费雪方程式的先进性之一是,剑桥方程式比费雪方程式更为直接地表现了货币的需求。(对)
14.与剑桥方程式相比,费雪方程式更强调经济当事人的个人选择行为。(错)
15.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主要是价格水平学说,将货币数量与价格水平直接联系起来。(对)
16.凯恩斯认为,因为利率在短期内稳定不变,所以收入水平就成为决定人
们对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错)
17.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唯一重要因素。(错)
18.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作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之一的投机动机是国民收入的正函数。(错)
19.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供给无论怎么增加,都会被灵活偏好所吸收,从而使中央银行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完全失效。(对)
20.根据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市场利率足够低时会产生“流动性陷阱”,即货币需求只由谨慎动机和交易动机决定,是国民收入的正相关函数。(对)
21.鲍莫尔模型平方根公式表明交易性货币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且与利率呈正方向变动。(错)
22.惠伦模型表明,货币需求具有规模经济性。(错)
23.托宾认为,人们在决定以何种形式的资产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时,是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作为资产选择的原则。(对)
24.托宾忽略了价格波动因素,没有考虑到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即现金)并非安全性资产,持有者会因其实际价值下降而遭受损失。(对)
25.托宾将投资者分为风险偏好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回避者三种类型,托宾认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偏好者。(错)
26.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表明,利率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很小。(对)
27.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之一是,弗里德曼认为的预期回报率是一个常量。(错)
28.弗里德曼将货币和商品视为替代品,即人们在决定持有多少现金时,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对)
29.弗里德曼认为名义收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是制约人们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错)
30.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以“实际收入”来代替当前收入作为财富的代表。(错)
31.凯恩斯认为对于整体经济运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利率不止一种。(错)
四、简答题
1.简述收入状况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其原因
收入状况对货币需求的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的高低;二是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呈正向变动。原因是:第一,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货币需求。货币是人们持有财富的一种形式,收入水平往往决定着财富的规模及增长速度。第二,收入的数量决定着支出的数量。在通常情况下,收入越多,支出愈多,而支出越多,则要求持有的货币也越多。
货币需求还取决于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成正比。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收入通常是定期的、一次性取得的,而支出则是经常性地、陆续地发生。由于收入取得与支出发生不在同一时点,在两次取得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间隔中,人们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以便随时用于支出。
2.简述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及其原因。
市场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利率决定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可供人们选择的资产持有形式有多种,与其他各种资产的持有形式相比,货币虽然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但持有货币一般不会给持有者带来收益,而其他非货币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一般都高于货币。一般而言,市场利率上升,意味着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
二是市场利率影响人们对资产持有形式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有价证券呈反向变动,市场利率越高,有价证券价格越低。因此,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人们将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应地增加有价证券持有量。
3.费雪的货币数量论如何表明“货币只是一层面纱”?
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只与实际收入有关,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费雪之所以能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相信货币的主要功能只是交易媒介,人们持有货币的目的只是为了交易。他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由名义收入水平引致的交易水平,还取决于影响人们交易方式、决定货币流通速度的制度性因素。既然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那么其理论的政策含义也就非常清楚了,即货币供给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步增长,不会影响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变量(如就业、实际国民收入等),这样,货币数量论就排除了货币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实际影响,因此,“货币只是一层面纱”。
4.“在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分析中,即使债券的回报率为正值,人们仍同时持有货币和债券。”这种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对。托宾认为收益的增加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增加,风险的增加意味着投资者效用的减少。所以人们在决定以何种形式的资产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时,不能只考虑预期收益的最大化,而必须考虑收益与风险的替代效应,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作为资产选择的原则。
因为即使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较高,但因其投资风险也较货币大,所以风险规避性投资者可能同时持有债券和货币这两种资产。
5.如何理解在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方面弗里德曼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之间的不同?
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为一个固定的常数,而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稳定的、可测的变量。把交易方程式中暗含的货币流通速度关系式写出来,即V=P Md Yp /=)
(Yp f Yp 因为通常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而且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都是可预测的,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是稳定的并可以预测的。
四、论述题
1、 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
(1)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流沿革。
(2)西方早期的货币需求理论为传统货币数量说,主要研究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和货币价值的影响。代表性理论为:费雪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论。两个理论的结论和方程式的形式基本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两者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费:货币需求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币,剑:货币需求是以人们手中保存的现金余额来表示,不仅包括交易媒介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