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项目
(编号09YJA74002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项目(编号08J-10)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修辞学2011年第3期(总165期)
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
———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
郑庆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州510420)
提要互文性理论近年来在国内语言学界有许多探讨,但多是从批评话语分析、功能语言
学、语用学、认知理论等视野进行。本文着眼于互文性与汉语修辞格在语言层面的共有特征,提出了
互文性特征与部分汉语修辞格的对应关系假设,并以仿拟为例,探讨了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
间的关系,最后对中国的互文性思想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互文性修辞格新媒体仿拟
一、引言
作为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术语,“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和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提出的,后经巴尔特、里法特尔、德里达、热奈特等人的阐释与补充,逐渐成为一种涵盖多重意旨的文本理论。尽管在发展与流变中逐渐分化出“解构的互文性”(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方式之总和的关系)与“建构的互文性”(一个语篇与可以证明是存在于此语篇中的其他语篇之间的关系)两种理解,但理论家们对互文性文本特征的看法还是有一致性的,这就是:文本在生成过程中吸纳其他文本、话语,与之交织而产生多种关联的、复杂的、异质的关系。
互文性不仅是西方后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思潮和现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而且对语言研究也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解释语篇的生成有其独特的语言学意义,因此,互文性理论在翻译学、语言学研究中也受到较多的关注。就语篇研究而言,互文性理论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是揭示了语篇的生成机制:任何语篇都不是完全自给自足的独立存在,“任何文本都是由马赛克似的引文拼嵌而成,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克里斯蒂娃,1986)一个语篇的形成通常都受到其他语篇的影响,有前人写作的帮助,有左右文本的参与。那种“前不见古人,后没有来者”的天马独行式语篇是不
存在的。“作者在写作自己的语篇时,会通过对另一(些)语篇的重复、模拟、借用、暗仿等,有意识地让其他语篇向本语篇产生扩散性的
影响。”(徐盛桓,2005)二是,互文性理论的引入将语篇研究纳入到一个开放性的视野,使研究者们不再单单局限于当前文本的内容本身,还会关注文本之外的巨大文化空间,将文本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从而更有效地揭示语篇生成的内外动因。从语篇阅读看,互文性理论也改变了人们的线性阅读习惯与模式,使阅读变成一种多维的、立体的网络空间。
二、互文性理论与汉语的修辞学研究
1.互文性视野下的汉语文本研究
互文性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对文学、文艺批评以及翻译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语言学的影响则相对滞后,主要限于批评语篇分析。最近几年,研究者们将互文性的理论运用到新闻媒体、英汉对比、广告语篇以及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互文性理论对解释一个语篇在形成过程中以何种方式、从哪些方面受到了其他语篇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不同语言的语篇表现出的特点具有明显差异。汉语的鲜明意合型特征、表意文字体系、相对缺乏严格形态的语法特点以及句法结构的自由灵活,在客观上都为文本之间的互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与可能。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如无限量的复制、粘贴,便捷的搜索、引用,更加速了汉语文本间的互动与互涉,使得互文特征原本就很鲜明的汉语语篇,更加鲜明突出、复杂多样。汉语话语表达中的诸多现象,包括许多修辞格,从表达角度看,均体现出鲜明的互文性特征,可用互文性理论进行解释。因此,运用互文性理论来观察汉语文本尤其是网络时代的新媒体语篇的生成,考察互文性与修辞格的关系,有其独特的类型意义。
围绕互文性在汉语话语层面的表现特征,我们曾经以手机短信为例,考察过大量的短信语篇,总结了一系列汉语互文型短信的表达模式,大部分都呈现出汉语的修辞格特征。某种意义上,这些互文型的模式就是汉语修辞格的种种表现。(郑庆君,2007,2008)本文试图进一步探讨互文性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考察互文性的特征如何作用于汉语的辞格模式。
2.互文性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假设
