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五年级六篇

更新时间:2023-06-01 12:29:24 阅读: 评论:0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五年级六篇
乡愁是一种习惯。就像吃惯了家里的小葱而永远不能适应北京的香菜一样。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品味乡愁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快来看看吧!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1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要相信,有那么一个地方,一直在等着我们回去,那个地方,名叫家乡。
——题记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小的农村。
记得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人在城市里居住着。爷爷奶奶从小就跟我说,我们家在哪个乡哪个村但听到最多的便是: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就想家了。”
“哎吆!想看看我那个老房子了。”
我那个时候还小,不明白爷爷奶奶在感叹着什么,更不明白“乡愁”这个字眼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或对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从我记事时开始,就一直在县城住着。那时爷爷奶奶随着我们一起离开生活四十多年的老房子,来到城里一住就是十多年。
虽然我对家乡的记忆并不深刻,但它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个美妙的存在:干干净净的院子,一棵已经好多年的老槐树,以及晚上总能望见的美丽的星星。
一方小院,却似一方小小的世外桃源,花花草草,小猫小狗的存在使小院不再落寂。
前几年爷爷把老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使它焕然一新,后来便和奶奶一起住进了房子里。
我总能听见视频那边传来了高兴的声音:“今天我又跟着别人跳了一阵儿舞,可高兴了。昨天帮着剪叶子,还挣了点小钱。”奶奶说着脸上还洋溢着笑容。
每逢周末,爸爸妈妈都会带着我回家看望爷爷奶奶,帮他们做做饭,陪他们说说话。
不止是爷爷奶奶两个人。我的爸爸。也牵挂着故乡。
村里定期有庙会,爸爸总是在村里过庙会的时候,拉着我去吃一碗凉粉,那是他的最爱。
每次望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凉粉,我都在想,这大概就是爸爸的童年吧,简简单单,却又非常隆重,一碗小小的食物却勾起了我无数的情思,在心胸中激荡开来,不能平复。
虽然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是一个很陌生的地方,我未曾真正的了解过它,但是,我却在长辈对家乡的一字一句中,意识到,他们很爱很爱家乡。而我在他们的影响下,逐渐了解它,牵挂它,铭记它。
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父辈们的童年紧密相连,也与我的童年紧密相连,我们或许有些生疏。但在我心中却生出那份浓浓的、厚重的、朴实的故乡情。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2
不知是情怀,还是思根,总能想起故乡来。因不曾拥有乡愁,于是无法想象和体验游子梦中的呓语,亦无法理解“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无奈。
我总能想起三月迎春的桃花开满了枝丫,梨花洁白又无瑕,山间的野果与田间的野花;六月
的西瓜满地爬,桃子满树挂,傍晚虫唱与夜间蛙鸣;八月的桂花香在秋天里飘荡,栗子从树尖滚下,金黄的枇杷与香甜的柿花;十二月的雪花在缓缓飘下,冰豆在滴滴答答,温暖的炉火与漆黑的煤炭。
但,我听说,桃树枯了,于是没了陪伴六年春夏记忆里那最重要的诗话,没有的是阵阵的桃花雨下,没有的是满树的桃香,没有的是孩时甜甜的回忆。柿花的香甜也没入了泥土,秋天便没了黄色的甜糯,留下的只是微怅。那还未长成的葡萄成了众多遗憾里的一者,没有长成我所希望故事里狐狸吃不到的酸葡萄,于是我成了狐狸。
我喜欢故乡的银装素裹,喜欢故乡的春日暖阳,喜欢故乡的白色茶花,喜欢故乡的夏日清凉。于是便常常在梦中看见冬日天空里柳絮片片的飘下;看见阳春之下大人拉的家常,小孩捏的泥娃;看见茶花笼罩着一座座山,惊艳了一年又一年的时光;看见烈日当空的日子里下塘摸虾,稻花香里的蛙声蝉唱。在梦里红了的眼,在现实中湿了青衫——是乡愁!故乡的风微甜,全是记忆里的花甜果香,故乡的雪下沉眠着来年的希望,带来漫天烟花,和声声祝福。
最喜欢蹚过涓涓流水去采摘童话,步入森林与山雀对话;没入蓬蒿之间躲避彩霞,听山风歌
唱,水鸟轻和;看白鹭沐浴晨光,太阳亲吻野花;尝野葡萄的甜美,山莓的蜜意。流水上的石桥遥相望,树荫下的人家炊烟长,皆是我思乡的梦话。牛哞吹起阵阵涟漪,牧童寻觅神话,林深处不见鹿来。后山里没有狐狸游荡,覆满青苔的废墟是天堂,林间香火处偶尔拜访,皆是我无忘的牵挂。
冬日里的萤火虫是否有牵挂?异乡的我想与你述述衷肠,我见过他乡房屋高大,尝过他乡人情风土,皆不如故乡叫人牵挂,故乡啊!我是你忠诚的孩子,却不能与你岁月共尝,愿千里也能婵娟!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3
归南的大雁宛如一把剪刀,剪断了游子与家乡的牵引。使人倍感无奈、凄婉。
——题记
枯藤老树昏鸦
枯萎的老藤盘踞在腐朽的树干上。黄昏的老鸦也飞回儿女的庇护所中。吱吱呀呀的小桥下,
不止的溪水奔向母亲的怀抱。如今这古道上只剩马致远和一匹瘦马背乡而疾。看似潇洒可内心却也被三分愁凄三分思念所占据。
不知家中妻儿,现可安好?
