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东湖畔,众览书香城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
暨环东湖路绿道实施规划
宋洁
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东湖绿道大事记
2014年12月16日
“让城市安静下来”的新城建理念转型。
2014年12月17日
环东湖绿道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2015年1月8日
全国首例众规平台正式上线。
2015年12月23日
环东湖绿道建设拉开帷幕。
2016年7月,
东湖绿道项目入选国内首个的联合国人居署"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
2016年12月28日
东湖绿道一期建成开放
2017年3月21日,
武汉市东湖绿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
2017年12月26日,
东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与一期线路扣环成网,约101.98公里。
2018年10月3日
东湖绿道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规划卓越奖。
PART
1
前期思考
【概念界定】
——绿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目前主要表现形式为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停车场、游船码头、租车店、驿站(休息站)、旅游商店、特色小食店等游憩配套设
施以及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
l 串联城市散落的公共空间l
营造地域独特的体验场所
思考: 绿道的内涵
并能实现与城市功能的良性互动
以人行、非机动车为主慢行通道具备良好景观环境的生活性通道•环湖自行车赛事标准,自行车道的建设标准为宽度不低于6米;
•
马拉松赛道标准,对基本长度有不少于42.195公里的要求,起点和终点的理论直线距离不得超过全程距离的二分之一,主要是借助城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平时不属于赛事的专用的赛道,不能破坏原有的设施和城市环境。因此,赛道上的所有设施都是临时搭建,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及赛后的快速恢复。
•研究世界级绿道标准,一般自行车道不少于4米,人行道不少于2米;•国内城市绿道实践经验,对于绿道的宽度并未做硬性要求,自行车道宽度控制在3-6米,人行道宽度控制在2-4米;
•
宽度1-2米的自行车道市民体验性很差,安全性不好。
建议:
1、基于环湖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国际性赛事的考虑,应在一定的选线研究的基础上,对主干线 保证自行车道宽度不低于6米,人行道宽度控制
为不少于2米。
2、对于次干线自行车道宽度控制为3-4米,人行道不少于2米。
城市绿道的界定:
【尺寸标准】
网络化的绿道
安全环保的交通
l 与城市重点地区紧密联系l 连续贯通的线路
实现“此处不通绕行通,近期不通远
期通,平地不通立交通”。 绿道网密度宜为1.0-1.5km/km 2
l 具有多样性的游径
绿道游径主题鲜明,各具特色,满足
不同人群的需求。
l 完备的交通接驳系统
绿道与火车站、轨道站点、公交站点、港
口码头等公共交通枢纽紧密衔接。
l 安全舒适慢行游径
生态型、郊野型绿道必须划定100~200m
绿化缓冲区,其中单侧宽度不小于15米。 慢行道路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并注重无障
碍设计。
l 具有多元的功能
绿道融合旅游观赏、休憩
健身、文化传承、科普教育、生态保育等多重功能。 绿道串联各种特色功能节点
和设施,以吸引各类人群活动。
l 开放的功能设施
绿道串联的功能设施应对大
众开放,并方便进入和到达。
类型
宽度
铺装
备注
步行道
高标准:不小于4米一般标准:不小于2米彩色透水混凝土、水泥砖、压模水泥、石材l
步行道坡度宜
2.5%~12%,超过8%,应辅以台阶;自行车道坡度宜2.5%~5%。l 慢行道净空不小于2.5米。
l
城市型绿道不设置综合慢行道,并考虑无障碍设计。
自行车道高标准:不小于6米一般标准:不小于2.5米彩色塑胶、沥青、透水混凝土、土路
综合慢行道
高标准:不设置一般标准:不小于4米
彩色塑胶、沥青混凝土、透水混凝土
完善便利的配套
l 完善的服务设施
由管理服务设施、商业服务
设施、休憩设施、科普教育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基础设施等6大类要素组成。
l 多层次的驿站
主要服务设施系统以驿站方
式集中设置。
结合现有设施以及行人需求,
设置不同层级的驿站。
1235建设投资
>高标准绿道<
每公里200~350万元>一般标准绿道<
每公里100-150万元
备注:包括慢行道、绿化、驿站配套、标识系统等综合造价。
案例:
l 新加坡榜鹅滨水绿道总长4.9公里,总投资1670万元,每公里340万元。
l 深圳湾滨海绿道总长15公里,总投资4983万元,每公里332万元。
l 杭州千岛湖绿道总长140公里,总投资9亿元,每公里643万元(包括景点及相关旅游配套建设投资)。
独特精致的景观
l 拥有标志性的景点
绿道串联各类自然、人文资源
节点,并带动沿线景观提升。
l 高水平的景观设计
绿道沿线建筑、小品、植被、铺
地等体现地方特色性、艺术性和个性。
l 完善的标识系统
统一高标准设计标识系统。
标识牌设置间距不应大于500米。
4多元开放的功能思考: 世界级绿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