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及现代意义
来源: 浙江文明网 作者: 浙江工商大学 常建军 编辑: 汪维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被国人接受,而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侵蚀越来越明显。而周边的韩国、日本等在传统节日的维护上却显示出极其的重视,反观中国大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在经历韩国端午申遗风波之后,不管是学者还是民众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节日。中心城市在经历13年春节禁止燃放爆竹之后在2006年开始限定时间区域进行燃放,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法定假日等等一系列举措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但传统节日的启示意义并没有充分发扬,而是停留在简单的表面,忽视其深层的内涵。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前,我们需要振兴我们传统节日,更需要对其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行发掘、转化,体现传统节日深厚的道德价值,使人们在节日中感受传统道德的力量,为现代社会提供新的道德资源。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
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的节日,有的已经消失,也有很多至今仍在被人们熟知。流传至今的节日经历了每一个时期的积淀,逐渐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内涵,不仅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还将继续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以至其他民族的人。在发展中形成其特殊性,那就是内涵形式丰富性,影响深远性,富有道德性。
丰富性。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每个节日都有其仪式、物质载体等。比如春节,贴福字表达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大红色彩代表一种喜庆色彩,守岁是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们的祝福,还通过贴春联、放爆竹、拜年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表达对未来生活得期盼。在端午节,不仅吃粽子、赛龙舟,还对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彰扬。在清明节有折柳、戴柳、放风筝、祭祖、扫墓、踏青等习俗。元宵节闹花灯、吃元宵,在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期盼团圆。丰富多样的仪式物质包涵着民族历史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心理、性格、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最具特色的展示。传统节日还是一个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美工技艺、文学艺术、传统道德的重要载体。
深远性。流传现在的几大传统节日,一般都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春节、元宵、端午、七
夕、重阳等,在汉代已基本定型,清明、中秋在唐代也已出现。这些传统节日伴随着民族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延续、变异、发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民众在这些年复一年的传统节日中接受连续不断的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的熏陶,并按照这种伦理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对后代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传统节庆生活中的祭祖、祭灶、拜月,以及清明踏青、登高辞青、除夕守岁等活动,均无一例外地是少长咸集,共同去参与其中。如此,儿童便身在其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节庆文化的洗礼和教育”。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渊源,影响着以前的民众,也影响着现在的生活。传统节日是“是一种无声的命令,不是法律的法律,不管地位高低,贫贱富贵,都得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指责,人们的嘲笑。”传统节日在这样的节日氛围中,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得到继承,并影响这一代代的民众。
道德性。中国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道德价值,承担道德教化的任务。古代社会中,普通民众因为经济原因一般受教育的机会很少,他们不能像知识分子那样认识和了解社会的道德价值体系,但是在不同的节日,年复一年的熏陶体验中,“人们总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能够,达到对自己和本民族人民进行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帮助他们识别真善美和假丑恶,可以培养人们健康、正直的伦理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优秀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重血缘”“天人合一”“道德教化”等。在每一个节日中,都会有不同的仪式礼仪,“而这些礼仪又深含在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成为人们内在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中华大地无论古人今人无不遵循此种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念成为民族成员间潜在的凝聚点。”在节日相互的礼物往来中,一般是小辈的送给长辈的礼品重,是中国传统孝道、尊老爱幼道德观的体现。每当传统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诸如清明扫墓、春节祭祖等,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对待死亡“事死如生”之礼表达了后辈的孝思与追念,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与周围人群进行情感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感恩的道德意识。
二、中国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特殊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本民族及外来民族优秀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形成别具特色的道德习俗、审美意识、哲学理念,在儒家思想的浸染下,体现出特有的道德价值。
重视家庭伦理。“伦理本位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传统节日都有贵人伦、重亲情的特点,显著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和礼俗,成为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
合家团聚是春节最显著的特点,俗语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尤其如此。在春节时候,人们不管工作多么繁忙、离家多远,都会千方百计赶回家过年,与家人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在除夕之夜,一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一定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祈福。中秋节也以家庭团圆为主题,月饼象征着对团圆的向往。重视家庭伦理还体现在对孝道的重视。在每一个节日都有对祖先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孝思之情。重阳节注重敬老孝亲。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妇女回娘家,女婿看望岳父母,都体现了对长辈的关心。由于中国家国同构的特征,在重视家庭伦理的同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端午节现在重要的内容就是纪念屈原,彰扬他的爱国主义。中秋节、春节都蕴含着对祖国统一的期待。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节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人追求的哲学意境。“中国传统节日大都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体现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在节日的选择上体现了人顺应自然的理念,让民众依照自然节奏适应气候周期的规律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在节日来临之际,都会有一系列的仪式,因为人们相信生产是否丰收,身体是否健康,都属于自然神支配,人们希望通过各种节日庆典与仪式取得与自然的沟通,达到美好的愿望。
