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选择理论
姓名:柏亚萍
职业选择理论——人格类型论
(内容、实质、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及优缺点)
一、人格类型论的内容和实质
1959年霍兰德以自己的职业咨询经验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关于职业选择的人格类型理论。这是一种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其理论观点在于:职业选择是个人人格的反映和延伸,人格(包括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等)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个人职业选择分为六种“人格性向”,分别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家型、传统型;工作性质也分为六种:现实性的、调查研究性的、艺术性的、社会性的、开拓性的、常规性的。
人格类型理论的实质在于择业者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类型的适应。适宜的职业环境中个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能够完成那些令人愉快的使命。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性向和职业类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1、现实型
人格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强的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不善言辞,不善交际。
职业类型:各类工程技术工作、农业工作;通常需要一定体力,需要运用工具或操作机械。主要职业:工程师、技术员;机械操作、维修安装工人、木工、电工、鞋匠等;司机;测绘员、描图员;农民、牧民、渔民等。
实际型(Realistic)基本的人格倾向: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缺乏社交能力,不适应社会性质的职业。具有这种类型人格的人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技能性职业(如一般劳工、技工、修理工、农民等)和技术性职业(如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
2、研究型:
人格特点:抽象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筋,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职业类型:主要指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工作。主要职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专家;化学、冶金、电子、无线电、电视、飞机等方面的工程师、技术人员;飞行驾驶员、计算机操作
人员等。
研究型(Investigative)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聪明、理性、好奇、精确、批评等人格特征,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职业,但缺乏领导才能。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
3、艺术型:
人格特点: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具有特殊艺术才能和个性;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艺术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艺术创造工作。主要职业: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演员、艺术家编导、教师;文学、艺术方面的评论员;广播节目的主持人、编辑、作者;绘图、书法、摄影家;艺术、家具、珠宝、房屋装饰等行业的设计师等。
艺术型(Artistic)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不重实际等人格特征。喜欢艺术性质的职业和环境,不善于事务工作。其典型的职业包括艺术方面的(如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等)、音乐方面的(如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等)与文学方面的(如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等)。
4、社会型:
人格特点:喜欢从事为他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得工作,如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生活服务等。主要职业:教师,保育员、行政人员;医护人员;衣食住行服务行业得经理、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福利人员等。
社会型(Social)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有教导别人的能力。其典型的职业包括教育工作者(如教师、教育行政工作人员)与社会工作者(如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
5、企业家型:
人格特点: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喜欢权力、地位和物质财富。
职业类型:主要指那些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主要职业:经历企业家、政府官员、商人、行政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等。
企业型(Enterprising)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冒险、野心人格特征。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独断、自信、精力充沛、善社交等,其典型的职业
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
6、传统型:
人格特点:喜欢按计划办事,习惯接受他人的智慧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位;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工作踏实、忠诚可靠,遵守纪律。
职业类型:主要指各类文件档案、图书资料、统计报表之类相关的各类科室工作。主要职业:会计、出纳、统计人员;打字员;办公室人员;秘书和文书。图书管理员;旅游、外贸职员,保管员,邮递员,审计人员,人事职员等。
传统型(Conventional)的基本人格倾向:具有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等人格特征。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其典型的职业包括秘书、办公室人员、计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员、出纳员、打字员、税务员、统计员、交通管理员等。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 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职业选择为个人人格的延伸,相同职业的从事者,有相似的人格与相似的发展史。由于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他们对于各种情境与问题的反应也大致相似,并且因此塑造出特有的人际环境。个人的职业满意程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取决于个人人格与环境特性间的适配性。
霍兰德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假设: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然而上述的人格类型与职业关系也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霍兰德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大多数人的人格类型可以主要地划分为某一类型,但个人又有着广泛的适应能力,其人格类型在某种程度上相近于另外两种人格类型,则也能适
应另两种职业类型的卫作。也就是说,某些类型之间存在着较多的相关性,同时每一类型又有种极为相斥的职业环境类型。霍兰德有一个六边形简明地描述了六种类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在职业决策中最理想的是个体能够找到与其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一个人在与其人格类型相一致的环境中工作,容易得到乐趣和内在满足,最有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在职业选拔与职业指导中,首先就要通过一定的测评手段与方法来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然后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种类。为了确定个体的人格类型,就需要大量运用人才测评的手段与方法,霍兰德本人也编制了一套职业适应性测验(The Self-Directed Search,简称SDS)来配合其理论的应用。它常用于面临就业的学生或工作尚未定性的职场人员,比如,重庆三峡学院数计学院的粟晏就对某大学生进行了就业指导,先对其进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然后用霍兰德理论分析其内部一致性、适配性和区分性,再查出该生职业兴趣类型及对应的职业索引、初步判断其适合的职业种类,最后分析、探讨并锁定职业目标。专家和老师可以根据所测得的该生职业倾向,建议该生毕业后从事教师相关行业,如去职业院校或中小学当计算机专业老师或是计算机培训机构的教师;或者还可以考虑进计算机相关行业公司,或从事其他一些感兴趣的社会型工作;并告知其就业相关注意事项和方法、途径。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不仅有坚实、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有效、实际的建议,对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优缺点
1、优点:
(1)此理论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认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理论之间可以相互补充。例如,进行霍兰德人格类型测评前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具备的能力、主要优缺点、感兴趣的事和最想从事的工作等方面内容作一个自评,以便与测评内容进行对比,对于共同的东西,加以肯定,对于不一致的,有争议的地方,引导其深入探究。
2、缺点:
在实际应用霍兰德理论时,不你能过于强调人格(兴趣)测评所得出的结果,而只适合将注意力放在测评过程所引发的对个体的刺激作用上,引导个体深入探究其生涯发展的情况,并对未来发展作出审慎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