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明》读书报告
《黎明》描绘的是山中湖边黎明到来的过程。从黑暗的寂静、浅浅的哀伤出发,渐渐波起雾生,生灵萌动,天清地朗,一气呵成。
作品通过营造意境,渲染气氛,让读者在静读默赏中,悄然被吸引于绘本意境中,不知不觉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作者运用简洁凝练的诗意语言,意境空灵的水彩绘画,借用中国水墨画晕染的技法,通过画面来表达意象意境。文字以少胜多,缄默之处,由图画补充完成,读者于无声处读出复杂而丰富的内蕴,将“诗意绘本”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全书不足200字,一句甚至半句一页。来,慢慢读一读。尝试一下,每读一句,闭目想象,此情此景,用心体会山水间时光带来的光影变幻,大自然带来的动静声响变化。
《黎明》和《渔翁》主题相通、情感相融、内容相似,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有一点诗文的基础,完全可以将二者进行互文阅读,将阅读引向深处。
互文阅读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首倡。克里斯蒂娃女士认为: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文本在同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勾连的互动关系中,形成了以结合点为纽带的文本系统。互文阅
读,有助于在形成文化场域,丰富学习资源,深化文本理解,拓展阅读视野,积淀人文素养。
这些日子,疫病肆虐。我们不都在等待黎明吗?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带着孩子,就着一碗甜酒,围炉夜读《黎明》《渔翁》,让安安静静的诗文,安安静静的水彩,把我们的心安下来。一边读,一遍等待“山和湖变得一片翠绿”的黎明。
我认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通过实践和探索,我确信绘本是这一阶段最好的阅读材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四十年来,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让孩子的日常生活与自然严重切割。小家庭的生活,也让孩子容易成为同龄互动的孤岛。绘本既能亲子共读,也能孩子独立阅读、想象和思考。绘本阅读,可以够帮助孩子构建场景,体会角色,体悟文字,增长见识,积累知识,培养性情,走进科学,探索自然。
绘本的价值不仅仅在0-6岁的阅读启蒙阶段有价值。我的看法是:绘本阅读没有年龄限制,小学、中学阶段可以读,甚至成年人也可以阅读。
在绘本中,《黎明》这样的“诗意绘本”较为少见,值得重视。绘本素材源自中国古诗词,又为有较好阅读基础的同学,进行互文阅读提供了可能,殊为难得。