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更新时间:2023-06-01 13:53:31 阅读: 评论:0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活动《走进京剧大世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师的引导,揭示学习的目标——京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1. 导入
  听京剧选段。提问:你想知道哪些有关京剧的知识?
  你想了解哪些有关京剧的问题?
  2. 教师结合学生问题,整理归纳若干个问题。
  3.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认真学习专题。
  4. 学习本节课专题——京剧的历史
  (1)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产生。
  (2) 教师导学
  (3) 学生学习汇报:京剧的舞台演变
  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布置下节课学习专题——《京剧的行当》。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3.在小组学习中,“我”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小伙伴心中的位置。
  4.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承担的部分。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2、京剧脸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 二簧 沙家浜 国粹 梅兰芳
  2、京剧知识知多少。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
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
  二、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和湖北,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视频)
  三、欣赏传统京剧《空城计》
  1、《空城计》剧情简介
  2、欣赏《空城计》(媒体视频)
  问题:传统京剧《空城计》给你留下了那些深刻地印象?
  A、唱腔旋律美
  a、唱京剧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要唱腔。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情绪;二簧的旋律则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
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b、念:京剧表演中只说不唱,也称为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模仿京剧《拾玉镯》中孙玉姣和媒婆的念白
  孙玉姣:啊,刘妈妈。媒婆:什么喇嘛,喇嘛在庙里呢!
  孙玉姣:大娘,媒婆:老羊,老养上山吃草去啦!
  孙玉姣:我、我、我(哭)
  媒婆:呦,你哭啊,哭吓唬谁啊,我才不怕你哭呢。你呀!你哭你吓唬你妈妈去。等你妈妈回来我非去告诉你妈妈去。B、动作程式美(介绍京剧的四大艺术特征——做,打)
  a、做:就是指京剧中的表演。
  分别让学生观看京剧《拾玉镯》里孙玉姣喂鸡、开门、穿针的片段。讨论模仿。
  b、打:就是指武功。在舞台上打是一种表演撕杀、打斗的艺术形式。俗称“打”。
  C、服装华丽美
  D、脸谱夸张美
  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为采用某些色彩的。红色有脸谱表示勇士义烈,如关羽、妾维、常遇春;黑色的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甚至鲁莽,如包拯、张飞、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示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色或绿色的脸谱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一般表示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1、“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
  A、“老生”就是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B、“小生”就是扮演年轻的男性。
  C、“武生”就是擅长武艺的男性。
  2、“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
  A、“青衣”就是扮演家境贫寒或身受不幸遭遇的青年妇女。
  B、花旦:是指天真活泼、直率爽朗或泼辣的青年妇女。
  C、武旦:以武功为主的女性人物。
  D、老旦:是指扮演老年妇女。
  3、“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角色上有文武之分。
  五、欣赏京剧《空城计》
  问题:请学生分辨角色和唱腔。
  诸葛亮(老生) 司马懿(净)司马懿的儿子(武生)
  六、欣赏现代京剧《智斗》
  1、《智斗》剧情介绍
  2、欣赏《智斗》
  问题: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的区别?
  七、欣赏戏歌《说唱脸谱》
  师:同学们,不管是传统京剧还是现代京剧。我们要想真正地演唱,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地。但是老师知道有一种唱法可以帮助我们过把戏瘾。你们听!
  所谓“戏歌”就是用传统戏曲唱法演唱流行歌曲
  八、拓展活动: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2、继续学习《走进京剧大世界》──的京剧演员,了解四大须生及四大名旦,还有净行和丑行的演员。
  3、通过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了解《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体验京剧演唱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一字多音,如唱段最后一字“秋”的演唱。
  教具准备:
  影片剪辑:《智取威虎山》简介;《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
  课件《京剧演员》及其视频剪辑:马连良《草船借箭》;裘盛戎《赤桑镇》;梅兰芳《霸王别姬》;朱世慧《报药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急急风》节奏,学生采用走圆场的方式进教室。
  (二)互动学习
  1、播放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段,说一说这是哪个角色?演员属于哪个行当?你认识这个演员么?
  2、对!这是旦角演员梅兰芳《霸王别姬》片断。是旦行花衫。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一下这名京剧大师?
  3、在旦行里,还有三个人和梅兰芳齐名,你知道他们都是谁么?四大名旦: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当选,被誉
为京剧的四大名旦。
  4、除了的四大名旦之外,你还知道京剧那些演员?
  5、学生汇报上网查找的四大须生资料:30年代人们喜欢听京剧的唱腔,当时最负盛名的老生是:马连良,谭富英、杨森宝、奚啸伯,他们被誉为京剧的四大须生。
  6、欣赏马连良《草船借箭》片断。
  7、净行俗称大花脸。在京剧界有“十净九裘”的说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教师介绍净行演员裘盛戎,并欣赏裘盛戎《赤桑镇》片断。
  8、认识丑行演员:朱世慧,并欣赏朱世慧的《报药名》。
  (三)学习演唱
  1、观看《甘洒热血写春秋》片断,他是生旦净丑中哪个行当的?选自哪出戏?