在节日中,注重人与自然的亲近。人们在春天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清明节踏青娱乐,端午节划船竞赛,中秋节仰望天空,重阳节登高……这些节日活动,都可以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觉到“天人合一”的氛围,使人们更加重视人自身与大自然和谐、更加热爱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外而内要求人的内心也要效法自然,“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做人要像自然之天那样刚健,像自然之地那样宽厚,要有天地那样的博大胸怀,这样就不会目光短浅,就不会陷入个人自私的小圈子不能自拔,才能保持内心世界的和谐。
道德认同。中国传统节日具有协调人际,增强成员凝聚力的道德认同功能。传统节日中包含着各种礼仪、仪式,这种礼仪、仪式实质是一种道德的约束,这些约束又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在传统节日中,所有的人都要遵循此种伦理关系,遵守其内含的道德要求,“不参加这种节日活动的人就会感到无形的压力,某些压力一定的社会组织,有的则来自舆论和传统习惯。”这也是道德认同的凝聚点。
在过传统节日时,有共同文化传统的人都基本遵守同一个节日模式,那么它就可以把拥有共同文化传统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并产生巨大的亲和力与认同感。在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分享共同的文化认知,在此过程中人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中秋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表
达所有人对家庭团圆的向往。在春节、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不分地域,不分男女,只要是华夏子孙就会呈现出来,把现在活着的人和已经逝去的祖先连载一起,把那些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起来。在此意义上,传统节日拥有浓郁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构建民族情感、民族认同和民族和谐发展的观念上对人们起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困境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瓦解着传统节日发展的基础。我国的传统节日是起源发展于农耕文明,因此重视食物,端午的粽子、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等都表明了传统节日的农耕基础,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物质追求。而今天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由农耕社会向商业社会的激烈转型,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根基不断瓦解,使传统节日在文化延续上出现断层。比如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相比,情人节有男女互送鲜花和巧克力,这样的节日简单而浪漫。七夕节传统节目是夜晚抬头观看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偷听两人在天上相会等,大多适合在乡下进行,让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无法领略。
传统节日受西方节日的冲击以及商业炒作的影响。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商业上的炒作和宣传是其流行的重要因素。每到西方节日来临,商家都会大力宣传,进行各种商业活动,
因其“适应了人们精神上的追求”,比如情人节会有巧克力、玫瑰花、情人套餐等,容易被大多数青年所接受,并被更多人认识。而在传统节日缺乏西方节日的浪漫,商家不会进行大量的宣传,官方或民间组织一些活动也是小部分人参加,不能吸引更多民众的参与。于是出现了春节的气氛已不如圣诞节火爆,七夕被冷淡西方情人节被热衷,尊重老人的九九重阳节也逐渐被母亲节父亲节等代替了。以至于过分扩张审美、娱乐功能,道德功能几乎发挥不出效用。
部分传统节日精神内核发掘不够。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都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中,逐渐淡忘了其文化内涵,忽略了民众元素,因而也就无法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进而遭受冷落。同时基于农业文明的传统节日包含了较多的物质成分,突出表现为注重“吃”文化,如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清明吃青团,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大鱼大肉。传统节日已逐渐演变为吃节,精神层面的东西淡化了许多。对与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内涵、意义等方面缺少深入挖掘,缺少宣传,广大民众对节日内涵的了解也越来越少,很多人只知节日名称、却并不真正了解其中的历史渊源,参与节日趋向简单化、表面化、把具有深刻的意义的节日演变为一种形式。
四、中国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融合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道德,对于中国人文教育较弱,社会道德弱化的现实,发扬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对于当前全民的道德教育是一个补充,可以让民众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中体认传统伦理道德。
正确认识传统节日,发挥积极道德价值。作为农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内涵上的保守与封闭显而易见,而其道德观上的积极、消极的双重性也非常明显。因此,需要对传统节日的道德价值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传统节日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在每一个时期都会吸收当时社会的精神进行不断的丰富,在儒家传统的浸染下,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在节日中得到体现。除了重视家庭,重视孝道,尊老爱幼等优秀的道德准则也有着消极的道德规范,如男尊女卑的伦理关系在传统节日中很明显,“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礼记.内则》)席宴上的座次,劝酒敬酒的礼节等都体现男尊女卑,在各种仪式中女性都无法参与。因此在重视传统节日的道德因素,必须对其消极的内容进行剔除。
许多的传统节日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遭到破坏,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逐渐被人们遗忘,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传统节日成为商品的推销日,节日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唯一功能,
忽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道德价值。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把握不全面,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过节的意义。在几大传统节日被定位法定节日的同时,更多人把其作为短暂的休假,休闲旅游的时节。事实上,应当引导民众利用假期从事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在传统节日的亲身体验中了解接受传统节日并按照传统节日的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每一个人进行更多的熏陶,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