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角下译者翻译意图的实现——以《浮生六记》林译本为例
作者:郝祝平
来源:《语文学刊》 2017年第2期
郝祝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吸收、变异、转换,从而使得文本之间形成关联,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就是互文性。翻译是在语言、文本、文化和思维等多层面展开的一项互文性质的语言转换活动,互文性理论同译者研究的结合有助于译者在互文性文本中进行跨文化阐释。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分析材料,通过对互文性符号的翻译策略的分析,从而了解译者的翻译意图。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意图;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7)02-0155-04
doi:10.3969/j. issn 1672-8610.2017.02.027
[作者简介] 郝祝平,男,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翻译学。
互文性概念是由法国后现代文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最早提出的,其后得到更多学者如巴赫金、德里达、巴赫、博格兰德和德雷斯勒、哈提姆和梅森等关注和发展。任何文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引用、吸收、变异、转换,从而使得文本之间形成关联,这些错综复杂的关联就是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文中的互文性现象也引起学界的一定的关注。本文以《浮生六记》林语堂译本为分析材料,通过对比研究、案例分析及定性研究方法论的运用,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针对文本所展现的互文性特征,译者该采取何种翻译策略?第二,译者采取该策略的意图是什么?
一、关于原作、译者、译作
《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其作者沈复出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沈复以自然欢快、简洁质朴的笔触描述自己与妻子陈芸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婚姻爱情、家庭变故、闲情逸致、山水游记等,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展现了追求真实,追求美的生活态度。该书本有六章,但存留下来只有前四章。原六章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作为中国性灵文学的代表,《浮生六记》充分展示了作者沈复的真性情,高情操,其对生活的热爱和
对妻子芸的挚爱为其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其中包括林语堂。而林语堂的成功英译更使得《浮生六记》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之经典。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山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在其童年时期其父就立志要让子女接受西方教育。林语堂在当地一家教会学校接受小学教育,大学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在那里深入接触了西方文化。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三年,在此期间林语堂补学了汉语和中国文化。这一切都为他将来的写作和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林语堂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继续深造,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到上海,开始英文写作和翻译,于1935年在《天下月刊》和《西风月刊》上发表其译作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并于196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首次出版就大获成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学者的研究兴趣。1936年,林语堂在著名译作家赛珍珠的邀请下再次来到美国,并开始其长达30年的旅美生活。这30年也是他的写作高光时期,先后撰写了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Moment in Pecking,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The Wisdom of Confucius等等。1966年,林语堂和家人叶落归根,回到台湾,并于1976年逝世于香港。
郝祝平 / 互文性视角下译者翻译意图的实现
郝祝平 / 互文性视角下译者翻译意图的实现
二、翻译策略与翻译意图
林语堂具备扎实的中西文化和英汉双语知识,其毕生使命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其文化观的真实写照,其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都是与跨文化语境紧密相连。1932年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系统阐述了他的翻译观,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以及对译者的三个要求。三标准即“忠实、顺畅、美”。三要求即:译者需对原文语言及内容完全理解;译者需精通母语;译者需进行大量翻译实践进而具备正确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林语堂,1984:417)。同时,他还特别指出译者需牢记翻译是一种追求美的艺术行为。
林语堂之所以选择《浮生六记》作为翻译对象,其原因大致为三点:第一,沈复撰写《浮生六记》所展现出的写作风格与其本人的写作风格非常相似,内容贴近自然、语言简洁质朴,对自然万物洞察入微,具有高尚的美学品味。第二,《浮生六记》中展示出的生活态度与其本人的生活态度相吻合,林语堂被其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质所吸引,被两位主人公沈复及其妻芸所感动。第三, 《浮生六记》中女主人公即沈复的妻子陈芸深深打动了林语堂的心灵深处。其对陈芸有着非常高的评价:“我想,芸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可爱的女性之一。她不是最美丽的,因为其丈夫在文中并未提及,但谁可以否认她是最可爱的呢?”(林语堂2009:前言)。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林语堂的翻译意图就是竭尽所能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因子,介绍中国传统女性特质,介绍中国美学价值。近年来,文学翻译研究正从单一视角向多元视角发展,本文以林译本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翻译意图在互文性视角
下如何实现,进而走进林语堂的文化思想深处,了解林语堂创作与翻译的互动关系,深刻体验林语堂的双重文化身份。针对原文中所出现的大量的互文性符号,林语堂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其翻译意图,具体释例如下:
(一)归化策略
(1)【原文】余生乾隆葵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沈复,2009:2)
【译文】I was born in 1763, 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 on the twenty-cond day of the eleventh moon. The country was then in the heyday of peace and, moreover, I was born in a scholars’ family, living by the side of the Ts’anglang Pavilion in Soochow.(林语堂,2009:3)
原文中的“衣冠之家”具有明显的互文性特征。该表达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按照周礼将人由上到下,分为七个等级,即“王”、“诸侯”、“大夫”、“士”、“农”、“工”、“商”。这些人群的衣着服饰各不相同,衣冠是指古代士以上人员的服装和戴冠(帽子)。“衣冠之家”即比喻权贵和缙绅之家,后来就泛指文武百官和士大夫之家。林语堂考虑到该表达的文化内涵过于深刻,目标读者难以体会其中之奥妙,为消除目标读者的阅读障碍,故采取归化策略译为“a scholar’s family”。
(2)【原文】余在洞房与伴娘对酌,拇战辄北,大醉而卧。(沈复,2009:10)
【译文】I was playing the finger-guessing game with the bride’s companion in the bridal chamber and, being a lor all the time, I fell asleep drunk like a fish. (林语堂,2009:11)
原文中“辄北”为互文性符号。在古汉语里“辄”特车厢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北”是“背”的古文,即为人体的部位——与胸相对的背部。“辄北”故引申为“战败”之意。林语堂采取归化策略译为“being a lor”。
(3)【原文】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沈复,2009:14)
【译文】And so we rubbed shoulders together and clung to each other like an object and its shadow, and the love between us was something that surpasd the language of words. (林语堂,2009:15)
原文中的“耳鬓相磨”同样具有互文性特征。《古文解字》解释,“鬓:鬓发;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曹雪芹在《红楼梦》第72回写道:“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故“耳鬓相磨”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林语堂采取归化策略译为“rubbed shoulders together”。
(二)异化策略
(4)【原文】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 (沈复,2009:2)
【译文】Su Tungp’o said, “Life is like a spring dream which vanishes without a trace.” (林语堂,2009:3)
原文中的“事如春梦了无痕”具有互文性特征,出自苏轼的《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其中有“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林语堂考虑到目标读者对该表达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为其了解中国诗词文化,故采取异化策略译为“Life is like a spring dream which vanishes without a trace.”
(5)【原文】当是时,余两人寸肠已断,不能复作一语,但止以“勿哭”而已。(沈复,2009:152)
【译文】All this time, Yun and I felt as if our bowels were torn to shreds and we couldn’t say a single word except asking him to stop crying. (林语堂,2009:153)
原文中的互文性符号“断肠”出自马致远的词《天净沙·秋思》,其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即形容人极度悲伤。为译介中国古诗词文化,林语堂采取异化策略译为“our bowels were torn to shr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