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业设计研究
摘要:体育与健康这一科目在小学教学教学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该学科的教导,不仅可以强化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机能,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生活习惯。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体育与健康这一学科的教学效果,教师则可以立足"双减"政策的角度,以优化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辅助,让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从而构建起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相互递进的良效格局。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业设计;
引言: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体育课后作业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的机动性、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终身体育运动、体育强身的重要理念,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全方位功能,促进青少年完善自身良好的体育观念、学习观念和健康的生活理念。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扭转"重智轻体"的教育局面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学校方面,还是家庭方面,对于学生的教育情况都集中在文化课教学方面,关注点也多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从而忽略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同时受繁重课业压力、作业压力的影响,学生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影响,学生近视率、肥胖率的升高多和体育锻炼缺乏有关。加强对体育教学及体育作业设计的重视,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传统的"重智轻体"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运动时间,健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1]。
2、有利于实现"课内外"一体化锻炼
虽然体育学科在课程内容及形式上和文化课不同,但若仅仅依靠有效的课堂时间来进行学习、锻炼,也是远远达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因此,体育学科同样需要适当的作业来进行巩固练习,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锻炼学生身体。合理设置体育作业,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课堂所学体育技能进行巩固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体育运动时间不足、运动练习不够等问题。
二、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的发展策略
1、完善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因素对体育锻炼的效果影响非常大,为此,在体育作业设计中,老师要注重对环境的优化设计,完善体育环境。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逐渐走向创新发展的立体化环境中,有针对性解决学生运动困境,更好的激发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体育作业设计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需要教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技巧,作业完成中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加深,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形成健康身心,完善体育教学的设计环境。教师减少学生重复训练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进行多项目体育运动,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领悟和自主实践,体育运动变成学生的真正需要。
2、设置趣味性作业
在体育作业设计中,老师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体育项目进行创新,融入趣味性元素,以便于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以趣味田径为例,趣味田径教学是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对传统的田径活动方式进行改进,通过趣味元素的融入,使体育课堂焕发生机,通过趣味田径教学,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彻底的消除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病。在双减背景下,老师需要对体育作业进行优
化设计,利用趣味性体育游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运动感受,在充分锻炼身体的同时,认识到运动的乐趣,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主性的进行体育训练,从而在小学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强健的体魄和优秀的品质。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自行的组织田径比赛,以比赛的方式完成作业任务,可以有效的激发他们的活动积极性[2]。
3、有效设计作业时间
作业时长的设计,是体育作业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体育作业时,实际上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就好比耐力跑,当学生真正超越了自己的极限之后,实际上最终的效果并不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就需要更多关注到作业的设计效果,以及如何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感受。而且结合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也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投入程度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就需要做到充分考虑。课体育作业的优化设计是提高体检成绩的重要方式,那么实际上体育作业还是需要学生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产生互补的作用,也是推动学生进行独立学习自我管理的有效方式,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也需要教师更多结合学生的课堂情况,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以发挥更好的效果。
4、与家庭教育相联系,教师及时评改和指导
家校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育人模式,在小学阶段,有效家校合作非常关键,能进一步的提高育人效果。家长成为学校教育实践的重要教育力量,小学阶段采用家校合作的模式,推动小学体育作业设计的完整性以及高效性,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实现体育作业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学习主动性[3]。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线上体育作业的设计预留以及实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分析和自主锻炼,家长的有效帮助和积极监督中,选择简便安全作业项目,减少学生的校外体育作业,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中,形成明确的设计方向。教师延伸学生的思维环境,构建作业的奖惩方式,形成家庭共享亲子作业设计内容,线上及时评改和指导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老师在体育作业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体现出差异化原则,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量,并且与家长协同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更好的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基于"双减"政策,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专注于设计科学合理的任务,从而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强烈兴趣,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让学生的身体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作为小学体育
教师,应该专注于运动任务设计的多样性,结合实用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有效合理的体育作业。
参考文献:
[1]张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J].体育师友,2022,45(1):68-70+73.
[2]陆晟,陈宇婷,翟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的现实审视与路径优化[J].浙江体育科学,2022,44(3):52-61.
[3]宫玉玺,鲍雪成,林多晔,刘然,杨振楠.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2022(20):0054-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