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过程中的
研究
陕西省洛南中学 726100
摘要:我们知道,我国体育承袭于苏联,过分注重体育的竞技性,生物性,
抹杀了不同阶段,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生理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把学生当做
运动员来对待,整个体育教学简单、机械,难以适应年轻人的身心特征和个性追求,无法满足快节奏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随着社会上
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职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步入社会以后需要面临巨大
的心理压力、团队合作压力和个人极限的挑战等,这些都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为了适应时代全新的挑战,将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旨在
通过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抗压能力,通过提升
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策略
引言
拓展训练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还
可以挖掘学生各方面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让学生在完成拓展性挑战中
掌握相应的运动技巧。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如何将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
育田径运动教学中是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深思的话题。
一、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拓展训练丰富了高中体育教学内容
我们知道,受制于场地、器械以及施教者的自身素养,我们通常的高中体育
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以球类、田径、体操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从小学
到初中一直都接触这样的项目,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产生抗拒心理,不能全身心
投入到学习中去。更为关键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时代的发展出现一些不适
应的症状,没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与整个时代明显脱节。虽然说在正常的教育
教学中,学生的体质体能得到的一定的锻炼,但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都与新
时代的社会需求相去甚远。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结合
现有条件,主动融入拓展训练,是对高中体育教学的一次全新的改革和创新,不
但能丰富高中体育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训练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虽然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二十年左右,但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模式并
没有多大改变,还是围绕老师,沿袭技能教学那一套,学生个体之间互动少,学
生缺乏集体责任感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新时期体育教学中暴露出的一个显著
的问题。通过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结合,学生之间通过新型的体育项目的
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高度的配合才能完成某一项目。久而久之,学
生之间的陌生感逐渐消失,随之而提升是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具体策略
(一)田径运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在田径运动中,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学生意志品质、自信心、团结协作能力的
培养。对此,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借助拓展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到
自我与团队的力量,帮助学生突破自我,增强学生的田径运动自信心,促进学生
身心健康成长。如在田径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亦敌亦友”的拓展训练活动,这项活动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临场转换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通过亦敌亦友
的拓展训练,能让学生快速完成角色转换,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而
且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信息处理,有助于学生心理承受力提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学生的人数相同,在正方形区域内开展活动。三
组学生围绕篮球进行活动,两个小组学生相互传球,另一个小组的学生负责抢球,在传球期间如果接球的小组将球掉在地上,则自动转变成抢球小组。整个活动中,如果两个小组传球超过15次,抢球的小组没有成功断球,则传球小组获胜。在
这一拓展训练中,对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上一次传球的队友很有
可能在下一次变成“敌人”,学生必须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不仅需要具备良好
的应变能力,而且需要快速奔跑抢球、断球,观察队友与敌人的位置。整个过程
中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因为一次失误而埋怨队友,也不能
因为自身失误丧失自信心。
(二)全面考虑拓展训练的内容与应用,提高教学实效
开展拓展训练前,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参与人数、参加群体以及培养目标
的不同,对训练项目进行多重分类。体育教师在组织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充
分结合该阶段体育课程的设计目标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对项目内容进行
针对性、目的性地选择,保证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展能够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
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拓展训练项目的兴趣,能够积极尝试训练,主动
课后总结,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拓展训练在学生的生活中也需要具备一
定的深入性,避免内容和形式只是流于表面,这样对培养学生体育素养毫无帮助,应该使学生能够将拓展训练过程中得到的体会和知识灵活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
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学生、教师构成的差异性,不同班级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结合实际分析,多
数高中均开展普通班与重点班的分类,其中重点班学生的成绩较好,但是活跃性
有所不足,班级集体意识较差,团队协作能力不佳。针对这一情况,高中体育教
师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盲征”项目,针对学生集体协作能力较
差进行针对性培养。“盲征”能够容纳学生不同的声音,但是最终能够统一成一
个意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田径当然离不开趣味内容作支撑。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教
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及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从而使田径教学充满乐趣。笔者认为可
以采用变通法与模仿法来创设趣味田径课堂。第一,变通法是指体育教师要增强
变通意识,不必一味循规蹈矩。这是追求“新奇”的要求,中学生往往对新鲜的
事物更感兴趣。那么,教师在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创新,采用
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不同的训练活动中得到提高。比如,在田
径运动的“跑步”教学中,笔者使用了变通法,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过去跑步教学多为直线跑,而笔者设计了很多跑步形式,如波浪形、螺旋形、蛇形等跑步形式,同时,还包括后退跑的形式,让学生跑得非常开心。第二,模仿法,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某个动作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相关技能。以“跨越式跳高”为例,教师可指导学生模仿“猴子摘桃”的情景,将桃子用气球替代,将其挂在不同高度的地方,猴子由学生扮演,需要跳起来摸到气球。在活动中学生兴趣大增,开心地游戏,课堂趣味性十足。
结束语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方面拓展训练能丰富田径教育内容,增强田径教育趣味性;另一方面拓展训练能让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无论是对学生学习体育知识,还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都有很大帮助。在实践中,高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成长需求,依据田径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拓展训练项目,把握好拓展训练项目引入时机,借助拓展训练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程峰.高中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与策略分析[J].智
力,2020(13):31-32.
[2]林东.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探析[J].广西教育,2019(46):161-162.
[3]李希民.拓展训练在高中田径教学过程中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4]李昊.开展拓展训练,提升田径教学有效性[J].田径,2018(04):10-11.
[5]郁建军.拓展训练在中学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
师,2018(3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