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野中的文本解读
作者:刘秀丽
来源:《教师·上》2012年第02期
“互文性”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利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素就是文本之间是互为影响的,这一理论被迅速地运用到当下的文本解读之中。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呢?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走进文本,找准互文解读的最佳时机
1.在背景不明时互文解读
语文教材中很大一部分课文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如果教师不给予渗透,就会制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时,我们就必须为学生提供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穿越时空,走进那个久远的年代。比如在学习《江雪》一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诗人柳宗元因为被贬,
前途未卜,而郁郁寡欢,但是孤舟独钓,却也反映了诗人坚强不屈的精神。抓住背景知识,就能发现该诗的藏头“千万孤独”的内在含义。
2.在情感期待处互文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教学时,在文本显情露意处,借助音乐、图像等媒介,造情设景,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细流共鸣。这样的互文解读,使学生未入其文,先观其情,为全文的学习开好了头,奠定了基础。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引导学生阅读刘倩倩的《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情感,深化文章主题。
3.在学生疑难处互文解读
任何一篇文本,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许多疑惑。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就应该通过有效的拓展给学生提供解疑的材料,将抽象还原成具体可感的鲜明形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为学生自己解疑提供可能。例如《飞夺泸定桥》一文,当学生了解了泸定桥的险以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桥险难夺,红军为什么不用别
的方法渡过大渡河呢?”我顺势引导学生阅读《长征》,了解当时在特殊的环境下,夺取泸定桥是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