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载着江西⼈乡愁记忆的赣派建筑
赣派建筑是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拥有⼏千年的历史。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的流派之⼀。那么,赣派建筑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今尚存的村落?与⼤众傻傻分不清的徽派建筑有哪些区别呢?
赣派建筑
之
简介
赣派建筑是江右民系的传统建筑。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赣派民居建筑的主要特⾊。民居都是以砖⽊结构为主,有的是以砖砌墙体或⼟墙作为承重的砖⽊、⼟⽊混合结构。
外看,多为长⽅形平⾯,⽤空半砖墙围合,清⼀⾊的青砖灰⽡,⾼峻的马头墙,半掩半露的双披屋顶共同构成了赣派建筑的外观。
赣派建筑正⾯不⽤⽔平型⾼墙封闭,⽽是突显两边的马头墙,前后可见层层叠叠的灰⾊⽡⽚。
⼊内,其格局多为⼆进三开间,⼀堂⼀厅,⾯阔三间,下层居住,上半层放置什物。堂前均有较为狭⼩的天井,取四⽔归堂之意,体现了“天⼈合⼀”的情境。
在赣派建筑中,梁架⼀般不施彩漆⽽髹以桐油,显得古朴典雅。墙⾓、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青⽯、红砂⽯或花岗岩裁割成⽯条、⽯板筑就,且往往利⽤⽯料本⾝的⾃然纹理组合成图纹。
室内装饰主要有⽊雕(刻)、砖雕(刻)、⽯雕(刻)、彩画和墨绘,其风格明快,⼯艺精湛,图案丰富,内涵深邃,反映了赣⼈对“天⼈合⼀”的崇尚,对伦理道德的尊重。
赣派建筑
之
代表村落及历史
赣派建筑的代表性村落有乐安流坑、东乡浯溪等。它们有的雕刻精湛,有的楼宇众多,每⼀处细节都形象⽣动的展现着朴素、典雅的赣派建筑风格。
⼀、乐安县流坑古村
规模宏⼤、砖雕壁堪称精品
乐安县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镇东南部的乌江之畔,距县城32公⾥。距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是⼀个董⽒单姓聚族⽽居的⾎缘村落。
在⼀千多年的漫长岁⽉⾥,保存有明万⼗年族谱3本,清代各房谱牒20多个版本,各种宗庙58座。
⼤宗祠遗址更是⼀绝,五根⾼8⽶,直径0.7⽶的花岗岩⽯柱,傲视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
流坑村以规模宏⼤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闻名遐迩。
明代中叶村⼦经过规划,形成了七横⼀竖⼋条街巷,族⼈按房派宗⽀分巷居住、巷道设置门楼、门楼之间以村墙连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