在讨论互文性特征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之前,我们想陈述以下几点认识,这也是本文建立互文性特征与汉语修辞格关系假设的前提。观察互文性特征可以不从同视角进行,我们认为,互文性具有以下几种不同层面的解读。
第一,根据范围大小的不同,互文性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互文性着眼于文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认为所有的文本都具有互文性质,不单包括当下文本与可考据的其他文本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也包括与社会文化、各种知识代码之间的关联与关系。狭义的互文性则主要着眼于微观上的篇际特征,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各种牵连与互涉,认为互文性“是指一个具体文本与其他具体文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一些有本可依的引用、套用、映射、抄袭、重写等关系”。(秦海鹰,2004)
第二,根据语言材料的不同,互文性可以有不同的结构类型。主要有三种(辛斌,2001):成分性互文,语篇性互文,体裁性互文。成分性互文是指互文的特征是词句性质的,在文本中的表现为一个多个词语,或是一两个句子;语篇性互文是指互文的特征具有篇章性质,以大大小小的语篇形态呈现在文本之中;体裁性互文则指互文的特征涉及语域、语体,文本与文本之间
的关系呈现跨语域、语体的特征。
第三,根据隐现状况的不同,可分为显性互文与隐性互文。显性互文是指互文的成分在语言表层反映出来,主文本与互文本共现在语言层面,为一般读者所熟知,常常可以一眼看出。隐性互文则不同,其成分通常在表层不出现,只是潜藏在表层背后,但通过解析文本可以意会出来。而这些潜藏着的互文成分恰恰常是全面解读文本的关键所在。
以此三点为基础,本文提出两个假设:(a)汉语中有不少的修辞格典型地体现了互文性的原理,两者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语言的使用问题。(b)互文性在语言层面的特征是一个连续统,互文性的典型特征与互文性的非典型特征是连续统的两极,中间是过渡地带。汉语部分辞格也呈现出某种相同的关
系:典型性的互文辞格与非典型性的互文辞格互为两端。二者的对应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互文性的典型特征互文性的非典型特征
过渡地带
典型性的互文辞格非典型性的互文辞格
图1:互文性的特征表现与汉语修辞格的对应关系
狭义互文性多对应于典型性互文,包括显性的、隐性的,而广义互文性则多对应于非典型性互文以及某些过渡地带。根据对互文型短信的观察,我们认为,在汉语的修辞格中,具有典型性互文特征的辞格主要有引用、用典、仿拟、镶嵌、谐音、双关、藏词等。具有非典型性互文特征的辞格主要有拼贴、移就、易色、降用、拈连、比喻、比拟等等,依据其互文特征的强弱有其程度的差异。限于篇幅,本文在提出这一假设的框架之下只讨论具有典型性互文特征的修辞格,并且仅以仿拟格作为范例进行探讨。
三、仿拟修辞格与互文性原理的关系考察
“引用、暗示、参考、仿作、戏拟、剽窃、各式各样的照搬照用,互文性的具体方式不胜枚举,一言难
尽。”(萨莫瓦约,2003:2)从互文性典型特征的表现来看,其核心实质仍是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各种交织关系,仿拟便是典型之一。
文本离不开传统,离不开文献,离不开前人思想。所有单独的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绝对的原创是不存在的,文本和文本之间往往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任何文本都与其他文本有关联,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前有文本的模仿、改写、转换、引用与拼接。伴随现代科技与传媒影响的不断扩大,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得更加突出,于是,以续写前文、改编旧作、戏拟经典为代表的现代仿拟便成为时代的时尚特征,让现代人处于一个巨大的互文网络之中。
1.仿拟的类型及其互文性特征
仿拟,也有人叫做“套用”(郑远汉,1982),就是“根据交际的需要,模仿现有的格式,临时新创一种说法”(王希杰,2004)的修辞手法。作为一种传统辞格,仿拟因其历史悠久、运用广泛、形式多样而广为民众所喜爱,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文人的创作中也有着深厚
的渊源。根据仿作的语言成分或形式的不同,仿拟可以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裁风格等等多种类型。如以下几例(下文语例来自网络,不一一注明):
(1)错过股市期市,不要再错过“碳市”。抢购碳市,你就会成为时代的富翁。
(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水三尺非一日之馋。
(3)床前明月光,人影一双双,唯我独徘徊,心里憋着慌。
(4)我俩关系上涨很难形成实质性突破,目前震荡盘整,但不必看空,只要投资有成交量支持,将有无限的涨升空间。
“期市”而来,这是仿词的例(1)中的“碳市”是一个临时新创的词语,显然是模仿前文的“股市”、
形式;例(2)中的“口水三尺非一日之馋”,是模仿了前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得,这是仿句的形式;例(3)是一个仿篇,模仿家喻户晓的李白《静夜思》而新创的一首短诗;例(4)则是借用财经体裁而作的一则情感短信,风趣幽默。
四种仿拟形式中,仿词的形式最为常见,也最为容易,在传统的辞格分类上,曾长期独居一格。然从互文性特征来看,发生文本互涉的仿拟主要是仿句以上的类型,尤其是仿篇的形式。因此以下我们主要讨论仿拟中的仿篇类型。看下列短信:
