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谈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思路构建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体育内容逐渐增加,不但包括长短跑项目,而且还包括跳高、跳远和投掷等多种项目。田径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实现其健康成长。但是,在田径课教学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发挥课程应用的价值。对此,需要教育者对田径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思路
一、田径教学内容
田径课程包括跑步、跳跃、投掷等内容,以竞走、跑步等项目为主,大多数项目都是以时间计算成绩的,所以从田径课内容角度分析,其训练范围相对较广,便于教师构建完善的训练体系,引导学生科学训练[1]。
二、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一)锻炼意志
田径课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各类训练项目,磨炼学生意志,使其在训练过程中,形成体育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从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进取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对中学生身心成长十分有利[2]。
(二)增强体质
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甚至花费大量时间玩游戏,不但影响视力,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使学生在课堂当中,能够积极参与运动项目,改正不良习惯。通过设计行走或者赛跑等训练项目,使中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加速骨骼发育,增强体质。
三、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课程重视度不足
由于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度不足,因此,师资配备也不充足,缺乏专业的体育人才,势必会影响田径课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兴趣不足。部分学校体育器材配备不足,资金投入较小,无论是教学场地还是体育器材都相对缺乏,这
对田径教学质量势必造成影响。
(二)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合理
教师会以测试形式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部分学生体育水平不高,所以使用统一考核的方式可能难以使他们取得好成绩,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影响,长期下去,学生就丧失了学习体育的信心。田径测试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堂教学成效,但是如果以此为最终教学目标,就会导致学生训练过程存在较强的目的性,不能适当地把握训练强度,甚至可能出现肌肉拉伤这样的安全问题。可见,教学目标设定和教学本质相偏离,没有关注学生内心诉求,会导致教学过程脱离实际。
(三)教学方法单一
从现有体育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部分老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流程,只让学生对重点动作反复练习,教学过程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学习意愿不强,影响了教学实效[3]。
四、初中体育田径课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学以生为本,围绕学生需求,考虑其体育水平,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确认,把握田径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需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讲解知识理论,示范主要动作,立足于传统体育课堂模式,运用先进理念,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从而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培养学生团结意识
教学前,教师可按照学生体育水平为其合理分组,以生为本,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合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可以展现小组合作的应用优势。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应该为课堂主体,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从激发学生对田径训练热情入手,将合作学习方法和田径课堂巧妙融合,为学生制订训练计划。在此期间,教师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保证教学计划和进度制订的合理性,使田径课堂效率更高。集体训练项目中小组成员不但需要相互合作,帮助其他组员共同完成训练任务,而且还应监督每个成员的学习过程。最后各组展示训练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应保证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比如,如
果学生参与的是跑步训练项目,可从跑步速度和忍耐力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若学生参与的是扔铅球项目,可从其投掷距离的角度对其展开评价。小组评价阶段应该使用丰富的评价方法,通过相互评价、自主评价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他人长处,明确自身不足,取长补短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体育学习氛围。
(三)采用趣味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
第一,充分利用教学场地。如果田径训练场地宽阔,可在接力跑步环节为学生设计障碍,使用桌子、椅子或者球类作为障碍物,不但能够增加跑步难度,而且还能增添体育训练的趣味性;若训练场地较为狭窄,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蛙跳”训练内容,让学生合作完成,提高其运动能力。第二,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比如,在跑步比赛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往返跑练习,在跑道重点位置放置体育器材,不但能满足学生活动需求,还能充分利用校内体育设施。第三,融入竞技体育知识,提高训练专业度。田径课教学不但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还需将竞技体育内容融入其中。在学生训练前,教师可组织其进行慢跑热身,并讲解体育比赛规则,使其明确注意事项,使田径训练更具专业化特点,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第四,指导示范,加强动作要领讲解。趣味田径可丰富学生精神层面的享受,通过比赛或者游戏的形式,可以使体育课堂趣味性十足。
结语
总之,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运用基础讲解和动作示范多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田径理论和动作要领;还可以引入趣味游戏,增添课堂学习趣味性;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使其形成团队意识;依托田径课堂,塑造学生品质,培养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云婧.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快乐田径课堂的构建与实施[J]. 中外交流,2020,27(9):331.
[2] 王松涛. 议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体育画报,2021(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