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岗稳定系数的原理及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程中,很多企业都把离职率作为衡量企业人员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目前比较普及的离职率计算公式有两种:离职人数/((期初数+期末数)/2);离职人数/(离职人数+期末数)×100%。不管运用哪一种公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衡量一定时间段内,企业的人员流动情况,然而在一个企业中人员是依附于岗位的,岗位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单元,就好像生物组织的细胞一样。在一个植物体中,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统计员工离职率就好像统计一个植物的水分流失率一样,它的作用是片面的,在这个思维中脱离了细胞这个基本的养分产生单元。
那么如何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人员流失和岗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我建议这样来做。
对于企业来讲,除了人员流失对企业运营、人工成本、企业管理是一种浪费之外,还有缺编、超编也是浪费。把这三种情形以岗位数量为中心,可以的到这样的一个人员与岗位的稳定系数:
人岗稳定系数(单位时间内)=(离职人数+缺编人数+超编人数)/岗位总数。
它等于,离职岗位稳定系数+缺编岗位稳定系数+超编岗位稳定系数之和即:
离职人数/岗位总数+缺编人数/岗位总数+超编人数/岗位总数
其中,离职人数是单位实际内的离职人数总和。缺编人数,以5个工作日缺编(可依据行业特点自行修改)计为1人次岗位缺编。超编人数,以5个工作日超编(同样可以依据行业特点自行修改)计为1人次岗位超编。岗位总数,如一定时期内无增设和减少则不变,如有则以时间节点内的岗位总数平均数计。统计这个系数时要剔出增设岗位和减少岗位数量带来的影响这样目的性会明确一些。
应用人岗稳定系数即可综合统计也可分开分析,可以检测规定时间单位内企业的岗位浪费情况,对节约人工成本提供有力的统计支持。同时通过不断的检测和对比(如运用环比和同比)设法降低系数的值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促进企业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人员对于岗位的利用水平,逐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终上所述,人岗稳定系数,是基于人员流动和岗位之间的关系,为减少人员流动对岗位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进一步节约人工成本而提出的统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