(5)萨肆病毒何时了,患者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被封,京城不堪回首月明中。粮油蛋菜应犹在,只是不好买。问君还有几多愁?最怕当成疑似被扣留。
—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看到这条短信,读者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它的前文本——
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里,作者利用旧有文本的结构模式——
—李煜《虞美人》的语篇框架,装进了新的语义内容,通过对前文本《虞美人》的借鉴、模仿、改写,在前文本与当前文本之间建立起某种意义联系和对话关系,形成原文本(也称“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的交织与对接。读者在阅读这一当前文本的时候,不自觉地会唤起对原文本的记忆与回顾,从而建立起前后文本同时解读的双轨交融机制,而正是这种交融体现了互文性的原理和特征所在。
2.仿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仿拟的基本特征是,利用旧有的模式创造新的语义内容,在旧、新之间建立对话关系,因此仿拟的生成,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这也是仿拟存在的物质条件。
仿拟的第一要素是,需有一个被仿的对象,可称作“本体”,这就是原文本,其中又包括两个方面:语义内容和形式结构。第二要素则是需有一个仿拟的对象,可叫做“拟体”,这就是模仿原文本而出现的目标文本,也包括语义内容和形式结构两个方面。第三个要素则是本体与拟体在形式结构上的同一性或相似性,它是让本体和拟体建立联系与对话关系,产生互涉作用基础。我们用图示大致可以如下:
语义内容语义内容
本体(原文本)拟体(目标文本)
形式结构形式结构
同一性/相似性
图2:仿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个要素可以归结为:本体(原文本)、拟体(目标文本)、形式结构的同一性/相似性,但三个要
素在语言表层的隐现情况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读者看到的只有拟体,即目标文本,而本体即原文本是不出现的,即使部分出现,也是因为它被目标文本借用,与目标文本形成了重合。这正是仿篇的特点所在,与仿拟中的仿词或仿句是不相同的。后者,尤其是仿词往往是以出现本体为常态的。
形式结构的要素是可现的,也是至为重要的一个要素。这一要素实际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本体原文本的载体形式,也是拟体目标文本的载体形式,二者在语言表层上形成了一种重合与统一。而这种重合与统一表现在音节字数、句法结构或音韵结构的相同或相近。看下列一组仿孟浩然《春晓》的手机短信:
(6)原文本: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道少。
目标文本1: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梦里巴掌声,打死知多少。
目标文本2: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夜里一翻身,压死知多少。
目标文本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和了。一夜麻将声,输赢知多少。
……
正是借助音节数目、句法结构、音韵模式这三个层面的相同或相近,原文本和目标文本产生了高度的关联,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其互涉与交融的程度几乎是“难舍难分”。接受者在解读目标文本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孟浩然的原作,受到原作的强大心理干扰。而这一干扰通常是在阅读目标文本的同时发生的,所带来的作用往往是对当前文本的“两层影像”,以及对文本内涵的某种“加厚”。
三个要素之外,还要考虑本体与拟体在语义内容上的异质性。只是因为这正是本体与拟体之所以成为两个要素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并不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要素。
3.仿拟的生成过程与模式
有了物质条件,仿拟的出现还需经历生成的过程。仿拟是在前文本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文本,在由旧到新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转换活动,包括作者根据目标文本所需及个人喜好选择原文本、依
据个人对原文本的理解展开联想、有选择性地提取前文本的某些语义与结构要素、与目标文本的内容进行重组,最后得到仿拟的新的文本。图示如下:
解剖/联想删/留原成分旧新合成
(选择)前文本提取要素重新组合目标文本
增换新成分
图示3:仿拟文本的生成过程
看下列短信:
(7)干部不怕吃饭难,万盏千杯只等闲,鸳鸯火锅腾细浪,生猛海鲜走鱼丸。
这是一则讽刺官员大吃大喝的短信。作者首先根据一定的目的选择了毛泽东的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作为原文本,然后对这个选择的文本进行解剖并展开联想;第二步便根据新文本内容对原文本进行删除,保留“不怕…难”、“万…千…只等闲”等要素,删除与新内容相冲突的“红军、远征、水、山”等成分,添加新内容的“干部、吃饭、盏、杯”等成分;第三步再将新增内容与保留成分重新整合,新旧合一最后得到目标文本。
在由旧到新的生成过程中,一般呈现出两种模式:一种是部分仿拟,删减原文本的部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