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阳节9种传统习俗重阳节9种传统习俗重阳节9种传统习俗
农历九⽉初九,⼜称重阳节。
因 “九九”与“久久”同⾳,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所以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节”。
岁岁重阳,今⼜重阳,让我们⼀起祝愿:
愿家中的⽗母,愿天下的⽼⼈,福寿绵长!
⼀、登⾼
登⾼望远,是重阳节的⾸要习俗。
此时秋⾼⽓爽,登⾼远望能令⼈⼼旷神怡,更有健⾝祛病的功效。
古⼈认为,九九重阳,是万物盛极⽽衰的转折。
⾃这⼀⽇起,“阴⽓”开始上升,“阳⽓”开始下沉。
所以,⼈们都要登⾼“避灾”,祈愿⽗母⾝体安康。
陪伴⽗母出门散⼼,登⾼远眺,也是尽为⼈⼦⼥的⼀⽚孝⼼。
⼆、辞青
重阳登⾼,也是观赏红叶的好时机。
此时天⽓渐冷,层林尽染、草⽊凋零。
郁郁葱葱的绿⾊,早已已消失不见。
观赏红叶,⼜被称为“辞青”。
古⼈有诗云:“⼀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江⼭如此多娇,唯美景与家⼈不可辜负。
辞青的同时,不忘感恩万物的滋养,感恩⽗母的庇护。
三、赏菊
重阳⽇,历来就有观赏菊花的风俗。
农历九⽉⼜称菊⽉,九⽉初九重阳节,亦是菊花节。
⾃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传统。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秋九⽉,百花凋零,唯有菊花盛放。
这种顽强的⽣命⼒,代表了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四、晒秋
重阳时节,也是丰收的季节。
我国农村地区,还保留了“晒秋”习俗。
在⾃家房前屋后,搭起架晒、晾晒农作物。
祈愿来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五、祭祖
重阳节,与除⼣、清明节、中元年的,统称中国传统四⼤祭祖的节⽇。这⼀天,⼴东⼈称“拜太公⼭”,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
尤其是在外的游⼦,⼀定要返乡与亲⼈团聚。
以⽰孝敬⽗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
六、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九⽉九⽇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掺进新打下的粮⾷当中。
⼀并酿制成酒,留待来年九⽉九⽇饮⽤。
《抱朴⼦》中记载:南阳⼭中有⼈家,饮⽤遍⽣菊花的⽢⾕⽔,延年益寿。以菊花泡酒,是古代盛⾏⼀时的健⾝饮料。
中医认为,菊花药性⽢寒微苦,有疏风除热、养肝明⽬的功效。
尤其适宜中⽼年⼈饮⽤。
七、佩戴茱萸
民间认为,农历五⽉初五、九⽉初九,都是逢凶之⽇。
从现代医学来看,也是季节交替、流⾏病⾼发的季节。
茱萸⾹味浓郁,有驱⾍去湿、逐风邪的功效。
《本草纲⽬》说它⽓味⾟辣芳⾹,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
重阳插茱萸,就如同端午插艾草⼀样,有辟邪求吉的意味。
这些习俗,也与古⼈的养⽣保健常识有关。
⼋、吃重阳糕
重阳糕,⼜称花糕、菊糕、五⾊糕。
“糕”谐⾳“⾼”,取节节⾼升的意思。
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
九⽉九⽇天蒙蒙亮,⽗母会⽤⽚糕搭在⼉⼥额头。
⼝中念念有词,祝愿⼦⼥百事俱“⾼”。
寄托着天下⽗母的拳拳爱⼦之⼼。
九、悬挂葫芦
相传古时候,毒⾍横⾏、瘟病四起。
为了解救众⽣,药王下凡到⼈间。
他将⾃⼰的神药装在葫芦⾥,挂在众⼈家门⼝。
此药能灭⾍降瘟,使阖家健康,不⽣疾病。
因此,重阳节当⽇,家家户户门⼝挂⼀只葫芦,以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