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挑:一碗馄饨解乡愁

更新时间:2023-06-01 12:01:52 阅读: 评论:0

汪一挑:
一碗馄饨解乡愁
谢光明
美食之城/MEI SHI ZHICHENG
到过屯溪的人,大多要逛逛充满浓浓市井烟火味道的屯溪老街,带着现代气息走进古老的“清明上河图”。徜徉在朱阁重檐、茶楼酒肆林立的老街,面对满街飘香的徽州风味小吃,大多数游客都欲罢不能,忍不住要点一碗徽州馄饨。熟悉屯溪的人,许多人不知道汪自立,但没人不知道“汪一挑”和他的馄饨。
丰子恺画过一副《馄饨担》,丰一吟在《爸爸的画》中解释说,“在冬天的晚上,我有时饿着肚子回家,看到那副馄饨担,真是喜
出望外。这时买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比什么美味都好吃。”大凡读者念到此句,不免鼻子一酸,心里一热,源于馄饨寄寓了我们太多乡愁与记忆。
遇见,便是一场缘分。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与两位老师相约老街吃馄饨。吃馄饨,当然首选“汪一挑”,不为别的,就为它包含的徽州文化元素。坐在“汪一挑”店内,透过徽派建筑的花窗,古色古香的老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我们先要了几碟徽州传统小吃,拓粿、烧卖、五城茶干、小笼包与毛豆腐。汪自立听说我们来,很热情地走来,参与到我们“吃茶说鳖”的话题里。看得出来,汪自立是个风趣幽默的人,对文化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崇。他说,“汪一挑”从用肩膀挑着卖馄饨开始,一路走来,能有现在的名气,离不开一群帮助过他的文化人,“‘汪一挑’是被徽州文化推着走出来的。”
今年48岁的汪自立是休宁县五城人,数代人以挑馄饨担卖馄饨为生。2000年前后,他挑着馄饨担来到屯溪,经过近20年的打拼,如今已有了三家门店。他说,有过许多
公司帮他策划销售,称能使“汪一挑”有更多
机会赚急功近利的钱,但都被他拒绝了。在
他眼里,诚信比什么都重要。“汪一挑”靠的
就是诚信壮大起来的,所以,“汪一挑”的牌
子永远放在第一位,赚钱放在第二位,因为
“汪一挑”不仅仅是一碗馄饨、一个牌子,而
是一种文化,是徽商精神。“我的愿望就是将
来我老了,‘汪一挑’也要一直存在下去。”他
说。
谈笑间,服务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鸡汤
馄饨。馄饨白皮透出微红鲜肉,碧青的香
葱,红艳的花生,色泽清丽,令人赏心悦目。
浓郁弥漫的香气沁人心脾,让人味蕾大开。
先拿瓷勺舀一口香汤,汤水入喉,一股暖意
自肺腑升腾,周身如浴春光,驱散了早春寒
意。再次惊艳与它的味道,童年的记忆瞬间
在脑海洇涌。这是怎样的一种味道啊?分
明是心头痒痒的乡愁呀。
“饺……哦”我听见了早年汪自立一边
挑着馄饨担一边沿街吆喝的声音,我看见了
自己幼时端着葵花大碗,撮着嘴在碗边贪婪
地吮吸馄饨汤的情景……
美食之城/MEI SHI ZHICHENG
第四章心安之所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2:01: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9211220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汪一挑:一碗馄饨解乡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汪一挑:一碗馄饨解乡愁.pdf

标签:馄饨   徽州   自立   文化   老街   屯溪   五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1℃幽默笑话段子
  • 795℃恋爱说说
  • 779℃五儿孝母
  • 747℃陈大惠老师
  • 419℃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70℃联想思维
  • 357℃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