聒碎乡心梦不成
一更北风,一更雪。年少的纳兰容若,第一次远离家乡。同当朝圣上一同前往边疆。塞外的秋水长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虽美,却带有一丝凄凉,一丝孤独。看遍了塞外的九分荒芜,一分人烟,九分杀戮,一份柔情,新婚不久的纳兰容若,便开始了:“轻烟笼前黛,月茫茫”相思。经历过。:“心字已成灰”的他,对这份感情太过重视。
不过数天,安容若的内心便被那状入相思的青烟笼罩的不留一丝清醒。加上边塞。“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摧残,纳兰就是“为伊消得人憔悴”。
唉!不入相思门,不知相思苦啊……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水他乡的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回首往年与好友登高游乐,饮酒作诗的日子,不禁倍感孤独。离乡也有几年,竟连一知心好友都没有。如今又逢重阳节,周围都是一片团圆的景象。想来今年的茱萸又要多出一只,竟也无人佩戴吧!
王维本是一生性乐观之人。却也挡不住思乡之流来势汹涌。
相思苦,苦相思。思到深处人成痴呀!
秋醒时分,落叶几经风吹才脱离了生长的树枝。由此不禁想起离乡之时的不舍。秋思,秋思,思之为何?思之为乡,为父母,为妻儿。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4
前不久,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上展开了关于更换地名的争论。有人认为应该改名且更“高大上”些,也有人认为应以家乡标志性名胜用名,但我认为不应随意改名。地名是一个地区的标志名称,承载着当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保留文化原有的淳朴,也让所居之人排解一份乡愁之思。
毋庸置疑,地名是一种文化的识别符号,它承接着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也是我们情感的一个寄托之处。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我们的思维更是倾向于多元化,更想接受多方面新奇的事物,但文化有其固有内涵,并不能随我们思维的转变而对其有所侵犯,保留文化原有本质,让文化之美更源远流长。
细想之,一个地区的取名难道就是为了追求时尚与功利么?显然不是。有些地名在我们看来可能略显土气,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当地文化的一种标志,文化的取名并不当当受限于时尚和功利的捆绑。以名胜作为地名确实可能对家乡旅游业有所推动,但再细想,一切经济的发展就只能看旅游业么?且进一步讲,文化的体现也不止于名胜,以名胜为地名只会使当地文化局限体现于景区,并不能全面展现当地丰厚历史文化内涵。
故而,保留原有的地名也不失为是明智之举。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独特的背景,地名也是对那段沧桑历史的承载,是我们排解乡愁的一个情感寄托。如若我们身处异地,听到自己家乡的名字时也会深感亲切,这就是地名给予我们鼓动的力量,给予我们乡愁的排解。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正确地去了解家乡地名,深刻去领会其中所具有的涵义,这也不仅是对地名文化的尊重,也增强我们的乡土之情。
反观社会焦点事件,琅琊阁改名一事在网上也是引起热议,这样为了迎合旅游业对地名本身的侵犯,固然是有所不当,以追求时尚更名也同是如此,保留原有地名也让地区的文明能被后世所铭记。
地名是乡愁的情感寄托,并不能随我们主观意愿与名利心而有所侵犯,保留文化淳朴之美,也让人清心排解一份乡愁之思。
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5
我是一个出生在普通人家里的孩子,如今已经长大,成长成一个可以顶天立地,承担任何责任的成人了,虽然我已经长大,但我的心中总有一道挥之不去的愁绪,它就是——乡愁。
小时候,我没有受到母亲太多的疼爱,只有在重要的日子里才能见得上母亲一面,对母爱的了解我并不太多,但从别人的口中得知,母爱是伟大的,于是,我渴望更多的母爱,所以,我非常的想念母亲,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母爱,但我的希望并没有如愿以偿。直到有一天,母亲来了信,说自己在那边过的很好,只是想念我跟父亲,希望回到我们的身
边,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家一定可以团圆。这时,父亲突然对我说,这里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家乡。于是,我开始想象家乡的画面,很美丽,很温暖,我突然很向往,很渴望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母亲的怀里。望着初春傍晚那美丽的晚霞,望着那天边归去的大雁,望着那快要隐入地平线的夕阳,再看着手中的信封,看着上面的那张小小的邮票,看着上面那蔚蓝的大海。忽然,我的脸颊上滑过了一道湿湿的泪痕……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2:2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93764186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五年级六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品味乡愁作文范文500字五年级六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家乡   文化   地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