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拍卖第49批》

更新时间:2023-06-01 07:00:04 阅读: 评论:0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拍卖第49批》
作者:郭雷 唐利梅 孙香菊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4期
        【摘要】本文尝试以互文性视角为基础,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范本《拍卖第49批》的互文性,从而窥视品钦的百科全书式的写作特色。《拍卖第49批》的互文性具体表现在:与拉彭泽尔格林童话,经典文学中的《圣经》,纳博科夫(Nabokov)的《洛丽塔》,以及《哈姆雷特》和希腊神话的互文。品钦创新在于大量用典不仅仅是简单隐射,而是反讽戏仿前文本。
        【关键词】托马斯品钦互文性戏仿
        1引言
        在美国当代文坛,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享誉极高,哈罗德·布鲁姆视他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甚至连中国学者也认为:“将来回顾20世纪下半叶,体现美国精神最透彻的小说家也许就是托马斯·品钦。品钦的小说语言晦涩,情节曲折,人物荒诞,在状
写社会、刻画人生方面具有经典的后现代性。 《拍卖第49批》是品钦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于1966年出版,次年获得国艺术文学院的罗森塔尔基金奖 。虽然该小说确实是品钦难得一见的“小制作”:不足200页,但是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政治斗争、军事战争、阴谋暗杀,雅俗文化、物质消费、科学理念,工程技术、都市神话、爱情、友谊、毒品、畸恋、民间艺术、卡通、电视传媒、戏剧、摇滚等等, 被誉为的品钦典型的“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西方文学理论界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向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为重新认识文本意义的生成和阐释、文学批评的性质等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卓有成效的视角。法国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于1966年首次在《词、对话、小说》中研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时,提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个概念:“任何作品的文本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构成的, 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所以说,互文性可以理解为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的一种性质。互文性的价值正在于文本之间的异质性和对话性。也就是在用典隐射的基础上,对前文本的超越是互文的价值所在。互文性超越出文体,跨越文类成为一种超美学状态,并形成一种百科全书式的互文体系。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7:00: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74004619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拍卖第49批》.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后现代主义小说《拍卖第49批》.pdf

标签:文本   互文性   小说   解读   互文   结构主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