2、对!这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的一个片断。现代京剧,又叫样板戏,是经过改革了的京剧,所以对于行当的划分并不像正统的京剧那样严格。杨子荣是生行的角色,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生或者武生。而是经过创新了的。谁来说一说《智取威虎山》讲述了什么事?
  3、介绍剧情,并观看影片剪辑。
  1946年,我军某部团参谋长率部队进山,发动群众,以便消灭逃进威虎山的土匪座山雕。经过侦查,威虎山倚仗着地堡暗道,想要制胜是智取。参谋长派侦察排长杨子荣改扮土匪打入威虎山,杨子荣假意把联络图交给了座山雕,座山雕因其献图有功,劳苦功高所以提拔了杨子荣,被封为“老九”,并一起喝庆功酒。除夕夜杨子荣趁着土匪们为座山雕祝寿的时机,将匪徒灌醉,此时大部队赶到,全歼顽匪。
  这一段就是匪徒们在为杨子荣庆功的时候,杨子荣所唱的一段。表现了杨子荣机智勇敢,深入虎穴当卧底,并要取得最后胜利《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决心和信心。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一唱段。
  4、再听,音乐的力度和情感是怎样的?用什么样的速度去演唱?
  5、听录音模唱,体验京剧的唱腔。
  6、你感觉哪一句不好掌握?
  7、指导演唱
  ①分句演唱,并进行初步纠正。注意咬字归韵:“洒”“显身手”“写”“秋”。
  ②视唱最后一句“秋”的曲谱。观察拍号和以前接触的歌曲有何不同?教师讲解板眼。
  ③添入戏词演唱最后一句。
  ④力度处理:开始mf~“甘洒热血”f~“秋”mp~mf
  6、完整演唱这一唱段。
  7、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
  京剧更加注重板眼,更加讲究字正腔圆。
  (四)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京剧的几个演员并学习了《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唱段,并扮演一下杨子荣。请同学们课后查一查,除了《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个唱段之外。《智取威虎山》里,还有哪些精彩的唱段。可以给同学们介绍和演唱,好吗?
  (五) 下课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 在模拟演唱活动中,能够积极体验,大胆表现。
  第四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1. 欣赏歌曲《唱脸谱》。
  2. 认识京剧脸谱,并了解初步脸谱分类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2、脸谱的颜色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第五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1. 了解戏曲乐队中的“场面”。
  2. 欣赏“武场” 《急急风》。
  3. 认识戏曲乐队中的各种乐器。
  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中乐队伴奏的形式。
  2. 认识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 欣赏《急急风》
  教学重点:欣赏《急急风》
  教学难点:合作演奏《急急风》
  教学准备:板鼓、大锣、小锣和铙钹。
  教学过程
  一. 乐队介绍
  1. 认识乐器及乐队介绍:播放课件,介绍各种乐器。
  2. 了解锣鼓经
  3. “锣鼓经”是我过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锣鼓合奏记谱法。
  二. 欣赏《急急风》
  欣赏《急急风》。提问:你能听出表现的是什么情绪?
  再次欣赏:自己敲一敲这段《急急风》。分小组排练。
  三. 分组汇报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参与率。
  2.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参与,能否与他人合作,完成打击乐的演奏。
  第六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欣赏《京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对国粹京剧艺术有所了解,培养他们对我国戏曲音乐的兴趣,并初步了解竹笛的有关知识及该乐器的音乐表现力。
 2.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从小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听赏戏剧音乐的习惯,感受乐曲的情绪、了解民族吹管乐器——竹笛。
  教(学)具准备
  录音机、钢琴、课本
  教学过程
  1、引情感知
  (1)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过京剧?京剧是我国的国粹。(简单介绍京剧,及伴奏中的两种乐器:曲笛、京胡)
  (2)介绍《京调》
  师:乐曲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板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配以轻快流畅的伴奏音型,构思别具一格,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2、欣赏乐曲《京调》
  (1)分段听赏
  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并说说听后有什么感受。
  听第一段,老师哼唱A段旋律,让学生对A段旋律有了初步感受。
  师讲解:乐队奏出引子部分,源于京剧的过门音调,接着出现由竹笛演奏的第一部分主题
  听第二段,老师哼唱B段旋律,同样使学生对B段有所了解。
  (清脆明亮的笛声,模拟人们熟悉的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活泼的快板于一段过门之后,再由竹笛奏出下一段京剧音调)
  听第三段,请学生说说感受
  (音调舒展,飘逸,与第一段活泼的主题旋律形成对比)
  (教学意图:通过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让学生由大概到具体、由浅入深地感受了乐曲的艺术魅力,加深了对乐曲的印象)
  (2)唱一唱A—B两条曲调(见书本15页,学生反复练习)
  3、完整欣赏
  师: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欣赏这首乐曲。请学生来说说乐曲中A—B两条曲调各出现了几次?
  (教学意图:复习、巩固乐曲)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乐曲《京调》,初步感受了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课后欢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找出一些名家名段来共同欣赏、学习。
  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程度和参与率。
  2. 学生对第一乐段记忆的准确性。
  3. 学生能否听出音乐的曲式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3:5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988111868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戏曲》教案.pdf

标签:京剧   学生   脸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