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论丛(2022年第1辑总第31辑)-弥漫的乡愁

更新时间:2023-06-01 11:25:22 阅读: 评论:0

弥漫的乡愁
论耿立的‘向泥土敬礼“和‘消失的乡村“∗
刘语涵∗∗
ʌ摘要ɔ20世纪乡土文学中,鲁迅所开创的知识分子 离去,归来,又离去 的乡愁叙事模式,成为乡土文学的重要典范㊂现代知识分子现实与精神的异乡困境,现实离乡与精神还乡的悖论㊁物质与精神的割裂㊁抗俗与媚俗的矛盾㊁怀乡与怨乡的交织,构成耿立乡土散文作品对故乡的复杂情感㊂作品对乡土的情感与想象,既有土地崇拜的赤诚㊁怀乡恋土的乡愁,又有对土地贫瘠㊁人性丑陋的痛切批判㊂
ʌ关键词ɔ耿立㊀乡土文学㊀精神还乡㊀格雷马斯
20世纪新文化运动中,活跃在当时文坛的作家多有农村生活经历,他们寓居城市后所写作的以乡土为题的文学作品,都可称为乡土文学㊂鲁迅在‘ 中国新文学大系⓪小说二集序“中,谈到了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㊂ ①乡土文学中,又以鲁迅的艺术和思想成就最高,成为此后乡土文学的重要典范㊂鲁迅作品中,以‘故乡“‘祝福“‘在酒楼上“等小说为代表,开创了经典的 离去,归来,又离去 的乡愁叙事模式㊂文本中知识分子形象的主人
653∗
∗∗
本文为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2021 2022学年学术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论耿立‘消失的乡村“逃离与归去的悖论模式 (项目编号:21WXYK01)的研究成果㊂
刘语涵,文学硕士,珠海科技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㊂
徐鹏绪㊁李广:‘ 中国新文学大系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60页㊂∗
∗∗
弥漫的乡愁
公离开故土,去他乡寻求未来,再度回乡却发现故乡消失在日益陌生而冷酷的现实中,于是只能仓惶离去㊁回归城市他乡㊂故乡已是异乡,异乡却难成故乡㊂现实的漂泊,精神的离散,让知识分子在离开故土后,与故乡时间㊁空间距离越远,精神㊁情感距离就越近,张力越大㊂
现定居珠海已十年的作家石耿立,他的家乡位于鲁西南地区的曹濮平原㊂作为在弱冠之龄为接受高等教育离开乡村㊁跨入知天命之年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其在散文集‘消失的乡村“等乡土文学作品中构建的乡村意象和审美情感,正是历史和当下诸多乡土情感和叙事模式的复杂融合与共生㊂
一 逃离与还乡的悖论
石耿立,笔名耿立,当代著名散文家,1965年出生于山东西南鄄城一个叫什集的乡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㊁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㊁珠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㊁珠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1984年高中毕业后入读菏泽师专中文系并留校任教多年,1993 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1998年自学考试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12年底离开家乡山东,南下岭南,彻底走出那片土地,定居珠海㊂耿立散文作品连续八年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选的‘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10年散文集‘遮蔽与记忆“入围全国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2017年散文集‘青苍“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2018年散文集‘向泥土敬礼“入围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作品,2021年散文集‘向泥土敬礼“获珠海市第五届文学艺术 渔女奖 ㊂
耿立的散文作品,多以乡土为主要抒情叙事的对象㊂2017年初出版的书写乡土㊁记忆乡愁的散文集被命名为‘消失的乡村“,2017年底出版的另一散文集‘向泥土敬礼“,也书写了 精神的栖身之所 的故乡土地㊂怀乡情结和土地崇拜,是耿立乡土作品的显性精神与镜像之明;怨乡情结与 消失的城市 ,是他乡土作品的隐性精神和镜像之暗㊂双方交织缠绕,共同建构起文学和精神世界的乌托邦㊂
20世纪以来,乡土文学的情感和叙事模式,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㊂启
753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11:2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899221825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珠江论丛(2022年第1辑总第31辑)-弥漫的乡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珠江论丛(2022年第1辑总第31辑)-弥漫的乡愁.pdf

标签:精神   乡土   作品   故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